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医疗建设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战略定位
2022-05-30林炜炜
林炜炜
当前,北京市已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正在向“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迈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提出的首都功能的核心要义。其中,“国际交往中心”是对北京的国际形象发展的科学定位和长远规划。国际交往中心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具有一定影响力,能够在地区或全球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它具有国际组织或商业机构多、外交往来频繁、跨国人员流动大、常驻外籍人口多、城市魅力较强、服务设施完善等特征。2021年10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规划》印发,提出“到2025年,北京将初步形成国际交往活跃、国际化服务完善、国际影响力凸显的国际交往中心”,明确“落实国际医疗服务医保配套政策,推动实现流程、服务、环境等与国际接轨。”在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过程中,国际医疗的发展是需要引起关注的领域。
一、健康医疗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指标
由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简称GaWC)研究网络编制的全球城市分级排名,被认为是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排名。2020年8月21日,GaWC发布《2020世界城市名册》,伦敦、纽约连续8次位于最高层次“Alpha++”级,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城市。香港、新加坡、上海、北京、迪拜、巴黎、东京紧随其后,位列“Alpha+”级。“Alpha-”级中有我国的广州和深圳。在对全球城市的评价排名中,GaWC的评分指标体系中包含了健康医疗、人均预期寿命以及外国游客数量等指标。可见,健康医疗既是全球城市建设的内容,同时也能为全球城市的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在全球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城市外籍居民数量及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是反映城市国际化的又一项重要指标。随着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未来外籍人士来京工作或定居将不断增加,同时每年也有大量的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完善的国际医疗服务体系对于提升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
二、国内外国际医疗情况
(一)发达国家国际医疗开展较早且成熟
日本以医疗作为开拓海外市场、拉动经济发展、展现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驱动。2009年,日本开始促进健康和医疗保健国际扩张。2010年推出的“新增长战略”强调健康领域,提出“以亚洲的富裕阶层等为对象,促进健康诊断、治疗等医疗及相关服务”。2011年4月,在东京成立日本卓越医疗(MEJ),协助国际患者咨询和办理业务。2012年,建立接受国际患者的医疗机构认证制度(JMIP)。2013年的“日本振兴战略”将医疗的国际扩张定位为一项重要措施。2016年,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制定的指导方针,MEJ开始招募“日本国际医院”并出台一份拥有接待国际患者资格的医院名单。
韓国国际医疗也发展迅速。自2003年开放国际医疗服务市场以来,国际患者数量大幅增加。其中2009—2016年间累计服务国际患者156万人次,创造经济收入约28亿美元。2008年,韩国政府通过了吸引外国患者的法案,2009年,通过法令批准实施医疗观光。2016年,韩国政府提出“到2021年,推动211所医疗机构开拓海外市场”的发展目标。除了拥有先进的医疗技术,韩国还为海外患者提供远程医疗咨询服务以及汉语、英语、蒙古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等多语种医疗翻译服务,与各国大使馆以及国际保险公司相互协作并提供无现金结算服务。
新加坡于2003年10月成立由多家政府机构组建的新加坡国际医疗,以高水准的医疗服务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超过20万名的外国病人,服务范围从最基础的健康检查、康护服务,到眼、心脏、脑部以及癌症等的专科治疗。新加坡凭借国际化专业医疗队伍、先进科技和设备成为亚洲乃至全球医疗的重要阵地。
(二)上海、深圳国际医疗发展较快
上海一直是国内高端国际医疗发展的风向标。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国际医疗以来,上海国际医疗发展理念、模式、服务步步提升,国资、民营、外资齐头并进,共有近30家专业的国际医疗机构。特别是迪士尼落户上海以来,上海的高端医疗发展更为迅速,2016—2018年,上海市26家市级医院为在华外籍人士提供门急诊量共约40.66万人次,涉外手术量2814人次,涉外出院患者达1.44万人次,外籍病人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为例,截至2016年底,东方医院每年接诊的外籍病患已超过5万多人次,患者平均住院天数3.5天,达到国际同类医院水平。
