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知识积累在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2-05-30李志荣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历史知识古诗文教学应对策略

李志荣

内容摘要: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高考必考考点,也是高中生学习的难点。我们跟学生讲诗歌的情感表达,一般都是强调意象,结合内容,而很少深挖写作背景;我们跟学生讲文言文翻译,一味强调实词、虚词的刻板记忆,而很少教会学生根据历史常识进行推测揣摩;我们跟学生讲古代文化常识,一向强调学生参考资料进行模块化背诵,而忽略了梳理常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其中的来龙去脉。高中语文教师要教好古诗文,对历史知识的关注必不可少。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历史知识 存在问题 重要性 应对策略

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高考必考考点,也是高中生学习的难点。笔者以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教好古诗文,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必不可少。文学跟历史原本同根同源,密不可分,比如《左传》《国语》《史记》等古典名著不仅是史诗鸿篇,更是文学大作,深刻了解人物和时代背景,才有可能深刻地领悟其中的文学之美。而在我们现今的高考诗歌鉴赏和文言文模块中,知人论世向来是理解诗歌情感的“心灵密码”,古代文化常识的把握则是文言翻译的“开门钥匙”。鉴于此,笔者在这里重点论述历史知识之于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古诗文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

古诗文教学主要分两大模块:诗歌鉴赏、文言文。我们不少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多少能够意识到历史知识的重要性,但因为二者有明确的学科分类而很少真正将历史知识有意识地跟古诗文教学有机结合。我们跟学生讲诗歌的情感表达,一般都是强调意象、结合内容,而很少深挖写作背景;我们跟学生讲文言文翻译,一味强调实词、虚词的刻板记忆,而很少教会学生根据历史常识进行揣摩推测;我们跟学生讲古代文化常识,一向强调学生参考资料进行模块化背诵,而忽略了梳理常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其中的来龙去脉。究其原因主要有二:要么该语文教师历史意识不强,要么其历史知识储备根本不够。

比如我校本届高三选用的一道月考试题,唐代祖咏《望蓟门》一诗: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题目问错误的选项,答案应为A项:首联先写诗人登临燕台,却着一“惊”字,下句点明诗人是因为国家处于战乱之中而惊惧忧思。阅卷发现学生选A的非常少。答案的解释是此“惊”字是指“震惊、震撼”,是作者为边塞景色的豪壮、汉家军营的威严而感到惊叹。但学生会问为什么不能是惊惧忧思呢,而且颈联的“沙场烽火”恰好照应国家战乱,完全说的通。如果纯粹按照内容进行梳理,认为诗人是因为目睹国家动荡而惊惧忧思,遂在尾联表达杀敌报国之志,情理上似乎合情合理,逻辑上同样天衣无缝。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原因就在于学生不了解人物的生平背景。史载祖咏生活在公元699~746年,此时正值唐朝鼎盛时期,即便是后期的安史之乱也是在公元755年之后,此时小规模的对外战争极有可能(正如颈联所言),但A选项中“国家处于战乱之中”这个说法肯定是错误的。如此,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去解释就合情合理了,也从侧面启示教师,如果学生了解祖咏其人,那么做好这个题目就不是难事。

二.古诗文教学中领悟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一)知人论世,把握诗歌情感。

古代诗歌缘情而作,缘事而发,传情达意是诗歌的主要特點,情感主旨是诗歌的灵魂所在,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情感才能称得上真正读懂了一首诗。《孟子·万章下》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深刻表明要正确把握作者情感,就要知人论世,研究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比如“钓舟”这个意象,教师一般让学生记忆“渔船,多半有归隐之意”,这在2017年江苏高考卷陆游的《秋兴》“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中可以得到验证。但在同年的天津高考卷王安石的《太湖恬亭》“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诗句中则不然。究其原因,在于二者生活的时代不一,人生遭遇不同。陆诗写于内忧外患,社会矛盾丛生的南宋时期,作者命运几番沉浮,饱受排挤打击,愤而辞官,由此借“钓舟”抒发被迫归隐的不平之气。而王诗虽然也写于作者变法失败归隐江宁之际,但此时北宋社会相对太平,诗人也依然位高权重,没有太多的家仇国恨,综合诗歌内容及作者处境,可以推测出作者借“钓舟”表达的是远离世事纷争后的闲适恬淡。

