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一课六批”教学策略探究

2022-05-30康燕文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减策略

康燕文

【摘 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要求,结合统编教材,根据学生实际特点,本文采用“质疑问难批题目、自主学习批词语、运用方法批内容、透彻理解批句子、迁移延伸批写法、更深层次批感悟”等策略,探讨“一课六批”教学策略在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双减”,“一课六批”,策略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提到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认为,“一课六批”教学策略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调动起来,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一课六批”的内涵

“一课六批”是指,学生课前在一篇课文里用六种批注式阅读法来完成预习,在课堂上交流分享,老师再进行点拨指导。“一课六批”具体包括批题目、批词语、批内容、批句子、批写法、批感悟。学生可在课前将“六批”的内容工整地写在课本上,课堂上分组交流、讨论,并在班级汇报。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是课堂的主人,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为学生授业解惑。

“双减”政策出台后,课堂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课六批”的教学策略,通过课前预习进行“六批”,能有效达到先学后教的目的,帮助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最终提升核心素养。

二、“一课六批”教学策略

1. 质疑问难批题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1]新课程标准阐明了核心素养包括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批题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路径。批题目,是指让学生在预习时围绕题目作初步的判断理解,针对题目提出问题,并把问题写在题目旁边,然后在阅读课文时试着解决这些问题。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所提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汇报,相机点拨引导,教授提问方法。如学习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时,学生提的问题多数比较简单,如“乡下人家在哪里”,没能挖掘出更深的问题。教师应从批题目开始引导,教学生怎样思考,怎样提问题才更有价值。在简单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除了想知道乡下人家在哪里,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说,还想知道乡下人家里有什么。教师引导:“那可以这样提问题:乡下人家有什么东西或有什么景色?此外,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说,还想知道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教师继续引导:“那可以这样问: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到底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批题目。任何知识,学生只有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预习时,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批题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 自主学习批词语

核心素养强调的是语言运用,而语言运用需要在语文实践中落实。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学生只有大量积累字词,才能在一定的语境下运用。课前预习时,学生自主学习批词语,在每篇课文里把课文要求会写的词语,特别是四字词语画出来,理解其意思,并选词造句。在课堂上,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及时修改。教师及时点拨和教授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写话练习。这样的课堂,是将语文学习引向实践运用的最佳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进行字、词、句的综合练习,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3. 运用方法批内容

批内容,是指学生用课上所学方法概括主要内容。不同类型的文章概括方法不同,同一篇文章的不同段落概括方法也不一样,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 匙”,去打开语文学习的大门,读懂各类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如四年级下册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的故事。在教学本文时,教师应教给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明白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阶段。其次,引导学生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对应文中哪些段落,再把这些段落划分为三个部分,逐步理解意思。最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三部分按顺序进行归纳概括。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时,教师可教给学生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先让学生归纳各段段意,再引导其用关联词“先……然后……最后……”将各段段意綜合起来进行归纳概括。有的学生是这样概括的:“课文先写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未归的丈夫,然后写桑娜去探望邻居西蒙时发现她已经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了家,最后写桑娜的丈夫风尘仆仆地归来,决定收养西蒙孩子的事。”此外,教师还须根据课文的内容,教给学生不同的概括方法,如抓中心句概括法、小标题概括法等。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要把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实践。所以我们经常选择不同类型的课文,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去概括课文内容。只有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4. 透彻理解批句子

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想要学懂、学好一篇课文,可以抓住一些含义深刻,又与课文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关键句,指导學生采用读、议、想等方法,逐步分析,深入理解。批句子就是让学生在预习时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课文里优美的、表现人物特点和事物特点的句子,或者富有独特内涵的句子作批注,写上自己的感想。如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中,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十分成功。课文中与闰土有关的四件事都是以对话形式呈现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闰土的语言来体会他聪明能干、活泼可爱、勇敢机智、见多识广的特点。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闰土的句子,再作批注,并在课堂上分享汇报。有学生对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是这样进行批注的:“外貌描写体现出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健康的孩子。”对于描写闰土语言的句子,学生是这样批注的:“有关闰土语言的描写向我们介绍了闰土心里的四件稀奇事。从他谈捕鸟的话中,我体会到闰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从他刺猹的故事中,我体会到闰土勇敢机灵。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说不完、做也做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通过这样的批注,学生就能理解关键句和课文内容。只有多读、多想、多批,才能深刻理解课文以及课文所蕴含的意义,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5. 迁移延伸批写法

有效的迁移延伸,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得更快、更多、更好,并在适当的情境中主动、准确地调动并运用已有的经验。每一篇文章的写作手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在预习时批写法,就是把文章中涉及的写法罗列出来,再进行迁移延伸。如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一课的写作手法是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展现父亲的爱。学习完这一课,可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写自己的父亲。又如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主要是通过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结合的方式描绘“鸟的天堂” 的。学习完本课后,可让学生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一写校园。课堂上不断学习新的方法,再迁移延伸到自己的写作中,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便提高了。

6. 更深层次批感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充分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培养核心素养出发,把握四个方面整体交融的特点。注意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2]批感悟就是整体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批感悟,就是在学生读完一篇课文后,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写下来。如学习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时,有同学是这样批感悟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从腐朽落后的旧中国到如今兴旺发达的新社会,多少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在谱写着一首首壮丽的诗篇。我们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海风中的一只乳燕……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让我们用永恒不变的爱国情振兴中华吧!”又如学习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时,有同学是这样批感悟的:“读了这一篇课文,我的思潮起伏。人,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只要拥有一颗善良且乐于助人的心,便值得歌颂。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与善良,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善、 美。让我们也像他们一样,用爱心去温暖世界吧!”学生批的感悟有内涵、有深度,这就是核心素养得到发展的体现。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一课六批”的教学策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调动了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一课六批”教学策略,能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实现了提升。

参考文献[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44.

猜你喜欢

双减策略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