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应用
2022-05-30温广源
温广源
【摘要】本文论述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发和运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教学资源的策略:基于趣味性、生活性、主体性、开放性、典型性等原则,对杂志中的图片、文本内容素材进行深度挖掘,将其融入地理教材相应的章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国国家地理 高中地理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3-0113-0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以主题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情境的创设离不开素材,而素材的选取既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也是困扰地理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一大难题。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采用现有的、陈旧的地理素材进行授课,对新素材的挖掘少之又少,使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地理素材辅助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国国家地理》是地理知识类刊物,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科学性、综合性、趣味性、专题性等,它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这些知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此刊物可以为一线教师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提供精美的图片、真实的案例、紧跟时代的热点时事等素材。因此,笔者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的素材进行分类、筛选、开发,并加工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辅助素材,再利用这些素材创设真实复杂的地理教学情境,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有效落实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中国国家地理》蕴含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
(一)图片资源
《中国国家地理》涉及的图片主要有摄影照片、地图和图表等三种类型,这些精美的图片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和杂志编辑团队等经过反复推敲选取的素材,正是这些图片使得杂志图文并茂,既传递丰富的知识内容,又富有科学性和观赏性。比如,《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第11期是河流专辑《走遍世界去问河》,杂志封面是一张呈现天然问号形状的黄河河曲图片,图片直观形象且突出了人文关怀,唤起了人与大自然对话的意识;又如,2019年第1期中提供的《武汉市公路网络分布图》,清晰地凸显了武汉“九省通衢”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杂志图片精美、对比鲜明,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教师将这些图片素材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文本故事资源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资源包含卷首语、趣文、图片说明等,素材新颖、观点独特,文中趣味性的故事内容描述可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穿插杂志中的地理故事内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开阔视野,主动思考,积极分析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地理问题。
(三)地理专题资源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对主题相同的地理信息进行挖掘、收集、选取、加工,并以专题、专辑的形式呈现。比如《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第1期的《辽宁专辑》,系统地介绍了“辽宁的海(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开发对缓解北方干旱的设想)”“三大湾区为何独缺渤海湾跨海大桥”“辽宁海岸地貌”“辽宁——低调的海鲜大省”等内容,教师将专辑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辽宁省的区域知识有了更加系统的认知。
二、《中国国家地理》的资源开发与应用原则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的地理素材内容丰富、图片鲜活、故事生动,是教师在课堂中用以创设地理情境的良好辅助素材。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不可能完整地呈现杂志素材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对其中的素材进行收集、加工、整理,使其适用于课堂教学,而对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不是随意、盲目、无原则的,应当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发与应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资源时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指出,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学生习得知识又可以激发自身的学习动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蕴含大量趣味性的地理知识,教师应基于趣味性原则开发利用好这些地理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比如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增强了关注野生动物的意识。近年来,其貌不扬且不少人对其缺乏了解的动物——蝙蝠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有人将其视作福泽祥瑞的小兽,也有人将它当成传播疾病的毒蛊。蝙蝠到底是什么样的动物?我国的蝙蝠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的现状又是如何?《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第3期中的一篇文章《蝙蝠,是福是祸?》详细地分析和回答了相关问题,这些趣味性的素材适用于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地理奥秘的兴趣。
(二)生活性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把外界所提供的有用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也要求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体验出发。因此,教师在开发和利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的教学资源时,所选取的素材要以衣、食、住、行等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场景作为突破口,这样容易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共鸣。比如“产业区位选择”是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的内容,地理课程标准对本章的教学要求是:“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对此,教师可以选取《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第2期《“辣”湖南》这篇文章,以辣椒产业作为串起整个单元的教学案例。文章中提到的“湖南的辣椒种植”涉及农业区位,“湖南长沙剁椒作坊”涉及工业区位,“吃辣椒比赛、辣椒图腾文化和旅游”涉及服务业的区位等,教师可以“湖南辣椒种植→湖南辣椒加工业→湖南辣椒文化相关服务业”作为教学主线,在教学中层层分析,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统筹、内化,形成知识网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主体性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机械的传授而获取知识,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而获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能动的学习者。教师要基于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的教学资源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肯学、主动学的热情,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地理学科阅读分享活动。学生利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资源及利用网络补充收集相关素材形成讲解课件,并进行演讲练习,讲解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读后感等,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比起通過教师在课堂的灌输来学习,学生通过自身探究、体验、分享来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也更加有意义。
(四)开放性原则
