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优课2021年“教师核心能力深度训练营”学习心得
2022-05-30罗程程
罗程程
摘要:名师优课2021年“教师核心能力深度训练营”是一次非常好的教学拓展活动,其要求教师应该树立自觉意识、整体意识、细读意识,习得教材中名篇、难文的教学方式,以及名著的多维阅读教学方式,树立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关键词:名师优课;语文要素;核心素养;学习心得
2021年7月15日,笔者踏上了前往贵阳的旅程——参加名师优课在贵阳举办的“2021年教师核心能力深度训练营”,本次小学语文组的导师是王崧舟老师,主题是“落实语文要素 发展核心素养”。
这次活动中,有形式多样的观摩课,有极具深度的主题讲座,有轻松愉快的答疑解惑,有参会教师的思维碰撞……这五天的学习帮助笔者明确了教学研究方向,开阔了教学视野,更新了教学观念。接下来,笔者阐述了这次学习活动的心得,并整理了教学规划。
一、所见
(一)高远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红楼春趣》一课属于中国古典名著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不同于他人,王老师不仅将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立足于课程,扎实践行语文要素,还做到了超越课程,将《红楼春趣》的教学视为开启学生“红楼”之窗、亲近“红楼”之书的阅读旅程。王老师在落实教材要求的语文要素的同时,将“文化传承”与单元语文要素相结合,真正做到了基于课程又超越课程。如图1所示。
正如周一贯老先生评王崧舟老师的《红楼春趣》时所说:“语文的课堂观分为研究型课堂和通识型课堂。很多教师认为,研究型课堂是空谈,自己只需要搞好通识型课堂就够了。其实,这是走入了一种误区,试问:整个语文教学都不追求进取、创新和探索,怎么会真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研究型课堂就是这种追求进取、创新、探索的课堂,而王崧舟老师就是这样的语文老师,他的课堂就是研究型课堂。”
(二)灵活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好的故事》选自鲁迅先生的《野草》,创作于1925年,是一篇极具诗的气质和思的意蕴的文章,教学难度很大。针对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王老师灵活巧妙地设计了五次循序渐进的“借助资料”,拓宽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认知距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阈值,打破了教学壁垒。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五次“借助资料”相互交叉,互相结合起来又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图2所示。
王崧舟老师的“灵活”还体现在课堂练笔的设计上:《好的故事》中,王老师借助影视资料让学生从鲁迅的视角写心里话;《红楼春趣》中,王老师让学生关注黛玉的“不忍”,走进黛玉的内心,写“为何不忍”;《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王老师引导学生从李大钊和女儿最后相望的那一刻,走进李大钊和女儿的内心,写“那一刻,想说什么”……这些练笔都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学生理解课文主旨或人物性格的关键之处。
(三)真实
《好的故事》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王崧舟老师设计了五次层层递进的“借助资料”,让学生在“借助资料”的过程中,走进了作者和文本的精髓。
在讲授《十六年前的回忆》时,王崧舟老师将课后习题整合到文本中,随堂落实;将课后的“阅读链接”贯通到文本的脉络中,循序渐进地从人物形象过渡到人物品质,再到革命先烈,最后上升到精神的传承。王老师在一堂课中将单元导语、文本、阅读链接,以及课外拓展贯穿成了一条完整的脉络,并展开系统性地教学。
除了教学设计之外,王老师的课堂也呈现出“真实”的一面:课上有一个学生读课文读得不够好,王老师并没有草草地让他坐下,而是鼓励他多读几次,最后走过去轻轻拍拍他的肩,说道:“在错误中改正自己、超越自己,这就是学习。”杜绝学生配合教师“表演”,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情,这才是真实的课堂。
当学生回答不出某个问题时,课堂上鸦雀无声,沉默了……王老师却泰然自若,静静地站在课堂正中央,温和地注视着每一个学生,静静地等待学生思考,这也是课堂的真实所在。
二、所闻
观摩课后,笔者认真聆听了王崧舟老师的专题讲座。“落实语文要素 发展核心素养”,这让笔者更加明白何为“意识决定行动”。王崧舟老师提出,作为当代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牢固树立三大意识:自觉意识,即自觉将发展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到语文要素中;整体意识,即在心中搭建起小学语文整体的、系统的框架;细读文本意识,即细致阅读文本,多维度、多角度细读。王老师以《好的故事》一课为例,总结出来细读文本的几个维度:第一,长度,指时间。王老师准备《好的故事》用了整整半年细读文本,因为时间足够,才有了读透的可能。第二,宽度和厚度。王老师研读这篇文本一共阅读了近80万字的相关资料才又回归到文本。第三,高度,指站在学生的高度。王老师在准备《好的故事》时,他不停地问自己:“如果自己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会在哪些地方遇到困惑?”
