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2022-05-30孙金杰

美与时代·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原文化文创产品

摘  要: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有利于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引更多的人追根溯源。当下,河南博物馆文创的开发仍处于摸索阶段;忽视传统文化、本土化创新乏力、产业链的发展不完善等仍是文创开发设计的桎梏所在。以河南博物院为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系统分析了河南博物院文化特色、文创产品发展现状,并提出创新路径,触类旁通,以期促进河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河南博物馆;文创产品;中原文化

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贮存了地域历史记忆,文化创意产品作为吸引游客的博物馆营销利器,让我们重温中华文化的灿烂文脉。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和天猫联合发布的《2019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数据报告》,阿里零售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博物馆文创成交规模相比2017年增长了3倍[1]。在《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中,“文博文创”被列入“2019年文化产业十大关键词”。从大英博物馆文创的兴起、台北故宫文创“萌文化”展现、北京故宫文创的多元化创意产出,各地上演着博物馆文创产业热潮,然而在这蓬勃发展的热浪之中,无论大型博物馆还是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依然存在着诸多显见的问题。博物馆文创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进行了有效的文化传播,让文物多样化、趣味化的走入生活。

一、河南博物院:中原文化的渊薮殿堂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从夏朝到北宋有20多个王朝建都或迁都到河南,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河南博物院,是我国成立较早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17万余件,尽显中原文化之美。

河南博物院收藏了从旧石器时期到新石器时期最早乐器贾湖骨笛、龟甲及背上所刻甲骨文、骨针等文物,印证了中国早期人类智慧、精神活动,不仅如此,院中的青铜器物种类繁多,器型丰富纹样精辟,展显不同时期的青铜文化和特色。有用失蜡法铸造的云纹铜紧、猫头鹰状的商代精品妇好鸮尊、饕餮纹和乳钉纹装饰的杜岭方鼎……从纹饰到器形尽显质朴豪迈、沉雄大气;还有凸显陶瓷文化发展的彩陶双连壶、陶排水管道、乳钉纹红陶鼎、彩绘舞蹈伎乐陶俑群,宋朝时期著名的钧窑天青釉碗、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定窑黑釉瓶、明清官窑瓷器……;以及在中国造物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玉制品,西汉时期上层贵族入殓服饰金缕玉衣、生动写实的青玉跽坐人佩、青玉兽纹双耳杯……这些文物镌刻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彰显了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兼容,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有众多馆内中原文化渊源等待被挖掘和创新。

二、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现状分析

(一)河南博物院现有文创产品

河南博物院的文创开发分为三种形式(如图1),第一种馆内前期主打视觉为主的纪念品、书签、丝巾、背包等日常生活产品,在视觉设计中利用萌力量,拉近人与博物馆文物的距离,如唐宫仕女IP。第二种形式为文物与美食相结合,例如,依附玉文化的春秋时期青玉人首蛇身玉器造型棒棒糖产品、文物巧克力、雪糕、文物图案的拉花咖啡,从材质、形态、色彩等各方面提取分析,与人们现实生活相联系,造型别致,视觉吸引加上味觉享受,让消费者充满乐趣,提升文创亮点。第三种形式为沉浸式体验的考古盲盒开发。

據新闻报道,在2021年双11电商活动中,河南博物院文创总额已突破40000元,其中盲盒销售30000元,占总收入的75%[2],是河南博物院的爆款文创,引领了盲盒考古文创新形势。目前河南博物院以青年为消费主力军,推出了两种新式的盲盒,一种是文创产品的进阶版——主打沉浸式互动体验,将博物馆文物与盲盒模式相结合,引起了“盲盒考古热”。另一种是普通摆件的馆藏盲盒手办,如依据《唐宫夜宴》舞蹈节目推出的仕女乐队盲盒系列和一鸮倾城盲盒。数字化产品开发中河南博物院在支付宝推出“在线考古小程序”,将馆藏镇院之宝等文物数字化融入小程序,用户通过线上挖掘的方式,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在线“考古”。