为了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的素材时,应当秉承开放性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深挖素材,可以根据不同学习水平的班级或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地理课外阅读活动,比如读书分享会、辩论赛等,为学生搭建分享交流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分享地理课外阅读材料,激发参与地理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典型性原则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的同类素材内容丰富多样,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需注意挖掘具有典型性的素材作为教学案例。在教学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一课时,教师可以《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第2期《广西专辑(下)》的一篇文章《七百弄:峰丛如莲,洼心似海》融入教学,文中对不同年份和不同地点的溶洞、地下暗河、落水洞、峰丛、峰林与孤峰都进行了介绍,喀斯特地区山地多、平地少,七百弄展现了一种极罕见的人地关系:一个洼地一个村,与山峰相比,洼地基本是平地,适合修筑房屋,尽管交通不便,弄仍然是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水容易渗漏,七百弄乡在洼底呈现了典型的螺旋形或同心圆形的耕地,即“龙卷地”,同时村子四周建有多个水柜,七百弄乡还有传统民俗练山塘;等等。这些素材典型生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中国国家地理》教学资源的策略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教师在挖掘《中国国家地理》的教学资源运用于地理教学时,应充分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要求。
(一)渗透人地协调观
《中国国家地理》中有很多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案例,有些案例凸显了国家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获得的伟大成就,蕴含着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其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主动关注本地区、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如湘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选择《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第11期的文章《“南水”来了,写在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之际》作为案例素材。文章重点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背后需要关注的问题,比如汉江不仅负担着南水北调工程,还有引汉济渭等水利工程及其流域内的水电开发,是否负担过重?调水会对湖北造成什么影响?会对北方地区造成什么影响?汉江的水质状况如何?北方城市是否还有节水空间?又如教学湘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第7期的文章《砂子也匮乏?另类资源危机背后的“砂之变”》作为案例素材。文章讲述了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地的河流采砂因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而出现滥采盗采砂石的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问题。另外,教学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部分内容时,也可以引入《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第4期的两篇文章《罗梭江,西双版纳最后的热带雨林河谷被“毁容”》《森林变孤岛 亚洲象的“蜗居”生活何时结束》,这两篇文章聚焦因小水电站的开发而导致热带雨林被淹没、野象生境缩小且碎片化的问题。
以上案例主要讲述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的关系,教师将杂志中典型的案例进行筛选穿插运用于地理课堂,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长为尊重自然规律的公民及和谐世界的建设者。
(二)培养综合思维策略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主要培养学生关注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认清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是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在教学湘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第6期《卓乃湖的游戏:多米诺骨牌》这篇文章引入课堂教学。卓乃湖的溃堤本身就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水增多,加上近30年来受青藏高原暖湿化的影响,卓乃湖降水量增加,注入卓乃湖的水量增加;2011年,夏季持续降雨,在湖岸土质疏松、周边有古河道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最终湖水漫溢而形成溃决。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到,这就是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结果。卓乃湖溃堤引发了一系列反应,其中三种连锁反应分别是形成了湖水外泄线、扬尘沙暴线、藏羚羊生态线。由此可知,这些事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三)增强区域认知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内容包含不同区域的气候、水文、地质、农业等区域背景知识,能够与高中地理教材形成有效的补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在教学湘教版高三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水资源与国家安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第1期《冬季到渤海来看冰》这篇文章,文中详细介绍了渤海海冰的情况、华北缺水的状况、海冰蕴藏的淡水资源总量的情况、海冰开采的设想等。又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第1期《三大湾区为何独缺渤海湾跨海大桥》这篇文章。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到,中国由南向北分布有粵港澳、杭州湾、渤海湾三大湾区。如今,南部的粵港澳和中部的杭州湾均已实现“沧海飞虹”,渤海湾跨海大桥却迟迟未见端倪,从大连到烟台的陆上交通仍然需绕经河北、天津,全长1 800公里,驱车最快也要16小时。但从辽宁旅顺老铁山岬到山东蓬莱阁的渤海海峡,长度却只有105.56公里。在辽宁和山东之间为何不能修建一条便捷的跨海大桥呢?文章详细介绍了从山东半岛到辽宁目前的主要交通方式、大连与烟台间的客船和火车轮渡面临的主要问题、修建渤海跨海大桥的意义、关于渤海海峡跨海大桥是否需要建设,还有支持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等。
《中国国家地理》不少文章详细介绍了区域背景资料,观点鲜明、角度开阔,教师在进行课本相关内容授课时,把这些文章推荐给学生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丰富区域背景知识,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四)解决实际问题
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实践力的描述中,将“培养学生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作为具体的课程目标。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由于精力和素材有限,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与实际生活联系并不多,学生接触到的地理问题情境多数是从课本提炼或者经过简化模拟的抽象的知識,答案既定,无法调动学生思考,不利于解决现实情境中的地理问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而《中国国家地理》呈现的素材资源真实且紧跟时代,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提炼其中的问题,形成素材资源库。比如,在学习湘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这一部分知识点时,在学生探讨了卓乃湖溃堤的问题之后,笔者将问题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应该修建大坝,并将学生分成基建派和自然派两个小组进行资料收集、模拟开展学术辩论会。其中,基建派认为:应该人为修建一个大坝,以拦住溃堤的流水,让卓乃湖逐渐恢复到溃堤之前的状态。这有利于涵养卓乃湖盆地水源,全面消除流域内的风沙威胁,从而解决下游地区的盐湖泛滥问题,同时恢复藏羚羊产羔区的生态环境。自然派则认为:不应该修建大坝,应维持现状。决口处的沉积物松软,可能不宜建坝,或者可能增大建坝的工程量。卓乃湖深居可可西里腹地,处于多年冻土分布区,要开展大型的水坝建设十分困难,在低温多年冻土区修建人工水坝,会破坏冻土的稳定性。另外,湖泊溃堤时暴露的大部分湖底已经趋于稳定,产沙量变少,没有必要通过修建大型水坝以恢复水位的方式来治理。
可见,利用《中国国家地理》典型案例开展系列活动,培养了学生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综上所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蕴藏着精美图片、真实案例、紧跟时代的时事热点等资源,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遵循趣味性、生活性、主体性、开放性、典型性等原则进行系统开发,使其成为激活课堂氛围、便于学生学习探究、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及拓展知识的素材,从而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美)奥苏伯尔,著.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佘星南,宋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徐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21(46).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