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颖超的晚年岁月

2022-05-30盖金香

百年潮 2022年8期
关键词:邓颖超党中央同志

盖金香

1983年6月,邓颖超在六届政协一次会议上

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虽然年事已高,但她服从党的决定和人民的需要,毅然走上了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岗位。“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人民的事业与世长久,谁的生命与它结合,白发就上不了他的头。”这是邓颖超喜爱的诗句,也是她晚年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活到老、学到老、革命到老

1976年12月,在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邓颖超被增补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其实这件事是毛主席在1975年10月22日就批准的,但当时被周总理给压下来。在通过她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邓颖超讲话说:“党中央分配我的工作和职务,既是毛主席生前批准同意的,现在又得到同志们一致的肯定,我觉得非常光荣、非常激动,同时也感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服从组织的决定。今后,一定在党中央领导下,和各位副委员长、各位常委一起共同努力,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团结,做好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自此邓颖超肩上的担子不断增多。1978年3月,连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邓颖超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上邓颖超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被选举为刚恢复设立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此后不久,由于她在统战工作中的声望,中央又决定让她出任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1980年6月,邓颖超出访回国后摔了一跤,右膀摔断,左膝髌骨也骨裂,在北京医院一直住了两个多月,1981年7月又摔了腰,虽然没有伤着骨头,但对行动已形成妨碍。为了争取早日工作,她天天坚持锻炼,经过与病痛頑强的斗争,终于恢复了健康。遗留的问题是腰部的活动有时会受限制。1981年底,邓颖超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症急性发作,胆囊和胆道里又发现了结石,考虑到她年龄比较大,又有冠心病,医生不敢给她开刀。邓颖超知道后,毅然决定做胆囊手术进行切除。由于医生精心操作,先后两次手术效果很好,清除了她身上的隐患。

据统计,1977年—1981年五年间,邓颖超参加各种重要会议、出国访问、接待外宾、看望同志,高达上千次。除生病住院的时间外,她几乎每天都在紧张、繁忙地工作着。

1982年1月,当她得知党中央即将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确定了干部离退休制度。想到再过一个月,自己将78周岁了,身体一直不好,她带头申请退休,在行动上支持党中央的改革方针。她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请中央批准自己退休,并说明退休后依然为人民服务。但是中央没有批准她的报告,认为她还应该承担新的重要职务。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和随后召开的十二届一中全会,邓颖超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3年6月,邓颖超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在担任全国政协主席时,邓颖超已经79岁高龄,由于身兼数职,有人劝她把重要的工作交给年富力强的同志,自己只抓大政方针。但是,邓颖超说:党交给我的任务我就要好好完成。她不仅出席中央会议,人大和政协的会议只要身体许可也一定参加。

1988年4月,全国政协主席一职任期届满后,邓颖超正式离职休养。虽然职务没有了,但作为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她的党性和奉献精神丝毫没有减退。她仍然以活到老、学到老、革命到老的精神,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关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她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老了,眼睛不中看,耳朵不中听,你们要做我的眼睛、耳朵,要把外面的事情告诉我。”她关心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她惦记一切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她仍然关心着全国妇联的工作、统战工作、对外友好工作、青年工作、儿童工作;她仍然勤勤恳恳地,积极地从事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1992年7月1日,重病中的邓颖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庆祝党的生日,加快改革开放》一文。文中,邓颖超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审视国际风云的变幻,殷切希望全体共产党员在党中央领导下,在各条战线上,在各行各业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粉碎“四人帮”后,国家局势虽然逐渐稳定了,但“左”的倾向仍然在产生影响。在1977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力主邓小平复出,并提出应该为天安门事件平反,邓颖超十分赞同他们的意见。1977年7月16日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决定恢复邓小平的职务。邓小平在会上发表了《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著名讲话,提出了要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主张。邓颖超表示完全赞同邓小平的观点。

1978年末,党内主张实行改革开放的思想更加活跃。1978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会上,经邓颖超建议,中共中央决定印发《香港、新加坡、南韩、台湾的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的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经济为什么能高速发展》《苏联在二十、三十年代是怎样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经济的?》四份简报供与会代表参阅,为酝酿中的改革开放方针提供参考和借鉴,引起与会人员的极大反响。