聆听学习专题讲座“语文要素与难文浅教”之后,笔者明白了“难文”如何“浅教”:第一,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确定教学目标仍然是首要任务,教师应该集合新课程标准、语文要素、单元目标来确定教学目标。第二,整合习题随堂落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整合习题与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解答習题。第三,围绕人物还原比较。针对难文中人物形象的品读,教师可以通过还原、比较、强化这三个方法进行探究。第四,循序渐进,贯通文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后拓展、阅读链接与文本结合起来,穿成文脉主线。
三、所得
五天的学习之旅,经过导师们智慧的灌溉,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后,笔者提炼出了为自己所用的所得。
笔者明白了理念比方法更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自觉、整体和细读文本的意识。正如崔峦先生所说:“有了思想的武器,才能站得更高,对语文教学规律的理解才会更深,也更容易催生出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取得教学省时高效、专业成长提速的双赢效果。”
笔者坚定了做一个终身阅读者的信念:只有广泛的、大量的阅读,才能拓宽一个人的知识眼界;只有比较、联想、整合的阅读方法,才能帮助一个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锐度。
笔者坚定了不断探索、创新、进取的教学信念:教学《好的故事》,王崧舟老师可以借助五次资料帮助学生真正走近鲁迅,让百年后的少年读懂1925年的悲愤,这是课堂探索的力量。在执教《红楼春趣》时,王崧舟老师跳出“春趣”,以宝黛的“知音”缘分为点,引导学生从一篇常规的略读课文读到了《红楼梦》的“女儿”“知音”内涵,这就是课堂创新的力量。事物是永远发展变化的,笔者认为课堂也是如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思考、探索和创新,才能实现从课堂走向课程,最后超越课程。
四、所思
五天充实的学习,解答了笔者一直存在的教学困惑,同时引起了笔者新的思考……经过十天的消化和整理,笔者罗列了以下思考:第一,如何将语文要素转化为单元学习目标?第二,怎样将语文要素从单元的点状的落实到小学一至六年级的面的落实?第三,如何以教材为依托,从通识型课堂转换成研究型课堂?
五、所行
上述所见、所闻、所得、所思四个维度,就是为了实现最后一个目标——所行,即我所能行。
结合笔者教学实情和执教班级的学情,本着落实语文要素、发展核心素养的总理念,现拟定初步计划:第一,搭建框架,形成意识。①系统解读、整理小学阶段一至六年级的语文要素,搭建小学语文要素的总体框架;②系统整合新课程标准、语文要素和教材单元主题、单元文本,搭建三位一体的学科框架。第二,培养习惯,形成意识。养成并坚持从长度、宽度和厚度、高度、灵活度这四个维度细读文本的习惯。第三,探索课堂练笔。从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选择五至八个文本挖掘文本精髓,灵活设计练笔。第五,多维开展整本书阅读。六年级上学期带领班级学生从三个角度阅读名著《西游记》,形成文字和视频材料作为记录。第五,以“难文浅教”为方向探索研究型课堂。从六年级上册中选择文本进行二次研究型课堂的实践探究,形成文字和视频材料作为记录。
参考文献:
[1]崔峦.理念比方法重要——谈谈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理念[J].小学语文教师,2020(3).
[2]郭怡,张和平.生態系统理论视域下中学心理教师核心能力框架构建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21(6).
[3]郑丽华.高校教师核心能力建设发展与平台构建[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27).
(作者单位:四川省射洪绿然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