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类高职院校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路径构建

2022-05-30李和忠薛柳龙芳

南北桥 2022年9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人文精神医学生

李和忠 薛柳 龙芳

[ 作者简介 ]

李和忠,男,山东平度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薛柳,女,河北石家庄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龙芳,女,贵州铜仁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宣传部,统战科科长,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项目名称 ]

本文系2021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类高职院校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路径探索”(项目编号:2021ZC004)和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红医文化融入思政实践育人体系研究”(遵医高专教改字〔2020〕020号)的研究成果。

[ 摘要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离不开具备良好医学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事业人才队伍,因此“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类高职院校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路径探索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

健康中国战略;医学人文精神;医学生;医学类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9.039

1 健康中国战略

1.1 健康中国战略的形成过程

健康中国战略是在我们党为中国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奋斗的百年历程中,在总结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关心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创新社会动员机制,健全健康教育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1.2 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内涵

健康中国战略的主题是“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基本路径是共建共享,根本目的是全民健康,这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集中概括。

1.3 健康中国战略的意义

健康中国战略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一直以来保障人民健康政策的接续发展,是满足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条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意义重大。

2 医学人文精神

医疗行为由于其面向对象的特殊性,其不仅对医学技术、医学手段有要求,同时也包含对医学理念、医学语言、医学人文关怀等医学人文精神的期待。纵览国内外医学发展历程,我们总能看到其中闪现着医学人文精神的光芒。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实践活动的产物,同时又反过来推动医学实践活动的发展。近代以来的西方医学教育注重医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而忽略了医疗行为对象是具有主观性、能动性的人而非物,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医学伦理方面的问题。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医学人文教育开始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起来。整体来看,发达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由于现代医学起点高、发展早、资金充足,已经形成了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成效显著。

相对来说,国内关于医学人文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关于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医学界、教育界已获普遍共识,国内医学人文研究发展较为迅速,研究成果已经越来越丰富,如贺达仁教授认为:“医学实践中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医学的人道精神、人文的批判精神与独善的人格精神。”杜治政教授认为:“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技术中凝结的对人类生命尊重与关爱的精神,是医疗保健服务,以行善为目的宗旨,它涉及医学及保健服务的终极价值目标的定位,因而可以认为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

3 医学类高职院校医学人文精神培育面临的挑战

3.1 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综合素养不高

医学教育的本质是精英教育,但由于受到客观现实的限制,目前全国有100余所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贵州省有6所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高职院校学生文化水平较本科生差距明显,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自律性方面相对较弱,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3.2 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师队伍不足

高职院校受到发展定位、人员编制影响,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更倾向于引进专业课程教师,而人文课程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教师人数少、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人文课程的教学。

3.3 高职院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

近年来,高职院校医学人文課程设置逐步规范化,以贵州省某医学高职院校为例,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护理伦理学”“礼仪”“医学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经典导读”“医古文”等,医学人文课程在总学时中占比不断上升。但由于医学类高职院校学制均为3年,本科医学院校大多为5年,专科生学习时间远少于本科生,因此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医学人文课程开设数量少、课时少、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影响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3.4 高职院校医学人文课程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高职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学习仍然是传统的理论授课为主,这种形式灌输性有余、启发性不足,学生参与感差,普遍感觉授课内容枯燥无味,难以达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目的,导致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效果不佳。

4 医学类高职院校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路径构建

4.1 健全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管理机制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需要健全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管理机制做保障,各高校应当设立以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其他校领导为副组长,各二级部门党政领导为成员的医学人文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医学人文教育,统筹协调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学生处、各教学系部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工作,将医学人文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医学人文教育教师队伍,规范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开够开好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完善医学人文教育保障与评价机制,确保医学人文教育落到实处。同时,医学人文教育领导小组要紧密关注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政策和医药卫生行业最新动态,积极与国际先进的医学教育接轨,为学校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寻求支持。

4.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要坚持严把教师入口关,加强教师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考核。要加强教师培养,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要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力度,落实待遇政策,为教师成长成才提供平台。要配齐配强人文课程教师队伍,既要注重内部培养,也要加强高层次、多学科人才引进,同时聘请行业专家、社科名家、先进模范人物、传统技艺传承人等担任外聘教师,为医学生提供类型多样的知识体验。

4.3 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融合教育

要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媒体技术在人文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在校内课堂,采取案例分析、经典重现、角色扮演、话剧小品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寓教于乐,在欢声笑语中让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校外课堂,采取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增长医学生见识,增强医学生才干,不断拓宽医学生人文课程教学方法和途径。

要开好开足医学人文课程,保障教学质量。要加强医学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融合教育,解决好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各自为战的现象。要挖掘医学专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帮助医学生增长知识,知晓道理,明辨是非,锤炼人格。要加强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行合一、行胜于言。要加强医学生共情能力,提升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

4.4 营造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挖掘公共基础课程、医学专业教育课程、实验实训课程中的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化对医者精神的感悟与思考。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医学人文设施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展现办学历史,充分发挥校史馆、生命科技馆、中药标本馆、中医文化馆、医学名人文化墙、医学誓言墙等载体在人文熏陶、精神感悟方面的作用,通过参观讲解让学生升华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综合文化素养,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要打造高雅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剧院和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艺术场馆参加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专业知识宣讲;根据学校专业特色,精心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打造一批有影响、可复制、可传承的校园精品文化节目,让学生在视听盛宴中增强职业认同感、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4.5 提升高职院校医学生综合素养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医学教育要停中职、控高职、稳步发展本科,提升医学教育的生源质量。医生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因此应严把医学人才“入口关”。但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医学类高职院校仍将在一段时间长期存在,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医学生综合素养就对我们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实事求是、承认差距,按照客观规律来办事,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深入研究教学教法,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用好用活现代媒体技术,增强吸引力。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正所谓“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正所谓“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德和才缺一不可,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生是我们的培养目标。通过临床实践、授帽仪式、授白大衣仪式、大体老师致敬仪式、护理技能比赛、中药传统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大赛、志愿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活动、太极拳比赛等活动,多维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仁爱之心、等视众生之心,提高学生共情能力,增强学生人文关怀。

4.6 针对现实中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塑造医学人文教育精神

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但与此同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每当国家和民族遭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广大青年医学生总是积极投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临床治疗、志愿服务、心理疏导中,冲锋在前、舍生忘死。要引导学生学习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要引导学生思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给医疗系统的冲击、对整个人类社会的严重威胁;要引导医学生从关注个体到关注群体的转化、从关注当下到关注长远乃至子孙后代的转化,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观念转变;要引导学生摒弃私心、虚假和冷漠,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7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脈

当年红军长征在贵州活动为贵州留下了类型多样、遍布全省的红色资源,其中最突出的是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长征文化资源。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为广大医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重要载体。要加强与红色文化场馆联系,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广大医学生开展现场教学;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编写校本红色教材;邀请老红军、军烈属到校开展红色宣讲,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组织广大医学生在重大节日缅怀革命先烈,铭记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广大医学生到红色资源附近开展义诊、健康知识宣讲、走访慰问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做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N]. 人民日报,2016-08-21(1).

[2]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1).

[3]习近平. 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0-09-23(2).

[4]贺达仁. 技术医学时代与高扬科学、人文精神[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96 (11):566-569.

[5]杜治政. 当代医学人文理念与实践论纲[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 (1):2-7;80.

[6]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1).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人文精神医学生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