正是在思想解放的氛围下,在与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与借鉴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对传统体制和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视察广东省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后不久,邓颖超也来到深圳,她说:“百闻不如一见。见了以后你就有发言权,你就能对改革开放加深理解。”当时深圳已经进入热火朝天的建设阶段,满地尘土飞扬,车流滚滚。她看到深圳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建设速度这么快,感到非常高兴。在深圳,邓颖超还参观了渔民村、工业展览馆,考察了合资企业。邓颖超对深圳特区发展的充分肯定,帮助解除了许多人的顾虑,他们挺起了腰杆,理直气壮地继续开创新的事业。

1983年夏,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去山东视察工作。当在曲阜看到“三孔”一片破败的景象时,邓颖超不禁扼腕叹息。山东省委的同志建议成立一个孔子基金会,以便多方筹集经费,进一步整修“三孔”,邓颖超表示赞同。回到北京后,邓颖超向中央提出了上述建议,得到同意。1984年9月,中央书记处决定成立国家支持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孔子基金会,确定邓颖超推荐的谷牧任名誉会长,匡亚明任会长。中央办公厅为此专门发出通知。

邓颖超非常重视历史资料的真实性。有一次,一些老同志向她反映,有些搞史料征集工作的同志,为了从老同志手中征到史料,说什么“记忆不清写点印象也可以”。邓颖超听后,感到问题严重。她反复在常委会议上、主席会议上提到这个问题。她说:“文史资料不但要讲求数量,尤其要注重质量。文史资料是历史的真实记载,凭印象写是不行的。要把征集来的资料,经过整理、分析和研究,去掉其中不真实的东西,把符合历史真实的东西留下来,这样发表出来的东西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邓颖超曾经说过:“我们的年岁虽然大了,但是我们的思想绝不能老化。三国时曹操曾在一首诗中说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宋朝的大诗人苏东坡也在一首诗中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古人尚能从槽头老马和门前流水中激起青春壮志,我们这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老同志,更是应该保持革命的朝气,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出余光余热。”

密切联系群众,广交各界朋友

坚持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作风。邓颖超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典范,她喜欢到群众中去,虚心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工作。她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根本尺度。

邓颖超晚年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邓颖超十分重视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广交朋友,并强调交朋友贵在彼此交心。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邓颖超与党外各方人士、知识分子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她以高洁的品德、博大的胸怀,渊博的知识、真挚的爱心关心影响着周围人们的进步,结交了一大批党内外的朋友。邓颖超曾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党与非党朋友就像红花与绿叶一样,只有红花没有绿叶,花也不好看,更重要的是花长不好啊!”

邓颖超把党对统一战线的要求寓于日常交友活动之中,以她对事物的真知灼见、和蔼平等的态度,对朋友关切的真挚感情和无私无畏的品格,去感染和影响朋友。在与人交往中,邓颖超处处表现出心胸开阔,思想缜密,善于理解人,善于体察他们的心意。谈到交友之道,邓颖超曾对对外友协的同志讲:“交朋友要有连续性、稳定性、长期性,使老朋友更加了解我们,新朋友发展为深交,从少数扩大到多数,增强友谊,发展友谊。”

组织政协委员参观视察,是使他们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了解社会,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基本职能的一条。邓颖超担任政协主席期间,特别注重组织委员们到各地参观视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她更是不顾自己七八十岁的高龄,多次到全国各地视察、参观。在此过程中,她虛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同时不失时机地与基层同志接触,悉心指导地方工作。

严以律己,廉洁奉公

邓颖超是实践和发扬党的作风的优秀楷模。她始终坚持党性原则,襟怀坦白,廉洁奉公。正如原中顾委秘书长荣高棠所言:“她的一生都是为党,没有私心、不计名利。”

邓颖超在生活上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论在家里还是到外地,吃饭都很简单,经常叮嘱厨师不要浪费。她规定自己的食谱每顿饭一荤、一素、一汤,最多加一个小菜。工作人员知道她的身体不太好,从健康的需要考虑,提出让她吃得好一点,但邓颖超总是说:“我吃得够好的啦,老百姓吃什么?你们不要忘记还有少数老百姓生活不太好,有极少数人温饱问题还未解决,想想他们,我的生活够好的了。你们的心意我理解,但你们也得理解我的心情才行。”

