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泡温泉!
2022-05-30苏悦
苏悦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总是在讨论温泉的话题。“我去泡过温泉,温泉的水是热热的。”“我还和小鱼一起泡过温泉呢,脚丫子放在水里,小鱼就会来亲亲我的脚!”“老师你知道吗,有一种温泉叫石板温泉,人可以躺在上面睡觉的。”“我去过日月谷温泉,里面有汗蒸房,热死我啦!”……孩子们对泡温泉这件事热情不减,于是,我们决定开展一次关于“泡温泉”的活动。
第一次活动:孩子们的反响超乎想象中的热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什么材料呢?什么材料能够用来当我们温泉公园的道具呢?”
我带着小朋友们来到了场地上,让孩子们探索能够使用的道具。果然,孩子们的想象十分让人惊喜,户外游戏使用的轮胎被孩子们当成是温泉泡池,一个一个小屁股扎进了轮胎里,悠然自得地泡起了“温泉”。皮球被放进了“泡池”里变成了一颗一颗美味的“温泉蛋”,还有玩具接头,被孩子们当成盛一杯又一杯解暑降温“饮料”的工具……这次活动结束之后,我利用班级群向各位家长介绍了我们即将开展的“温泉”游戏主题活动,并号召家长们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带领孩子们泡一次温泉,记录下孩子们觉得温泉公园里有趣的画面,或者想在幼儿园里重现的温泉场景留影拍照。在下一次活动开始之前通过爸爸、妈妈记录下影像资料等帮助其梳理,再现泡温泉的画面。
第二次活动:有了周末泡温泉的经验,这一次活动孩子们更有话聊了,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说着泡温泉的趣事。我再次带领孩子们来到了游戏场地,鼓励孩子通过照片中物体的形态寻找能够所能替代的户外材料。果然,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尽的,一块爬行垫成为了舒服温暖、能玩能睡的石板温泉,爬行垫所搭盖起来的小房子成为了汗蒸房,一个一个小脸盆摇身一变成了最受欢迎的鱼疗池。
“老师,这个鱼疗池里既没有水也没有鱼,一点儿也不好玩!”小乖在一旁抱怨着。“那你们想一想,幼儿园里没有鱼,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鱼疗池变成真正的鱼疗池呢?”我问道。
我在心里已经预设了几种孩子们可能会想出来的解决办法,但没想到他们最后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盆水里、飘浮着几片树叶的“小小鱼疗池”,幼儿园里随处可见的树叶竟成了鱼疗池里的小鱼。孩子们心满意足地把小脚丫放进鱼疗池里,几个人被漂浮在水面上的小树叶逗得哈哈大笑。
活动感悟:通过本次游戏我发现,每个孩子都踩着自己的发展节点,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别开生面的游戏。在轮胎里“泡温泉”可能是我们想都不会想到的,一块爬行垫就能把“石板温泉”玩得有声有色,随处可见的树叶能够用来替代幼儿园里绝对找不到的小鱼……我意识到材料一直在默默为孩子提供着隐性的价值,也能感受到教师的“放手”带给孩子们的无限可能。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发现孩子如何游戏”而不是“指导孩子如何游戏”,我们只需要带着对孩子游戏行为的好奇心和兴趣去看他们游戏,就可以慢慢了解到“他们为什么是这样游戏的了”。
本次“温泉”主题的活动结束以后,孩子们用画笔记录下了本次活动中的心得。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孩子们的作品吧!
日月谷温泉
周语汐(5岁)指导老师:廖丹焱
儿童说画:我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去温泉中心玩,温泉池的旁边是一家月光餐厅,里面有好多好吃的。我和哥哥最喜欢温泉蛋了,我们一边吃着温泉蛋一边看着ipad。爸爸妈妈就在旁边的温泉池里开心地看着我们。
开心温泉日
高梦浠(5岁)指导老师:吴 婷
儿童说画:爸爸、妈妈在大人泡的温泉池里聊天,我和弟弟在小朋友泡的温泉池里玩水。温泉水实在太热啦,弟弟带了一个西瓜游泳圈,舒服地躺在上面,我趴在大石头上把身体浮在水面上降降温。
心愿溫泉
李羽瑭(6岁)指导老师:苏 悦
儿童说画:温泉池旁边有好多好多的树,如果是香蕉树、樱桃树就好了,我就可以边泡温泉,边吃我最喜欢的水果了。我就把厕所画在离温泉池最近的地方,这样我就可以不用走很远去上厕所啦!
雪山下的温泉
王诗语(5岁)指导老师:苏 悦
儿童说画:我跟爸爸、妈妈去过四川海螺沟,泡温泉的地方旁边可都是雪山。我们厦门都没有雪山,泡温泉的地方旁边一点儿也不美。我喜欢海螺沟,有雪山,有一大片粉色的花海,还有热乎乎的温泉,我还想再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