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引领助力深度学习

2022-05-30许斌朱美玲

天津教育·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章节卡片深度

许斌 朱美玲

问题是教学的载体,它推动着课堂教学的进程,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要通过核心问题驱动学生数学学习,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自主建构,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数学教师要抓住核心问题,通过优化情景性问题、渐进式问题、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入、充分地探究,获得感性、丰富而深刻的数学活动经验,全面地展现主体性,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探索。只有这样,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才能发生。

一、提炼核心问题,梳理知识脉络

核心问题作为目标和动力,引领着学生学习的发生和深入。核心问题指向所学知识的本质,整合教学内容的关键和重点,其他问题由它派生出来,并与它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通过它,学生能实现知识的整体建构。以“克和千克的认识”一章节的学习为例,该章节是小学数学单位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用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引出存在相同关系的其他数学量,或者对其他数学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在一步步地探究过程中,学生逐渐发展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具体关系,不同单位的描述范围等,从而更加清楚地明白单位存在的重要意义,同时正确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以点带面的教学方式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收获诸多学习技巧,有助于其学习兴趣的增加,从而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对数学学习的本质进行探究。

二、创设教学情境,构建知识结构

要想真正实现深度学习,达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目的,仅仅停留于表面知识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及思维发展需求进行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所需元素,从根源上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巨大优势,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情景创设。以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章节的学习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该章节的核心问题,同时掌握计算的基本原则,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与该章节有关的动画视频,或通过Flash插件将其中的人物进行动漫处理,使动画内容的展示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而且让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及积极程度也随之改变。值得提醒的是,该教学方式的应用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核心问题设计要注重其探究性、挑战性的提升,能快速带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情景,缩短学生由浅性思考向深度设疑过渡的时间,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此过程中,适当的问题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再次梳理,从而逐渐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章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可能无法快速理解圆的结构特点,更不能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等问题。基于此,教师可在教学之初设计互动游戏,让全班學生以小组为单位或以个人为单位排成长方形的队,向靶向表的中心射箭,成功射中的学生可获得相应奖励。此时,不免有学生会提出该游戏不公平的问题,不论是从周长的方面考虑还是面积方面进行思考,长方形的排队方式都不是最佳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广泛讨论,部分学生认为正方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部分学生提出了圆形的排队方式,但并无法解释该方式存在的优点,此时可引出半径的结构概念,帮助学生首先认识圆形的基本结构同时掌握圆形所有半径均相等的结构特点。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圆形的探究兴趣大大增加,小游戏的学习形式也使得数学教学的氛围更加活跃,为学生思维的打开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加深圆形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四、有效追问,深化思考层次

单个问题的引导在核心问题的解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要想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复杂性较高的问题,教师还需要通过问题串的方式进行重新设计,通过逆向思维等形式促进学生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小学数学前期的图形的认识章节的学习为例,教师可首先让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及个人生活经验、个人想象力用卡纸剪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形状。之后引导学生在教室范围内对自己所剪图形进行寻找,并诉说两者的共同特征。最后让学生在不同图形的卡片上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做、找、说、涂集于一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亲身参与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不同图形的结构特点的理解及记忆会更加深刻。就学生本身而言,图形的认识一章节的学习时间较早,对于刚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又为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机会。

五、创建空间,拓展思维深度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十分明显,多数学生的思考方式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基于此,教师在对核心问题的引导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此问题,在遵循该原则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逐渐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认知的层次练习之间的融合程度。

例如:在对统计与可能性这一章节进行学习时,教师可利用事先准备的材料对不同数量的船、房子等卡片进行展示,让学生从10张图片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图片,之后提问该图片可能是什么内容,某一同学抽到船的可能性为多少,然后将图片抽取这一简单的互动环节升级为课堂互动游戏,问学生该游戏是否公平,或者提问学生究竟谁获胜的几率较大,双方获胜的可能性分别为多少。首先采用简单的抽取卡片的形式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游戏方式,在此过程中每张卡片都有可能被学生抽中。在学生已经掌握游戏方式之后对不同卡片抽取的可能性进行提问,主要为统计与可能性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将简单的纸片抽取转化为互动游戏,一方面增加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个人理解对不同内容卡片抽取的可能性进行计算,从而确定比赛是否公平。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及认知发展规律,精准地提炼和设计核心问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深度学习。正如教育科研工作者郑毓信教授所说:“我们应使以下情境成为教学的常态:这时,不仅原先设计的问题已经成为学生自己的问题,而且学生的关注也不再局限于原先的问题,他们所追求的已经超出了单纯意义上的问题解答。我们应当努力创造出这样一种课堂氛围:思维的课堂,安静的课堂,开放的课堂。”

注: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ZJZ009)的研究成果。

(徐德明)

猜你喜欢

章节卡片深度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一张卡片
深度观察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