又如2012年江苏高考卷选用了温庭筠的《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问诗歌刻画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这道题没有任何额外的注解,如果学生不了解花间词派,不了解温庭筠其人,是很难想到诗歌表达的竟然是女主人公思念心上人这一情感的。

(二)了解历史,助力文言翻译。

在平时的测验中,学生对文言文模块普遍具有“畏惧”心理,其得分率自然也不高。笔者以为,文言文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读懂句子,不管是断句题还是语意分析概括题,更不用说分数比重最高的翻译题,只要能看懂文章,做题就不在话下。

我们的高考文言文,绝大部分都是人物传记。而这些篇目往往既是记人,同样也是记史。人物的“所作所为”跟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了解其背后的史实线索、来龙去脉,理解人物的一言一行也就顺理成章,翻译也自然会“好风借力”,水到渠成。

如2018年高考全国卷I,第13题翻译“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这道题在笔者班级测试后问题暴露不少。此题涉及三个人物,两个地名,一个事件,笔者在高三物理班复习讲解时对这些名词、事件进行了相关提问,知其一者且寥寥无几。而实际上,不管是在罗贯中的经典小说《三国演义》里,还是在真实的历史资料中,诸葛诞寿春起兵叛乱本身既是一个重要章节,也是著名史实。诸葛诞是诸葛亮的堂兄,诸葛亮的哥哥是诸葛瑾,三人分别效力魏蜀吴三国,而他们的人生事迹,早已演绎为江湖轶事,流传为历史佳话,学生却对此不甚了解,由此看来,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一向极力推荐为高中生必读篇目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其阅读的落实情况应该不容乐观。

又如广东省2022届新高三省级摸底联考卷中文言翻译“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不少学生将“二女”翻译为第二个女儿,问之,则曰,“两个女儿”不合情理。实际上一夫多妻在古代不是奇闻,而舜之二女“娥皇”、“女英”,“湘妃斑竹”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和典故。再如2022年东莞市高三期末语文卷中文言句“其后突厥入寇河北,则天以讷将门,使摄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改卷发现学生在“以讷将门”和“安东道经略”两处错的最多,前文有说明薛讷为薛仁贵之子,但学生不了解薛仁贵是谁,于是翻译为“派遣薛讷把守国门”,而“安东道经略”更不知道是一个官职名,于是把“安”字也翻译为“安抚”了。可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同样有助于学生对实词的正确揣摩。

(三)延伸拓展,攻克“文化常识”。

2016年至今,高考语文全国卷以及新高考卷对于古代文化常识题的考查成为定制。题型设置为选择题,分值三分。教师相应的备考策略一般就是要求学生定制相关资料,机械背诵。而资料无非就是将古代文化常识整理归类,类别上也大同小异,比如“古代音乐”“古代器皿”“古代刑法”“古代官职”等等。诚然,历史文化错综复杂,分门别类无可厚非,但中华文化博大精神,古代常识量大面广,资料总结实为有限。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卷和新高考卷,常识题的考察也呈现出精细化的特点,很多知识点已经不再是考生在资料上所见到的耳熟能详、常规“陈旧”的传统总结,文化常识的更新以及对“基本”常识的延伸拓展必不可少,甚至迫在眉睫。

如2021年的全国卷对衅鼓、庙社、闰月、辎重四个词进行了考查,新高考I中选取的四个词则是:甲子、宗室、海内、庶务。这些词并不是很生僻,平时的试题训练中学生多半有见过,但其具体的意思却可能没有深入去探究。比如“辎重”,与军事相关,在文言试题中,只要涉及到战争,出现频率还是很高的,如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文言句“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文言句“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都是指军用物资。再如“海内”这个词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出自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入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也是当前新高考初中必背篇目之一,但要问“海内”的具体意思是什么,语文老师们不一定都作过详解。

