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若有诗书藏在心,心如止水鉴常明

2022-05-30余岳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唐僧西游记

一本本书堆叠起人生,证明我曾来过。

——题记

我曾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读过一本书之后,可能很快就忘干净了,好比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竹篮经过一次次的洗礼,会一次比一次干净。一个人每天看书可能记不住什么,但是在潜意识里会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一些意识正通过读书融进你的血液和灵魂里。”我深以为然。

故事的开始是一个小女孩抱着好奇的想法翻开了这本书——《西游记》。

书中讲述的不过是一个和尚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他和他的三个徒弟以及一匹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

我一次又一次地翻看这本书,陈旧的封面、泛黄的纸张、斑驳的字迹,平平无奇。我无趣地把书合上,思绪飘向窗外:远处的轻云拂过黛山,橘黄色的落日点缀其间,微醺的晚风停在窗边,夕阳慷慨地将光洒向我。那一刻,没有杂尘,没有喧闹,只有光和希望。周围虚无纷飞的尘埃仿佛变成了明灭迷离的流萤,封面上“西游记”三个字像是穿上了朴素的光衣。我再次翻开了书。

有人说:“其实从来没有什么孙悟空,也没有什么‘西游记。师徒五人,其实只有唐僧,其他四个,都是唐僧的心魔。悟空是出生求道的幼年,八戒是功成名就又一败涂地的中年,沙僧是看透悟透沉稳又木讷的暮年。唐僧只是以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的一生。或许,这就是吴承恩的一生,或许是他想象中的自己的一生。”

我想,唐僧自己是孱弱的,他没有徒儿们的神通广大,也有着这样那样的人性的缺点,可一路上的风风雨雨他从来没有缺席,因为他身上背负的是责任,是使命,是信仰。

饮一路风尘,尝一路艰辛,食过人间烟火,也被世界诱惑。我们何尝不是唐僧?在漆黑的淤泥中挣扎,于败落的残红中爬起,掸去身上的尘土,仍不忘心之所向。我始终相信,那些历经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

我合上书,望着原野上的月亮,原来年少的愿望也可以来日方长。林间的松针歌唱着我的名字,最大的星星用明亮的双眼凝视我,在静止而苍老的宇宙中,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

人的一生,总会有坠落悬崖、千钧一发的时刻,而我们是否发现过自己那双梦的翅膀?是否不顾一切地去追寻过,或者放弃过,抑或妥协过?是成为笑傲天穹的精灵,还是成为陆地上平庸的小丑?这一切都由我们自己决定。有些时候,我们就像深海中的鱼,躲在海底不时窥探阳光,憧憬着那一方天空,幻想着水面以上的世界,却迟迟不曾付诸行动。

故事的结尾是,保持热爱,奔赴山海。我端详着那一抹宁静,谷底的花在岁月斑驳处静静绽放,世界在偷偷地為我书写着。

【老师评】

余岳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多维的视角,娓娓道出自己的阅读故事。文章匠心独运,先是从书中主人公唐僧的角度审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剖析人物的弱点,紧接着,笔锋一转,从读者的角度感悟信仰的力量,并汲取前进的动力。整体读来,感悟独特而深刻,文句优美流畅,实属难得之佳作。

(指导教师:胡燕萍)

猜你喜欢

唐僧西游记
唐僧师徒再就业
我的“唐僧”表弟
我的“唐僧”表弟
唐僧骑马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惹人喜爱
唐僧的私密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