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2022-05-30曾丽波

健康之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产褥期生活质量

曾丽波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的1000例产褥期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产后访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社会、躯体、健康、情感、生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褥期行产后访视护理干预,能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产妇身体恢复,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产后访视护理;产褥期;生活质量

产褥期是产妇各项身体功能恢复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健康恢复和心理变化的重要时期[1]。据相关数据表明,在产褥期,产妇出现抑郁症的概率在15%~30%左右,不仅会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2]。因此,产后访视在产褥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探讨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的1000例产褥期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产后访视护理。其中,对照组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40岁,平均年龄(31.52±2.33)岁;实验组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9岁,平均年龄(30.74±2.46)岁。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均为足月、阴道分娩产妇;(2)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存在精神障碍或带有精神类疾病;3.存在妊娠期合并症、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告知产妇相关的知识,如新生儿喂养、心情、活动、饮食等,同时嘱咐产妇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实验组采用产后访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结合产褥期妇女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产后访视方案,在充分掌握了产妇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状况后,详细为产妇以及产妇家属讲解关于产褥期的知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发放宣传手册。

(2)心理护理:在产褥期,大多数产妇会出现产后抑郁的状况,其主要是由于适应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关系的变化。为此,在访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妇女的神态和语言,同时鼓励妇女倾诉自己的困扰,如是否宫缩疼痛、是否不会母乳喂养、是否在意身体变胖等;安抚产妇,告诉这些变化仅仅只是暂时的,并教导其如何正确进行母乳喂养。嘱咐产妇的家属,要积极陪伴产妇,对于产妇的不良心理状况要第一时间进行疏导、安抚。

(3)健康护理:在产褥期,产妇的身体素质都较弱,抵抗力、免疫力等全面下降,极易出现恶露、感染。为此,护理人员要注意产妇的身体状况,适时指导妇女进行一些适宜的活动,如盆底肌康复训练,帮助产妇促进子宫收缩和子宫恢复。在饮食方面,要嘱咐产妇以清淡类为主,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同时,嘱咐产妇在产褥期避免同房,做好个人的卫生,避免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妇女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主要分为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每项评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心理状态越差。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社会、躯体、健康、情感、生理五个方面,每个方面总分100分,采用SF-36量表评测,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测,0~50分视为不满意,51~85分视为满意,86~100分視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妇女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两组妇女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在社会、躯体、健康、情感、生理方面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社会、躯体、健康、情感、生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3 两组妇女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6.40%(32/500),对照组总发生率25.40%(12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3。

2.4 两组妇女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98.00%(490/500),对照组满意度76.80%(384/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4。

3讨论

产褥期,又被称之为坐月子,在临床医学中,通常是指产妇在分娩后,直至机体和生殖器基本恢复的阶段,这个过程一般需要持续6~8周[3]。

临床中,产褥期的表现:1.血压、呼吸、脉搏、体温方面。在产后,大多数产妇的体温都会处于正常范围内。如果产程时间过长,或者出现延长,导致产妇过度疲劳,体温则会在产后的24h内出现升高的状况,通常情况下是不会超过38℃[4]。对于不哺乳的产妇,在产后3~4d,会因淋巴管、乳房血管的极度充盈,出现发热状况,体温最高会达到38.5℃,一般情况下,会持续数个小时,最多不超过12小时。在产后,产妇的脉搏略微缓慢,一般为60~70次/min,这主要和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和长时间卧床有关。2.恶露。产后,随着子宫蜕膜的脱落,且含有坏死蜕膜、血液等组织,经由阴道排出的,被称之为恶露。一般情况下,恶露可分为血性恶露、浆液恶露、白色恶露。血性恶露,一般颜色鲜红,且含有大量的血液,有时会出现小血块,且含有少量的坏死蜕膜组织和胎膜;浆液恶露,颜色淡红,形似浆液,内含少量的血液,其内存在着较多的阴道排液、宫颈粘液、坏死蜕膜组织以及细菌;白色恶露,颜色较白,粘稠状,内含大量的细菌、表皮细胞、坏死的蜕膜组织以及白细胞。正常情况下,恶露都带有血腥味,但并无臭味,总量约为250~500ml,个体差异较大,持续时间约4~6周左右。通常情况下,血性恶露的持续时间约3d,之后会逐渐转变成浆液恶露,持续2d后,会转变成白色恶露,持续约3周时间后,会逐渐干净。而这种恶露的变化,是基于产妇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如果产妇的子宫复旧不全,或者产妇宫腔内出现残留胎盘、多量胎盘、感染,恶露量会明显增多,不仅会延长血性恶露的持续时间,还会伴有臭味。

产后访视护理,作为延续性护理访视的一种,可通过对产妇产后的哺乳情况、身体情况、生理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和指导护理,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产妇的异常,并予以纠正,从而有效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在产后访视的护理过程中,可以帮助产妇认识产褥期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产妇自我护理能力,能够更好地调整自身的生活状况适应产褥期,从而提升产褥期的护理质量。同时,在产褥期开展访视护理,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产妇的异常心理状况,及时帮助产妇缓解心理压力,使产妇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愉快的心态,进而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

本文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社会、躯体、健康、情感、生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产褥期实施产后访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降低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升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促进产妇能够更快、更好地恢复身体各项机能,进而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产褥期行产后访视护理干预,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产妇身体恢复,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晨.延续护理对产褥期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现代养生,2021,21(24):90-92.

[2]李婷婷,高倩,保金吉,范惠萍,黄海燕.实施延续护理对产褥期妇女心理状况及疲乏程度的影响[J].现代养生,2021,21(22):96-98.

[3]王逸芸,高丽燕,孙一丹,陆雨晨,王晓蕾.产褥期妇女产后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21,19(30):4310-4314.

[4]许一霞.产褥期实施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5):410-411.

猜你喜欢

产褥期生活质量
延续性服务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产褥感染和产褥期疾病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35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整脊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循证护理策略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
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行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研究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产后护理延伸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