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研究
2022-05-30李元文
李元文
[摘 要]班级是学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班级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其中,小学生心智水平正处于启蒙阶段,典型特点在于情感和理智发展不够协调,自身的自律性不足。因此,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应当具有更强能力,利用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管理手段,推进管理全面创新。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综合管理能力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管理的时代背景
(一)学校教育需要突出可持续发展特征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呈现内部生命力,其中班级管理是学校的生命源泉,在学校教育体系建设发展中,应当从新课改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班级环境的建设推进管理系统完善,再通过班级管理体系构建校园文化体系。班级管理要突出文化建设,建构班主任引导体系机制,形成完备的“学生—班级—学校”完整体系,为可持续地发展和生命力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二)满足学生成长的实际诉求
小学阶段学生成长处于重要阶段,他们是班级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班级管理的最终落脚点。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中,要坚持与学生的实际交互,要满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的实际要求。现代班级管理需要突出民主化的氛围环境,杜绝班主任一言堂的陈旧机制。学生们需要形成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自身的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形成追求文明、追求进步的独立人格。
(三)提高整体办学质量
现阶段学校教育系统以班级为最小单位,班级管理决定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塑造了学校的教学环境。因此,班级管理需要承担起学校建设的基本使命,能够从班级微小之处做起,不断进行环境建设的充实,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班主任在参与班级管理中应当充分认识到班级与学校之间的包含和促进关系,认识到班级建设对于学校建设的推动力,才能够站在学校发展视角之下,认识到班级管理建设的实现价值,更好地推进管理内力,构建并优化管理系统。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维度
小学班主任所参与的班级管理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特征,需要真正做到深入学生的生活环境中,融合管理需要,实现全面的管理功能实现。当前小学班主任在参与班级管理当中,其所具有的能力需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维度:
(一)班主任需要具备观察能力素养
小学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首先需要完成班级环境的信息获取,班主任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投入学生的生活场景中,通过细致耐心地观察,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学生判断。除了基本层面的学生姓名、学生在班级的学习生活状况外的全面了解之外,还需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内在特点,如学生的兴趣特长、健康情况、家庭生活状况、交友状态等,做好全面地分析观察,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判断。在出现学生间矛盾问题时,教师可以跳出表象,尝试从更深远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分析判断学生,找寻到问题关键点,再形成问题解决能力。
(二)班主任需要具备管理技能素养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同时也是班级价值的引领者。小学阶段学生没有形成完善的是非观念,也缺少社会经验,因此,需要由班主任进行参与管理,通过规章制度等手段帮助学生实现行为约束,强化班级环境的净化和管理。班主任在参与班级管理中,还需要具备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力素养,保证管理目标精准、内容合理有效、引发学生信服。其中,班主任要从安全教育、日常管理、行为约束、价值引导、文化建设等多个层面推进管理创新。针对班级特性,将理论与实践应用相互结合,不断进行管理制度体系的创新。
(三)班主任需要具备活动组织能力素养
班级活动是提高班级内部凝聚力,打造班级文化环境,建构班级良性可循环可持续氛围的主要途径。小学阶段学生在多样化活动项目当中具有参与热情,因此,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教育中,活动项目具有重要的教育载体意义。相应,班主任需要在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具备活动组织的能力,掌握一至两项的文化艺术特长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活动表现、活动组织能力。班主任需要从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学习情况等方面的变化,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活动项目,切实实现针对学生的目标落实,贴合学生,生动有序,方法高效,打造明显的教育效果。
(四)班主任需要具备教育指导能力素养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融入教育内容,形成指导能力,通过建设集体发展目标的方式,确立学生的阶段性成长和学期目标。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既要引导班干部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实现模范带头的先锋引领作用,同时要强化德育等工作内容,针对学生进行心理管理,帮助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具备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班队活动项目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班级中搞好班风环境,做好学风建设,打造优良集體。
(五)班主任需要具备学生协调能力素养
小学阶段学生常常因为小事引发矛盾,矛盾问题除了会导致班级集体环境变得更为恶劣,也会造成班级管理失效,无法持续推进班级建设。班主任在班级矛盾处理中需要具备能力和智慧,从更深层次理解学生之间的矛盾诱因,以公平公正的态度,有效解决矛盾问题。对于班主任来说,学生矛盾协调是巨大的考验,要求班主任具有学生视角的认知能力和妥善进行处理的教学智慧。常见问题集中在班主任缺少宏观分析,采用片面方式进行协调,导致学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影响了班级融洽环境。因此,在现代化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具备更强的协调能力素养。
三、当前班级管理中急需解决的班主任管理能力问题
(一)缺少保障学生学习的管理力度
班级管理最终需要落实到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参与度的全面提升当中。当前,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缺少深度认知,导致在班级管理中存在无法保障学生学习的管理问题,其核心问题在于管理力度的缺失。观察发现,大部分班主任在实际参与管理当中缺少正确 的价值认知,部分年龄较大的班主任对于新的教育理念认可度不高,导致他们仍然坚持传统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并没有从学生诉求的主体性视角关注学生的需求表达。这就导致在管理决策中,班主任更多从自我角度出发,组织开展管理工作,一些非必要、非及时性的管理内容,变为必须、必要的管理执行,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学生班级学习的计划,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连贯性,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