(二)河南博物院文创设计与黄河流域其他博物馆对比分析

与河南博物院同为黄河流域国家级博物院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有西周青铜器、秦、汉、唐等多个朝代珍贵陶俑、陶瓷、金银玉器和壁画等,馆藏文物170余万件,仅次于故宫博物院。由于历史文化和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原因,从目前的产品开发来看,如图1、图2两馆文创产品在类型开发上有相似之处,例如河南博物院唐宫仕女和陕西博物馆超活化仕女,河南博物院青铜盲盒和陕西博物馆青铜器神兽盲盒、镂空金属书签、文创雪糕等。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主打唐文化,产品有唐妞IP系列、唐风日用产品、其他工艺品以及系列彩妆产品,唐代风韵、精湛工艺映入眼帘。在设计手法上,陕西历史博物馆更加注重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系列IP开发中萌元素和青铜器的结合,陶俑的现代拟人化让人十分喜爱。2019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微型复刻版的“皇后之玺”文创交通卡,其外形取自西汉吕后的皇后之玺,乘坐地铁公交的普通刷卡行为瞬间具有了满满的皇朝仪式感,玉玺交通卡给西安古都增添了一抹亮丽风景线。总而言之,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产品做工精细,色彩、形式、功能求新求异,较好地以现代化形式呈现了大唐风光和文博特色。但是基于馆内170余万件藏品数量,博物馆文创的开发程度与馆内大量藏品数量并不匹配,产品类型开发不是十分地全面和多样化。

黄河下游地区山东博物馆,整馆藏品30万余件,展现齐鲁文化风采,反映了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三馆文创产品开发中,山东博物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多。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有:“衍圣公·文曲喵”系列手办、花鸟折扇团扇、国宝探秘考古盲盒。相比于河南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山东博物馆需要加紧文创开发的步伐,寻求更合适、更多样化、创新化的开发策略和设计方法,扩大社会影响力。

(三)河南博物院文创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上文的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的销售额以及与其他博物馆对比分析来看,盲盒系列和普通日用文创产品之间的销售额存在巨大差距,这个现象也表明了有个性、有卖点的产品始终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中,日常生活用品千篇一律,萌风格插画的贴图应用导致视觉上的审美疲劳,部分产品图案设计和包装设计审美性不高,风格不明显,类型多集中在书签、书本、纸胶带、钥匙扣。馆内持续开发和打造的,针对青年人的“盲盒+文创”形式的产业链,是基于人们的猎奇心理以及赌博心理吸引消费者,以考古、修复参与为亮点,将河南博物院中的馆藏文物微型化高度仿制,裹上各个文化历史名城的土质,配上微型“洛阳铲”和其他考古清理工具,还原考古、修复文物的情景,带给消费者未知新奇的刺激体验,盲盒的不确定性和神秘性使消费者在其中乐此不疲。但是盲盒作为一种销售模式,产品类型单一,博物馆盲盒出现的频率和创意复制越来越多,长此以往消费者会出现逆反和疲倦心理,吸引力逐渐下降,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他弊端也会显现。

三、河南博物院文创的新路径

(一)内容创新——解构文化资源

“内容为王”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核心,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每个博物馆都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地域特征,正确地将特色文化融入文创产品中,不仅能够避免文创产品的同质化趋势,而且能体现博物馆的文化个性,使人民会有更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文物是古代人民的智慧遗存,“活化”不与我们同时代的文物需要做到充分了解文物历史,对文化资源重新解构,寻找文物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点,以叙事性导入,较为合理地融入现代元素。2020年河南卫视跨年舞台上,《唐宫夜宴》舞蹈节目火爆全网,女舞蹈演员们身着盛唐服饰,还原唐代妆容,神情丰富,娇憨可爱又婀娜多姿,殊不知其作品的原型为河南博物院中的彩陶坐姿伎乐女俑。通过真人演绎,从动作神态上“活化”文物,将文物外形拟人化,注入与现代相符的情绪,置入情景故事,让大众能够迅速理解故事产生共情。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发设计“超活化系列战斗兵马俑士兵手办”,在传统兵马俑的造型上,赋予兵马俑现代士兵的动作和武器,还原战场上保家卫国的士兵形态和精神,让冰冷有距离的文物瞬间有了鲜活生命力。 还有图3以《唐人宫乐图》画作中的唐代侍女发型“坠马髻”为原型设计的“坠马髻颈枕”,唐代仕女发髻特点与“U”形枕形状巧妙结合,功能与文化、乐趣并存,在现代生活的语境下,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形成的效果让人忍俊不禁,充满乐趣的同时又传播了唐代发饰文化。

