APP下载

《巴黎圣母院》网络教学的发展性思考

2022-05-30袁彬彬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网络教学教学实践

袁彬彬

内容摘要:通过网络教学高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巴黎圣母院》为例,分析自己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教育认知,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为立足点,对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人性美丑等几个角度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同时,找到更为高效的语文学习方式,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让语文学习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行之有效、观之有感、思之有获”,并尝试借助网络教学探索出现代语文教学方式的更多的可能性,在求变的基础上让语文变得更加生动有味,贴近生活,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 网络教学 教学实践

[背景介绍]

当前,新冠疫情的阴霾仍未完全驱之散尽,教育责任亦重于泰山。“网络教学”的开展让全国大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孕育出了新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发展出了新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科技手段的运用。”

面对全体学生开展网上教学,借助网络的方式让学生们“停课不停学”已成为全国教育的大势所趋。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们在语文学习方式和习惯上还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初中向高中过渡当中的转变学生也是在慢慢适应。这就对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尤其是像我这样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在立足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紧扣“三动课堂”的教学主张和课堂结构及流程再造的一系列要求,于假期开展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语文教学活动。现以《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课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内容如下:

[案例描述]

《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课是基于学生对于名著阅读找不到方向: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盲目读、人物关系复杂等诸多因素考虑所开设的一节课。本节课主要从“导读部分”、“作者简介”、“创作缘起”、“人物介绍”、“内容检测”等方面展开。每个环节在设计时注意了前后衔接、环环入扣、循序渐进、逐步推入。课前让学生提前做了相关的导学案,课上进行“预学反馈”。

在“导读部分”、“作者简介”、“创作缘起”这几个方面,主要通过填空题的方式检查学生所学。因为前期导学案学生自己已经做过,所以课上总体表现得很活跃,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在互动栏积极的与老师进行互动。

“人物介绍”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主要从“颜值评分”、“性格特点”、“相关事件”、“命运归宿”及“人物画像”这几个方面对本书的几位人物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展示交流”。其中前四个部分是课上补充的内容,“人物画像”是学生导学案上有的。在一步步进行讲解叙述之后,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克洛德、弗比斯、甘果瓦等人物形象慢慢的在學生脑海里有了各自的轮廓,再让他们自己用一句话总结出每个人物的特点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在大家的共同探究下,得出了“人美心善”、“人丑心美”、“伪君子”“花花公子”“现实主义者”这几个各自人物身上的关键词。而在介绍主人公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的时候,又穿插了和两人相关的影视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人物形象变得更加具体可感。每个人物依次亮相之后补充梳理了“人物关系图”,设计的目的是把之前提到的几个主要人物进行串联,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物间的关系和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

课题设计的第二个重点是针对学生前期阅读的一至四章相关内容进行检测分析,按照顺序分章节讲解。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竞选“愚人王”的故事、卡西莫多的外貌特征、克洛德是怎样对待卡西莫多的游行的,卡西莫多有着怎样的反应、弗比斯解救爱斯梅拉达的经过和“摔罐成婚”的故事等。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情节,细化有关内容,帮助学生进行“释疑提升”。

最后是针对本节课的”总结延展“,请学生自己简单谈谈关于“真善美”的认识,不过因为网络教学的局限性,学生没有办法表达出太多内容,这个环节略显遗憾。因而只能因势利导把这个环节留到课后,让学生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小练笔作为周末作业来完成,开学后返校后到课堂上与大家面对面交流。

[案例分析]

一.教学设计——灵活多样,学思结合,使学生“自觉——自主——自学”

在备课的过程中,深入贯彻务实标准的课堂流程,以“基于任务驱动的预学反馈——基于目标引领的问题探究——基于合作讨论的展示交流——基于互动生成的释疑提升——基于巩固深化的总结延展”的理念为课堂设计的指导方针,利用现有的条件尽可能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每天布置一定的课后练习来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以外,又给学生们在新课学习之前布置一份“浓缩精华”的预学案以作课前导学,这当中包括了如下要求:

(一)现代文、文言文篇目主要包括“资料链接”、“自学内容”、“拓展阅读”;

(二)古诗文补充篇目附上原文及赏析,也可以补充一些鉴赏的方法或意象的解读;

(三)写作指导出一些范文给学生分析、学习等。

因为考虑到线上教学的模式,和学生的互动性可能并没有那么强,大部分时候都要靠自己口述为主,且还要适当考虑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情况和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因而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适当增加了一些相关视频及课堂习题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就显得很有必要。学生借以相关视频的观看学习,一方面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较长时间的课堂讲解变得不那么乏味,更显生动有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这也是新课标对于我们日常教学提出的要求所在。

网上和本课相关的影视视频不多,有限的选择里有的又因为视频本身时常过长、不易剪辑、下载不便等原因的桎梏而无法获取,一度陷入困境。后来还是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视频下载下来,才终尝心愿。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增删几次,几易其稿,希望在紧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能多些创新的元素加入。做好这份课件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虽然耗费了不少时间,但一想到能让学生们学得更有趣,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由己度人,每一个课堂环节的设计我都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怎样的一种教学模式?老是这样讲课我能否接受?在原本的基础上还能不能做到更好?教学,就该“吾日三省吾身”。

课堂练习是根据本节课所讲内容,借助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看看自己在一节课的语文学习中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查漏补缺。因为之前的线上课堂学生除了打字以外没办法进行发言,基于这个因素,较多的课堂检测题挑选的是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这样让学生能更方便的参与到师生互动中来,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

二.教学过程——启迪心灵,注重互动,让学生“满足——期待——欢喜”

