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2022-05-30路双燕

天津教育·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减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路双燕

如今,人们普遍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各类学校也不断加强对教育的研究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响应“双减”这一有效的政策。其中,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断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学业负担较重,教学方式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在“双减”政策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必不可少,加强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方法的研究,既可以减轻小学生负担,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一、相关论述

(一)“双减”政策论述

“双减”是指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强化校内主阵地的教学,从而构建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双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思想的政策,该政策能够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改善教育现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双减”政策中,学生能够有多余时间用于开展体育、阅读、艺术等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双减”政策,可以减少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传统教学方向,减少短视性、功利性的教学,把闲暇的时光交给孩子,以促进学生充分而有特点地成长,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双减”政策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通过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依法治理的方法来实现“双减”政策,改善教学质效。“双减”政策也是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减轻其负担,有效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现状论述

如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缺乏锻炼和经验,教学潜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导致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不高。下文梳理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及实际教学存在的五大问题。

第一,课堂控制与管理能力。不管是哪个学科的教学,教师都要利用好管理课秩序的方法,聚焦于学生关注点,调动其注意力,激发其兴趣,从而营造最佳的课堂情境,提升课堂效果。但是很多语文教师都只是调动了小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跟随教师脚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这样的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第二,处理和快速理解教材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离不开教材,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知,将教材的内容更详细、更简便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了解和认识教材内容。因此,教师处理和快速理解教材的能力深刻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但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较浅,没有充分处理和快速理解教材的内容,没有制订完善的教学任务和课堂内容规划等。

第三,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来实现的,利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将教材内容和教学任务更加简单、更加有效地表达出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但小学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有待提升,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

第四,阅读与习作指导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具备阅读的能力和习作指导能力,但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和习作能力只局限于写作文和对阅读理解进行教学分析,其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第五,教学创新能力。一些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采取死记硬背和刷题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达到教学目的,还使语文比较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将“双减”政策引入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使语文教学的作业减少,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阅读、习作和朗读等语文兴趣活动,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双减”政策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多元化开展小学语文教学

在“双减”政策中,应该多元化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应勇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壁垒。首先,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利用新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将课堂40分钟分为两大部分,前25分钟讲解课本知识,后15分钟进行兴趣教学,围绕小学语文课本知识开展古诗词抢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要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教学任务和教师思路等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元素尽可能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才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有了良好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愉快感,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能力。因此,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等,确立正确的教学方案,并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在多元化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多媒体设备等让学生适当地放松,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讓学生看世界之大、品艺术之美、听自然之声,在劳逸结合的同时还可以无形中给学生扩展课外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找春天》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春天的视频和声音,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让学生能够从课本、音频和生活方面捕捉春天的气息,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必须使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相契合。利用学生的特点和多样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重视小学语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利用特色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让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能够达到理想的要求。

最后,教学内容要具有前瞻性和时效性。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贴近实际满足学生需求,也要根据教育发展情况和教育方案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开展相关的教学培训等工作,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二)优化校内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首先,建设硬件环境及优化服务。学校要加强硬件环境的建设,如扩建电子阅览室,可以方便学生阅览和查询各种资料;与此同时,要提高网络的覆盖率以及校园网的速度,使学生方便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建设软件环境。购买相应的数据库资源,让学生可以充分学习一些前沿的学科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应该建立教学资源网站,将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教案,模拟题等上传到该网站上,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反复观看、练习,进而巩固其所学的知识。再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依靠“双减”政策,在自习课上开展针对性的辅导,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后服务,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最后,教师应该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及时改变教学方法。例如,在了解到学生对阅读理解接受能力较低时,教师应该了解其掌握情况,利用情景重现等方法进行讲解。如果只有少部分学生不了解其内容,应该开展针对性辅导,利用课后服务来解决其问题。也必须耐心辅导学习较差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梳理课堂教学思路

从学习角度而言,教学思路清晰,有利于学生吸收理解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梳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路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之一,教师必须对每一节小学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思路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更简单、更容易地明白课堂内容和知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通过梳理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能够把握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发言机会,做到教学相长,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小学语文感兴趣。而且通过梳理课堂教学思路,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让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更富有创新力和吸引力,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减少作业负担

在“双减”政策下,应该减少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让学生适量做题,利用高水平的作业来回顾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首先,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选取一些课后习题和资料的习题,设置统一完成的基础题型和比较有难度的选做题型。且保证选取的题量不能太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回顾课堂知识,了解课堂所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能局限于课本的课后习题,可以依据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创新,在网上寻找题目资源或自己出题来布置其作业,学会设计作业,从而提高作业质量,减少学生作业负担,达到教学的目的。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制作和小组合作的作业,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完成,让学生对小学语文感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在布置作业过程中,必须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减少学生的负担,且必须适量地布置作业。

(五)完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判断和衡量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能够反映教学的效果,也能促使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其能力。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十分重要。首先,应该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构建合适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系统;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运用评价方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建立评价体系;最后,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计算,根据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相关因素的权重进行评价。在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中,首先构建问卷调查表格,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和专家访谈数据来确定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系统。其中,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管理者因素等。之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计算,从而建立评价指标。权重能够反映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能够反映出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总目标的贡献程度,权重的大小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在建立权重体系过程中,必须对每一个因素进行考虑和计算,从而更准确、更有效地建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地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因此,在建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权重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图1为层次法建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体系)。

通过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和管理评价三方面的评价,最终能够构建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有效評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切实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图1  层次法建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体系

三、结语

小学语文作为教育中的基础,必须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研究。在“双减”背景下,为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师可以优化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后辅导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应该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作业设计方法,从而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良性发展。

(邱瑞玲)

猜你喜欢

双减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