深圳市目前开展国际医疗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包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深圳市人民医院等,其中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尤为突出。其建筑面积为 35000m2,设有体检中心、门诊部和住院区,共计238张病床。在民营医疗机构方面,深圳市拥有10余家社会办三级医院、港资独资门诊部和港资独资医院,涉及医学整形美容、健康管理和高端体检、口腔正畸等现代医疗服务。但是,民营医疗机构主要以专科服务为主,较少提供国际医疗综合服务。深圳市政府非常注重国际医疗质量、费用和可及性等问题,制定完备的基本医疗服务筹资、付费机制和质量、评价标准,打造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际医疗行业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等。
三、北京国际医疗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北京国际医疗发展稳中求进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为外籍患者提供诊疗服务12.7万人次。公立医疗机构是北京国际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方,包括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医疗部(仅门诊)。这些公立医疗机构的国际医疗情况也不尽相同(见表1),主要分布于主城区繁华位置,可以为主城区工作或居住的外籍人士提供国际医疗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中日友好医院新建国际部门诊楼自2017年5月26日重装开业,改变了医院原有的仅800平方米门诊、50张病床、技术体系与管理方式老旧的国际部格局,新楼建筑面积达到8400平方米,成为我国单体建筑面积最大、拥有完备高端医疗设施、最具现代门诊特征的国际医疗门诊楼。
民营医疗机构也提供一定的国际医疗服务,包括北京和睦家医院、北京国际医疗中心(IMC)、北京国际SOS救援中心、北京维世达诊所和北京二十一世纪医院等,这些机构多集中于朝阳区外籍人士居住地,关注高端医疗需求并与国际保险公司建立了付费关系。此外,还有公立与民营机构合作建立国际医疗,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睦家国际医疗部,这家机构更专注于为外籍肿瘤患者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医疗正从主城区向城郊区扩展。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北京同仁医院主体南移,除了带动东南地区医疗水平,还将提供高水平的国际医疗服务。通州区的新建医院全部匹配了国际医疗部,包括安贞医院通州园区、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二期,提供专家预约、住院治疗、孕产妇检查生产、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等多种医疗服务,为北京副中心提供强有力的医疗保障。
(二)国际医疗发展与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战略目标存在差距
一是与国内外大都市的国际医疗发展存在差距。国际通用标准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外籍常住人口占总常住人口比重应达到10%以上。欧美城市外籍人口比重普遍达到10%以上,伦敦、纽约的外籍人口比重甚至高达30%和15.6%左右。亚洲国家城市中的外籍居民仍然偏少,东京、首尔的外籍人口比重不足10%。与这些国际大都市相比,北京市外籍常住人口还相差甚远。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北京市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共有62812人,外籍常住人口占总常住人口比重不足0.3%,差距十分明显。另外,在北京市就医患者中,外籍人士就医人次由2013年的17835人次提升至2019年的39976人次,与上海市的外籍人士就医人次存在较大差距。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富裕阶层的壮大,出国就医人群不断增加。近年来,日本政府发放的医疗签证中,85%以上发给了中国人。据日本政策投资银行报告估算,2019年仅以医疗体检为目的赴日的中国人超过30万人次。我国与日本、韩国、美国及泰国等国际医疗发达的国家地区间逐渐形成医疗服务“贸易逆差”。
二是与北京市开放发展的相关规划存在差距。近期,一系列北京市相关发展规划纷纷落地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通过“三城一区”全力支撑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增强国际化人才吸引力度。《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中明确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建设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产业流、资金流、人才流等高端功能要素向副中心加速聚集。通过引进国际组织、国际知名科研机构、跨国企业研发中心等落户,积极引进海外人才专家。《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服务品质提升工作方案》提出完善涉外服务环境设施,持续推动重点场景外卡受理环境改造,促进支付服务品质提升;完善出入境、医疗保障、应急救援等服务功能,提升旅游咨询及服务国际化水平。但是,随着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将有大量的外籍人士来京工作、生活或旅游。北京国际医疗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国际科创中心、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建设进度。