课堂教学一直是老师的主阵地,前期的教学准备和课后的追踪辅导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而学生也只有牢牢抓住课堂这条主线,才能真正的学有所得,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课堂上,“注重学习思维的启发,多提问学生,多给机会让学生回答,多鼓励表扬学生,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我进行课堂教学的宗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求更是牢记于心的教学指导方针。

在讲《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课时,前面花了大约10分钟左右和学生一起回顾了之前预习的相关内容。没有直接对答案,而是选择放手让学生去答、去说、去表达,就是为了让学生有参与感,让他们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而非“提线木偶”。后面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就由老师来进行补充,当然这也并不是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我讲你记,不管学生懂与不懂,硬塞硬灌,而是能够多运用“提示法、问答法”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表达交流、思考探索中找到答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一直认为:教会学生学习往往比传授知识本身更重要。同样,在感受书中人物形象方面,也让学生试着去闭目冥想,在联系前面所讲内容的基础上闭着眼睛感受出脑袋里所浮现出的画面,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这样一种情境式、代入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感觉到的就不再是枯燥无聊,而是感同身受,深有体会了。

正是有了满足,有了期待,他们才会更喜欢。这就如同厨师烹饪一样,不能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手艺天下无双,“一招鲜,吃遍天”的方式放在当今已经不是很实用了,我们应该多去问问我们的“顾客”——即学生们想“吃”的是什么,对“菜”的口味又有什么样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出更加美味的“菜肴”,与自己而言亦是“手艺”和个人能力的提升。

此外,写作在之前一直是师生们普遍比较头疼的一件事,这次正好借助线上课堂教学,给学生们上了一节名著《巴黎圣母院》的导读课,并在课后布置相关作业,组织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读后感写作。通过老师前期课堂上的导读,再加上学生后期对于本书自己的所观所想,真实的记录自己内心的感悟,表达自己的心声。对主人公卡西莫多的学习了解,对卡西莫多和克洛德的鲜明对比,对爱斯梅拉达人美心善的人物形象深刻感悟,学生慢慢就能够通过书中的文字和自己的思考明白“人高贵的不是外表,而是灵魂”这样的道理,也正是因为有了读书的亲身感悟与思考,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让人觉得言之有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高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样促进学生身动,也就能激活他们心动,从而引发神动。

三.教学评价——教师引领,学生主动,令学生“有学——有感——有获”

每次上完课,我都会在结束之后问几个听过课的学生,听听他们对于本节课的上课感受是怎样的,同时也会让他们提出一些建議写好教学反思以便自己后面更好的备课、上课。为此,每次布置的家庭作业,除了必要的圈点勾画意外,我还会借助平台上提供的“小红花”、“点赞”、“写评语”等手段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他们更好的完成作业。教学几年下来,我深刻认识到:身为教师的我们,要尝试着多去表扬学生,夸奖学生,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或许不经意的一次小小肯定,就会转变一个学生学习态度上的大大转变。

不过,有表扬就要有批评,不能只做“老好人”。如果遇到有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同学,会及时留言或私下沟通的方式对其委婉提出批评和要求,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同时,对于一些在语文学习上比较感兴趣的同学,还牵头成立了语文学习小组,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和信心,学生们在讨论小组里能够根据课堂或课下学习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大胆的提出质疑与自己的看法,这是在以前在校学习时所没有的“奇观”。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长处让他们能学有所成便是作为“园丁”的我们所要深入去思考并实施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用人格魅力打动学生的老师会铭刻在学生的脑海里,用“言传身教”感染学生的老师能活在学生的人生里。作为值得他们学习和信任的人,我们不该因为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反而应该做好他们言语特别是行为上的表率,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学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正是在这样的“全情投入”的教与学互相碰撞从而产生出无数大大小小火花的过程中,能渐渐感受到学生身上潜移默化的变化:问问题的学生多了,作业还没布置就有同学关心今天的作业是什么的同学也有了,期待下一节课老师会讲什么的同学也渐渐出现了,这些细小的方面可能并不能带来什么改天换面的变化,但就如古人所说的一样:“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当然,网络教学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很多方面仍有不足,比如对学生的监督、和学生的互动、学生注意力的难以把握等方面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听说读写议”相结合的学科,“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每一个方面都不可或缺,少了真实的情境、面对面的交流很多时候课堂教学没办法做到游刃有余。所以,必须要和真实的课堂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网络教学也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取代现实教学的必然性。

在这疫情突发的特殊时期,尽管不能像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奋斗在疫情前沿,但是作为教学阵线上的一线教师们,大家都在会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好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统一服从学校的安排和要求,从学生学习出发,从学情出发,团结一心,共商教学。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家长放心、安心,让他们知道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学校和老师都会坚定的和大家站在一起,“手拉手,心连心”,不辜负每一份期待,不放弃每一份希望。

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所谓“教学相长”在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史中世代传承,繁衍不息。也正是有了这一次网上教学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启迪与思考,在教学形式上也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现在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困难,但从长远来看,这或许就是一种未来。通过网络教学,作为教师的自己也是在不断吸收,不断学习,不断请教。我们想要更好的把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我们就要做好充足、充分、充实的准备,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有意义,更具深度,才能让学生信服。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向我们老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自身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只有更好的克服困难,直面挑战,才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上,尽管“长路漫浩浩”,但只要坚信:路,会越走越宽,路,会越走越长;路,在脚下,路,在前方。

参考文献

[1]张东昌:《关于创新思维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李学荣:《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初探》.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4]袁一达.网上教学的优势与不足[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5).

[5]多媒体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6]张惠莉.互动课堂教学反思.语文报教师版中学总第189期,2001(1-21).

(作者单位:广西商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巴黎圣母院网络教学教学实践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巴黎圣母院之殇——纪念巴黎圣母院
拯救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