(二)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和自我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班主任是组织开展班级管理的重要执行者,班主任在参与管理履职时,常常需要以不同的身份角色定位开展工作。不同时间段、不同条件要求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也有着明显偏差。新时代新课程改革,对于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的综合多样性提出要求,其中班主任在管理中所完成的是传统单一教育者形象向新的教育管理服务综合形象的有序转变。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更加需要做到责任明晰、定位精准清楚,才能够发挥出不同角色的实际要求。但是在实际观察中,大部分班主任在岗位认知方面存在偏差,其中,部分班主任被动当选为班主任岗位,缺少对于班主任的理解,导致他们在责任意识层面与一些在岗工作年限较长的班主任存在巨大差距。责任意识的距离便是其中之一:一些班主任虽然敢于承担工作重责,但是缺少对于学生的交流,未能表现出对于学生的热情和关爱。因此在面对需要通过角色调整开展工作的管理环节中,班主任缺少主动性,也缺少对于具体需求的积极认识,无法第一时间完成角色定位和实现角色转换,影响了班主任职能的有效发挥。
(三)班主任管理技能水平仍然不足
班主任的管理技能是班主任在参与管理当中的重要“武器”,也是班主任发挥在班级当中正向引导作用的前提和关键。不过,从目前的班级管理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呈现出综合多元的特征,因此,无论是具有较多经验的班主任教师还是刚刚进入到岗位工作中的青年班主任教师,都或多或少存在某一个应用方面技能不足的情况。部分班主任在班级活动组织方面的能力素养较强,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处理矛盾协调冲突当中,却缺少技能素质,导致处理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有部分教师在班级纪律管理当中具有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使学生产生了认可和敬畏情绪,但是他们在学生心理关注与正向心理教育引导方面,却存在能力缺失。对于新时代新课改班级管理中综合性班主任能力诉求来说,真正能够做到面面俱到的班主任,充分发挥软性文化建设和硬性制度引导管理的班主任教师,少之又少。
四、新课改下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综合能力的主要策略
(一)利用环境建设提高教师幸福指数
当前,班主任综合管理当中涉及管理任务众多,导致部分班主任管理参与中难以胜任,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学校方面要认清情况,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建设,基于教师幸福指数,为班主任提供良好、满意的成长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班主任教师心理的安抚,使班主任能够在参与班级管理当中形成成就感,进而推动班主任积极进行自我提升,强化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环境建设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以下环节提升班主任的幸福指数:首先,学校要制订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利用计划调动班主任教师在参与管理和升级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方面的内驱力,帮助班主任教师形成专业能力素养的成长意识,提高幸福指数。其次,要持续建设师资队伍,创造良好的教学教研环境,为班主任提供良好的人际交往、教研参与空间。例如,学校方面可以通过导学案评比、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方式,带动班主任参与热情,为班主任提供获得奖励的机会,使班主任更具有使命感,更具有归属感。最后,要注重面向班主任教师的人文关怀,学校可以持续改善办公环境,组织班主任以及其他教师参与定期体检、针对部分生活相对困难的班主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质量方面问题,降低班主任生活层面压力,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班级管理工作和相关能力建设提升当中来。
(二)升级信息化的班级管理新形态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不仅要从理论层面进行建构,更需要投入真实的场景实践当中,通过感受和体验,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建构信息化的管理机制形成现代化管理系统,一方面,全面提升管理效能,打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够为班主任尤其是一些刚刚进入班主任岗位的青年教师,提供锻炼的场景和空间。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信息化主要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与智慧课堂教学场景的彼此配套,达到高效率、高精度、全面性地管理效果。其中,班级管理形式主要包含学校数据库、网上课堂、学校虚拟社区、网上德育基地等众多途径,这些途径建构了完备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体系,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了历练环境。当前信息化管理中的优越性体现在内容多样性、主体平等性和教育教学工作灵活性。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班主任教師可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信息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德育素材,例如,动画作品、趣味短片等形式,将德育资源呈现给学生。或者利用实施互动的网络交流,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内心感受到的困惑,实现高效率的师生交流对接,提高班级管理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发挥网络信息教育管理的实践作用,突出师生平等、学生主体的班级管理特征。教学相长,班主任在其中也得到了极为充分地管理锻炼。
(三)构建家校一体化的共育环境
大部分班主任在参与管理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对于学生的认知了解不够深入,没能真正实现对于学生的生活习惯、日常行为特点的有效透视,导致在教育管理当中,难以形成针对性地管理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得到全面提升。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家庭环境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相应的,班主任想要达到更高水平的班级管理,发挥更高质量的班级管理能力素养,就必须深入学生家庭环境当中,结合教育理念和观察分析,做好学生学情判断,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新课改背景下的现行教育机制,家校共育模式为班主任教师提供了参与学生观察、了解学生成长环境的机会。班主任在参与日常管理当中,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家校一体环境。班主任在参与管理中,除了要坚持传统的家长会、家长群谈话、家访等方式,还可以通过组织学校开放日等活动形式,通过接待家长、与家长学生共同参与活动项目,增进与家长群体的相互理解,形成相互信任,使家长群体成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助力,打造家校一体的良性班级管理运转环境。
现代小学班级管理呈现出多样化综合性特点,对于班主任综合能力需求极高。班主任除了需要承担纪律管理、班级教育等常规工作外,还需要投入心理管理、矛盾协调等工作内容。班主任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外部环境的良性支持,解决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解决后顾之忧,还需要为班主任提供充实锻炼空间,丰富班主任的能力素养覆盖面积,全面落实高质量班级管理,达成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正兰,陈翡.参与式学习在小学班级管理课程中的运用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3):157-158.
[2]王华.浅析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2):151-152.
[3]陈明.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班级管理对策[J].家长,2022(5):40-42.
[4]郭延政.自主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实践[J].新课程研究,2022(5):129-131.
[5]张葆琴.小学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J].新课程,2022(8):30-31.
[6]刁心佳,葛婷婷,李双龙.试述教育戏剧视角下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J].鄂州大学学报,2022,29(1):88-90.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