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本联读,为阅读“锦上添花
2022-05-30李丹
李丹
教学目标:
1.由《童年》延伸至多部成长类小说的阅读,探讨人物成长的经历,学会提炼一类小说的主题内涵。
2整合多部成长小说,选择同类形象进行比较,感受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丰富性,体会小说阅读的乐趣。
3.多视角阅读,激发思辨,促进个性化阅读展示。
课时安排:1课时。
在经历了《童年》整本书阅读过程后,同学们对于小说的阅读策略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运用预测、提问、比较、提取关键信息等方法,把一本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内容略有晦涩的小说读懂,读透。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爱的教育》这一类成长小说的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呈现了一系列活动菜单,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活动,组成小组,展开交流。
一、多本联读,体验成长历程
活动一:绘一绘小英雄的成长轨迹
《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都是红色经典小说,主人公都是抗日小英雄。他们的成长故事一样吗?
1.以目录概括成长故事。
《小英雄雨来》的目录是41个小标题,同学们将相关章节合并,概括成了7个故事。
《小兵张嘎》的目录中没有小标题,同学们可以仿照《小英雄雨来》的目录,以人名、地点、人物语言、事件等列标题,再合并整合,概括出主要事件。
2.以情节图绘制成长故事。
同学的情节图设计虽各不相同,但都形象地表现出故事的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展示学生“送信”“埋地雷”作品,略。)
活动二:理一理安利柯“爱”的故事
1.以表格式展示故事。
2.以思维导图展示故事。
活动三:比一比他们的成长历程
1.发现英雄成长的秘密。
比照雨来和张嘎的成长故事,你有什么发现?
2.发现不同色彩的成长。
比照阿廖沙和安利柯的成长经历,如果用不同颜色来描绘他们的童年,你会怎么选?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四:说一说我的成长故事
在《童年》《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爱的教育》这一类书中,主人公家庭背景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但是他们最后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你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中获得了什么启发?你一定也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设计意图:多部小说对照阅读,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故事内容。在《童年》的阅读中已经运用了多种梳理概括的方式,在多本阅读中,学生正好自主实践。在整理清晰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比照阅读的方式,比较同类型、不同类型人物的成长经历,相对于一本书,一类书丰富了阅读的发现,从而对主题“成长”的内涵有更深层的理解。最后联结生活,从自我角度出发,谈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将阅读的所感融入生活。)
二、人物比较,感受多样形象
活动一:聊一聊他们的“朋友圈”
1.如果雨来、张嘎、安利柯也有朋友圈,哪些人会在他们的圈里?
2.如果雨来、张嘎、安利柯发朋友圈,他们会发哪些内容?朋友们会如何点赞留言?例如:
活动二:画一画人物图谱
在多本联读中,我们常常会在这本书的人物身上看到那本书人物的影子。你在多本联读中看到了哪些相似的人物?归一归类,用词语给他们画个“图”吧。例如:
(设计意图:小说中的人物各具特色,通过“朋友圈”发消息的活动,不仅将人物与事件紧密结合,而且内容前后勾连,揣摩推测不同身份人物的反应,设计符合人物性格的语言。这是一种新鲜的阅读体验,学生代入角色,对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更准确,对各个人物的认识更鲜明。而人物图谱的制作,引导学生将同类人物进行比照,需要提醒的是,要引导学生不仅关注主要人物的比较,还要关注书中的次要人物,不仅有正面形象,还有反面形象等,这样在提炼总结不同类型人物的性格特点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小说中人物的典型性。)
三、“另類”阅读,激发创作表达
活动一:影视对照,让阅读有思辨
观看电影也是一种阅读,文字转换成了画面,在视听中感受小说内容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观看《小兵张嘎》的电影,对照小说描写,哪些内容改编了?你觉得这样的改编好不好?例如:
甲:我觉得不需要改编,因为奶奶不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她的事迹不太重要。
乙:我觉得改编得好!小说中奶奶出场没多久就去世了,给我的印象就是慈祥可亲。电影中奶奶的形象鲜明多了,不仅慈爱,而且特别勇敢,爱憎分明。看到奶奶牺牲的时候,我也像嘎子一样伤心,仇恨鬼子,想为奶奶报仇!
你的看法呢?
活动二:自我创编,让小说更精彩
相对小说,电影中人物的对话更加丰富,凸显了不同人物的性格,也使观看更有感染力。你也选择书中某个情节,添加上人物对话,将其改编成小剧本,写好了还可以跟同学们演一演。
(设计意图:换一种阅读的形式,在影视与文字的比照中,激发思辨,对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有了形象的认识,提升了学生阅读小说的深度。在文字的改编中,学生体会到自我创作的乐趣,内化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加深阅读的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市京口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