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疫控制策略分析

2022-05-30过丽

健康之家 2022年8期
关键词:健康管理

过丽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技术在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疫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定期随访,采取群体干预和个体干预,进行改善行为和控制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  2021年5月的调查人群中,除慢性病人群、新发高血压、血脂异常人数、空腹血糖受损人数与2020年3月的调查人群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1年5月的调查人群舒张压水平低于2020年3月的调查人群(P<0.05),而收缩压对比无差异(P>0.05);2021年5月的调查人群除身体活动充分与2020年3月的调查人群对比无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技术在社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疫控制中展现了不错的成效,建议推广。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疫控制;健康管理;疾病管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主要包括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所引起的疾病,包括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虽然慢性病的病因复杂或尚未明确,但多数可以预防和控制。慢性病预防主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抽烟、不喝酒,心情愉悦,加强锻炼。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采取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技术在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疫控制中的应用价值。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0年3月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北省某市医院服务的3个社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1.2 评价方法

采用国家慢性病中心提供的信息采集表,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共收取有效信息调查表1462份,将此人群作为干预对象。采用北京信息管理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慢性病管理信息软件,将干预对象自动分类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进行电子档案管理[1]。一般人群采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手段进行干预;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干预和个体干预,改善行为和控制危险因素;慢性病患者按病種进行疾病管理。对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体质量管理和血压管理方案,并进行跟踪随访和管理。该研究选取2020年3月项目初始数据和2021年5月随访数据进行对比[2]。

1.3 评价标准或有关指标的定义

高危人群为具有以下危险因素之一者。①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为17.3~18.5 kPa或舒张压为11.3~11.9 kPa。②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边缘升高≥5.18 mmol/L或甘油三酯≥2.26 mmol/L[3]。③空腹血糖受损:6.1 mmol/L≤空腹血浆血糖<7.0 mmol/L。④超重且中心性肥胖:BMI≥24 kg/m2和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4]。⑤现在吸烟者:到目前为止,吸足100支卷烟或2两烟叶,且过去30 d吸过1支以上卷烟者[5]。

饮酒过量:男性≥25 g/d,女性≥15 g/d。高血压:收缩压≥18.7 kPa和(或)舒张压≥12.0 kPa,或既往已确诊。身体活动充分:大强度身体活动,每周能量消耗6276 KJ,大强度、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加步行,每周能量消耗≥12552 KJ[6]。知晓率:被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在建档之前知道自己病情的百分比。服药率:被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中近2周内服药者的百分比。控制率:被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中目前通过治疗血压控制在18.7/12.0 kPa以下/空腹血糖控制在6.1 mmol/L者的百分比[7]。

1.4 质量控制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培训,待符合要求后方可成为调查人员,确认资料完整可靠后,建立电子档案。随访过程中,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以及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及时沟通,解决问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年度干预人群基本信息比较

结果表明:2021年5月的调查人群中,除慢性病人群、新发高血压、血脂异常人数、空腹血糖受损人数与2020年3月的调查人群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不同年度调查人群血压水平比较

结果表明:2021年5月的调查人群舒张压水平低于2020年3月的调查人群(P<0.05),而收缩压对比无差异(P>0.05)。详见表2。

2.3 不同年度高危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基本信息比较

结果表明:2021年5月的调查人群除身体活动充分与2020年3月的调查人群对比无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如下特点:第一,病程长。多迁延不愈,可伴随终身,患者需长期服药;第二,本类疾病不具有传染性;第三,病因复杂。与遗传、社会环境、生活环境、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多种因素有关;第四,多起病隐匿。常对重要脏器造成损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

慢性病病程长会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患者伤残,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所以要积极治疗。慢性病患者首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对症长期调理,服药的同时要规律生活、均衡饮食、适当运动、避免情绪波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很多,在治疗方法上也不能一概而论。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心理性疾病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降糖药、长期应用胰岛素。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心脏功能及血压的调控。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心理疏导、药物治疗[8~9]。

預防慢性病主要包括饮食预防、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健康体检四个方面。饮食方面:饮食要多样化,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吃油炸食品,不要吃高脂、高胆固醇、高盐的食物,这是预防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的关键因素[10~12]。体育锻炼:每天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质量,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健康体检:每年定期到医院做一次健康体检,排查可能出现的疾病前兆[13~15]。

根据研究结果表明:2021年5月的调查人群中,除慢性病人群、新发高血压、血脂异常人数、空腹血糖受损人数与2020年3月的调查人群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1年5月的调查人群舒张压水平低于2020年3月的调查人群(P<0.05),而收缩压对比无差异(P>0.05);2021年5月的调查人群除身体活动充分与2020年3月的调查人群对比无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以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为主要技术手段开展慢性病综合干预活动,能有效降低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洁,魏舒华,周爱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健康管理[J].母婴世界,2020(19):269.

[2]张军,马金姝,孙延斌,等.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和特点[J].现代预防医学,2003,30(6):832-833.

[3]施伟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策略[J].海军医学杂志,2014(2):158-159,169.

[4]王亚东,孔灵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技术和策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40-42.

[5]文献英.地方政府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1929-1931.

[6]刘纽,田振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心磷脂重塑及其运动干预展望[J].生理科学进展,2017,48(3):227-231.

[7]王嘉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1):4400-4401.

[8]张凤霞,王艳,刘涛,等.贵阳市云岩区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39-2541.

[9]么鸿雁,钱玲,施侣元,等.发展中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况[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18(3):100-103.

[10]汪顺澄,黎月银,林培森,等.社区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模式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8):176-177.

[11]李增宁,谢颖.糖尿病营养治疗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模式探索[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5,9(5):271-272.

[12]冯大跃,王茜,李金明,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途径与方法[J].人民军医,2014,57(9):969-970.

[13]周光清.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4,8(2):140-141.

[14]黄明燕,钟庭彬.健康管理服务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0):1250-1251.

[15]周虹.健康教育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31(15):127-128.

猜你喜欢

健康管理
南宁市某社区教育机构学前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
“健康管理”靠自己
健康管理纳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办公室员工职业健康情况调查与分析
农村家庭医生模式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