(二)融合传统工艺——继承东方美学

产品作为人类智慧创造的物体,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价值审美、造物观念。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文化的新时代映射,因其文化差异所展现的审美表现也应不尽相同,中国博物院文创的中式美学、故宫博物院文创的紫禁城生活美学、苏州博物馆的苏式美学……不同的美学形式促使人们探索地域文化历史渊源。从文创产品的设计角度而言,形式美感依然由造型、色彩、工艺、材质等视觉化元素生成[3]。图4是苏州博物馆的“沈周玉兰缂丝系列”文创,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进行当代设计转化,做成背包、钱包、护照夹等精美实用的现代生活用品,古朴典雅,韵味十足,同时也传播了苏州著名的缂丝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如“海棠花窗”系列首饰,提取苏式花窗造型与金、铜材质结合,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苏州独特的园林意蕴。文创产品的价值取向是在功能实用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产品设计中,无论是复刻仿制还是创新设计都必须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结,有足够的质感和精细的做工来展现厚重饱满的传统文化。

(三)科技赋能——创新体验形式

目前郑州被选入国家人工智能试验区,河南博物院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科技力量。将人工智能和文创产业结合,改进博物馆文创的开发方式,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开发符合受眾需求的文化消费品,拓宽传统文化的智能传播,丰富传统文化的认知体验、实现博物馆文化的资源创新。大英博物馆曾推出馆内雕像藏品3D打印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者把产品“带回家”反复触摸和观摩研究的愿望,也为一些需要触摸学习的特殊残障群体提供文化均等的博物馆文化教育。较为火热的AR、VR在文创产品上也有应用,图5为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大内咪探 AR 绘本》,通过新技术“活现”故宫卡通猫咪形象,生动形象地帮助孩子了解故宫的历史文化,寓教于乐,还有结合AR、AI制成的美感、童趣、科技、文化兼容的互动创作日历《故宫日历(亲子版)》,以及Hi+畅音鹤蝠智能蒸汽眼罩等产品的开发,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用科技实现更多文化创意。

(四)关注大众需求——开发多元化系列产品

文创产品的创新性、功能性、审美性、文化性,是各个阶段的消费者所需要的,但具体来说,每个阶段的消费者具有各自的需求侧重点,博物馆须重视消费群体之间的需求差异性和消费层次差异性。故宫博物院文创种类丰富,分类细腻,针对性强。对于女性群体,推出了富含故宫文化内涵的时尚单品、彩妆产品,男性产品则与电子手表联名,科技与传统元素相碰撞。针对老年人有千里江山壶、如意福禄茶具等产品,寓意吉祥;青年人的朝珠耳机、花翎伞、千里江山图便签,精致有趣;儿童类益智游戏和绘本,增长知识充满童趣。在数字文创中囊括故宫壁纸、故宫输入法皮肤、表情包,还有十余款游戏APP、针对不同人群设计的教育、娱乐类APP,即使来不到紫禁城也能感受故宫气息。例如《千里江山图》系列文创产品,网店店铺中目前售卖十余种,涵盖生活用品、文具、装饰品等各类别,产品定价从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权。故宫文创持续不断地输出独特魅力,究其原因,在于每个系列产品具有明确的故事线,延续和相对合理地展现了文创产品背后核心的故宫历史文化,细化消费群体,迎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科学先进技术结合,传承民族精神。

四、结语

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鼓励开发精良的文创产品,这些政策给予博物馆文创产业广袤的发展空间,指引发展方向。河南博物院需要不断警醒和反思,打造多元化产业链条,以博物馆特色的文化为基础,最大程度地挖掘博物馆文化、中原文化的内涵,增强产品的文化高附加值,向不同社会人群提供深层次文化内涵创意作品,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2019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数据报告[J].公关世界,2019(22):19-22.

[2]顶端新闻.2021年河南博物院文创销售4000万元[EB/OL].[2021-12-14].https://m.weibo.cn/7488069422/4714319747484407.

[3]蔡玉硕.从静默到喧哗:博物馆文创设计反思[J].艺海,2020(7):91-93.

作者简介:孙金杰,河南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中原文化文创产品
试论中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承与创新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中原文化的特性与社会转型
基于游客视角下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营销研究
越墓随葬品文化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