三是与外籍人士对国际医疗服务的需求存在差距。在一项外籍患者对中国医疗最不满意的问卷调查中,语言交流障碍、保护隐私不够、就诊环境不良位列最不满意前三名,而“技术操作欠缺”则排在十项调查的最后一位。可见,国内医院缺失的不是技术,而是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外籍人士对医疗技术与服务的需求高,产生的医疗收费较普通门诊收费要高,这就需要与商业保险对接并明确保险内容、报销范围,为患者简化繁琐流程,减轻经济负担,保障及时就医。目前,北京国际医疗未涉及国际医疗部门科室及病房设置的明确要求。国际医疗部的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外籍人士,规范的科室设置指导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将有助于促进国际医疗部建设的规范化、个性化,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此外,国际医疗的布局尚未与外籍人士集中工作或居住区域匹配,门急诊服务相对不足,就医便利度还需提高,国际医疗的服务和保障有待加强。
四、加强北京国际医疗建设的实现路径
2020年9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印发《北京市国际医疗服务发展改革创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以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8家国际医疗服务试点医院为抓手,在朝阳区、海淀区、“三城一区”等重点地区规划新建国际医院,积极开展机制改革、服务质量、人才引进、外语服务、导引服务、药械临床应用、商业保险衔接、综合监管等多方面创新,带动提升全市国际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国际医疗创新发展的号角已吹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以下四个方面:
(一)建立北京国际医疗管理体制机制
虽然《方案》中提到“成立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发改、科委、规划、财政、人力社保、医保、药监、金融监管、人才、公安、税务、海关、银保监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市卫生健康委负责日常工作”,但是联席会议多指没有隶属关系但有工作联系的部门,由一方或多方牵头,以召开会议的形式达成共识并形成规范性意见,解决涉及多部门配合的问题。因此,针对目前国际医疗发展“九龙治水”的问题,建议北京市政府成立由卫生健康委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国际医疗發展与规划专项小组,加强国际医疗的资质审核,明确涉外医疗人才认定与聘用,指导国际商业保险“扩、接、算”,制定国际医疗服务的标准、指南与价格,建立涉外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健全国际医疗行业监管机制,实现国际医疗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北京国际医疗服务整体效能。
(二)基于大数据合理布局国际医疗资源
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冠疫情期间成为科技“战疫”的先锋。大数据作为数字技术的基础,在疫情追踪、溯源与预警、助力资源合理配置及辅助决策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我国积累了宝贵的大数据应用经验。国际医疗部门的充足设立与合理布局十分重要,应加强顶层设计,借鉴大数据分析,与外籍人士工作和住所区域相匹配,优化服务流程,增加绿色就医通道,提高就医可及性。在国际医疗具体的科室设置和药品器械上,同样也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外籍人士的常见病种相匹配,实现精准施治,提升就医获得感。另外,针对北京市国际医疗数据零散分布的情况,建议搭建“首都国际医疗服务云平台”,实现外籍人士门诊、手术和住院等健康数据共建共享,促进国际医疗物理资源数字化,为全面提升国际医疗服务和科学决策打下数字化基础。
(三)加大国际医疗服务供给总量
当前,北京市国际医疗服务供给方仍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2021年4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和国际医疗服务管理的通知》,提出公立医疗机构内设的国际医疗部为社会提供的医疗服务属于特需医疗服务,服务总量包含在全院10%控制范围内。这份文件虽然强调了公立医疗机构国际医疗的涉外服务属性,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外籍人士激增的医疗需求。因此,应鼓励社会资本开展国际医疗服务,加强公立机构与民营机构合作,成立区域性国际医疗服务医联体,实现优势互补。适度放宽外资医疗服务进入门槛,吸引国际知名医疗机构来京开设医院、门诊、检测与影像中心、特种疾病治疗及疗养院等。提升家庭医生与社区医疗提供国际医疗基础服务的能力,方便外籍人士就近就医。从国际医疗服务供给侧入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尽快解决国际医疗资源紧张与供需不均衡的矛盾。
(四)提升国际医疗跨国服务水平
国际医疗服务是对医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验。为满足多元化、国际化医疗服务需求,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英语水平较高的医护人员,同时借助人工智能设备和技术提供法语、日语、德语等多语种服务。建立外籍人士宗教信仰制度、门诊及病区隐私保护制度、尊重患者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制度等,有条件的病区设立祷告室,提供圣经、古兰经、大藏经等满足有宗教信仰患者文化照护需求的一系列设施及物件。医务人员还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区域的文化,构建多元文化护理问题服务模式,提高跨文化的医疗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国际医疗服务的窗口,向外籍人士宣传中医药的优势,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国际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推动传统中医药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