又比如2020年高考新课标I卷,考查文言断句: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其中涉及的科举知识非常丰富。笔者今年毕业班学生在做完此题后,有不少做错的学生提问:士为什么坐庭中?巡铺内侍是什么人?这是一个涉及到古代科举考试的命题,接下来的第11题的B选项“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试举行,由丞相主持”则以古代文化常识的形式再次对科举知识进行考察。而实际上“科举”这一模块历来受命题者青睐。比如2017年全国卷III第11题A选项“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教过毕业班的老师应该都会发现,科举考试这个命题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宽广,并且频繁出现在考试试题中,高中教师很有必要对科举考试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讲解,最好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集中展现,再针对细枝末节进行更充分的完善补充,并且强调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积累。

总之,古代文化常识作为近年来的必考题型,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如果在平时的试题训练中,不愿意花精力去探究相关词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仅靠资料上那点容量,那么这类高考题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巨大挑战。

(四)学史明理,提升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其中就包括“文化传承与理解”,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展现出一定的文化视野,彰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根植于上下五千年文明发展历史的肥沃土壤,奠定了它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语文学科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记录下的就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宏大历史。史以文传,文以载史,且看诗词曲赋,陶渊明时代的隐逸之风照应的其实是东晋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李白的热情奔放彰显的是大唐盛世繁荣昌盛的气象;杜甫的沉郁顿挫则是唐王朝末路悲歌的反馈;苏轼的豪迈旷达、李清照的婉约惆怅,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赵宋王朝由盛而衰的转变,中国经济社会剧烈的更迭变迁。再看散文名篇,高中语文篇目《阿房宫赋》《过秦论》《荆轲刺秦王》《鸿门宴》,无一不跟秦王朝统一六国又逐渐走向衰弱这段史实息息相关,这些篇目看似独立,实则一脉相承,密不可分,要学好它们,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秦王朝的兴衰背景必不可少。穿插历史故事,分析来龙去脉,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可以学史明理,知史增智,帮助学生了解仁政爱民的重要性,结合当下,更能理解当前党和政府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知人要论事,文史不分家,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相应的背景,再细微的背景也都是时代的一个缩影,知晓历史的意义就在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从时代中感受文化传承,帮助学生传承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与智慧,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高文化自信,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三.古诗文教学中注重历史知识的相应策略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加强对历史书籍的阅读,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熟悉历史上著名文学人物的生平背景。正如光学专家马祖光所言,作為老师,讲好一门课程仅有一两本书是不够的,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古诗文学习对于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培养人格意志,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对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应该有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而广博的史实积累,广泛的典籍涉猎,可以更好地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

其次,语文教师在古诗文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精细化,注意延伸拓展,避免囫囵吞枣。涉及到人物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以及重要史实、人文典故,很有必要认真查阅资料,归纳概括,精讲、细讲;面对重要实词,关键句子,一定不要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最好能够深入探究,延伸拓展,这不仅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答案,更有助于学生积累文化常识,提升学科素养,同时增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再者,要以多种形式组织、鼓励学生多去阅读历史典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比如《二十四史》《国语》《资治通鉴》《史记》等文学名作,其中涉及的历史资料、名人轶事是非常丰富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写人物评论、举行读书分享会、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推动阅读的开展,检验阅读的效果。此外,在当前语文教学大力倡导整本书阅读的背景之下,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广泛涉猎历史典籍,大力倡导古文阅读,可谓顺势而为,顺势有为,用心用情,一定可以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成果。

总而言之,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加强自身历史知识的储备,注重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与积累,致力于推广文史典籍的有效阅读,从现实来讲不但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而且利于他们切实把握诗歌情感,疏通文言句意,做好文化常识的答题。长远来看,这些做法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是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王新利,田尊道.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史不分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06):12-13.

[2]沈彩琴.文史不分家——浅谈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210+318.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知识古诗文教学应对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试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从“意会”走向“言传”
历史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