邓颖超的衣着也是如此,衣服穿破了,补一补再穿。她衬裤的腰补了又补,那上边的补丁工作人员实在看不过去了,她却说“穿在里面怕什么,别人也看不见”。工作人员告诉她,“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像这样破的衬裤连我们也不穿了。”她却坚持说:“你们不穿我穿。生活好了,也不能铺张浪费,还得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1977年开始,每当邓颖超出国访问,她就交代,不用公款制服,用她在国内穿的衣服就行。邓颖超有些在国内穿的衣服是用周总理的旧衣服改的。当时,工作人员坚决不同意,可她说:“穿在身上也看不出来。”有些衣服扣眼坏了,她就让工作人员再缝缝。后来连续几次出国,在工作人员说服下,她终于同意做衣服了,却再三交代不许用公家的钱,一定要自己出钱。她说:“这也是为国家省点钱,这对国家、个人都有好处。”中央有关报告稿征求意见时,邓颖超只要看到里面没有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内容,就总是提出要加上。她认为,党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一定不能丢掉,这是根本。

1976年12月,邓颖超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马上就有人要为她换车,她说:“我对我的司机和其他几个工作人员做工作,不要换车。”十一届三中全会增补邓颖超为政治局委员后,有人建议要给她增加秘书、警卫员。当时邓颖超只有四个工作人员(秘书、服务员、司机、厨师)。邓颖超对他们说:“我还要坚持原来的那样,一切待遇不变。我们一切照旧啊!”

邓颖超经常说:“职位变了,只是加重了我对人民服务的任务,加重了我的责任。在我们党内也好,政府机关也好,只是分工不同,承担的任务不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是责任轻重大小的不同。”

她曾深情回忆:“党的七大选中央委员会以后,毛主席告诫大家说,你们这些当中委的人,不要以为做了官,只是加重了你们为人民服务的任务。这话我一直记在心里的。我是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因此,现在作为领导者的言行要考虑影响。做每一件事都要想到人民、党的利益。”她的一生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几十年来从不为个人着想,她的心中只有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

邓颖超手迹

尤其令人敬佩的,是邓颖超在即将走完人生之路时留给党和人民的遗嘱—一封写给中央的信。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就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问题。1978年7月1日,邓颖超经过深思熟虑,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

中共中央:

我是1924年在天津成立共青团的第一批团员。1925年3月天津市委决定我转党,成为中共正式党员。人总是要死的。对于我死后的处理,恳切要求党中央批准我以下的要求:1. 遗体解剖后火化。2. 骨灰不保留,撒掉,这是在1956年决定实行火葬后,我和周恩来同志决定的。3. 不搞遗体告别。4. 不开追悼会。5. 公布我的这些要求,作为我已逝世的消息。因为我认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所做的工作和职务也都是党和人民决定的。

1982年6月17日,当时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的邓颖超,将这封信重新抄写了一遍,同时根据反腐倡廉形势的发展,在遗嘱中又补充了两条新内容:

1. 我所住的房舍,原同周恩來共住的,是全民所有,应交公使用,万勿搞什么故居和纪念等,这是我和周恩来同志生前就反对的。2. 对周恩来同志的亲属,侄儿女辈,要求党组织和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勿以因周恩来同志的关系,或以对周恩来同志的感情出发,而不依据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给予照顾安排。这是周恩来同志生前一贯执行的。我也坚决支持的。此点对端正党风是非常必要的。我无任何亲戚,唯一的一个远房侄子,他很本分,从未以我的关系提任何要求和照顾。以上两点,请一并予以公布。

1992年邓颖超逝世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联合发出沉痛的讣告,同时公布了这份邓颖超生前的遗嘱。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从报纸上看到邓颖超写给党中央的信,深受感动。著名诗人臧克家读了邓颖超给党中央的信,激动不已,立即写了《遗言动人心》的文章。文章中说:“那七条遗言,比千言万语更感人……它,是一座丰碑,鼓舞人向高处攀登;它,是一面镜子,让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同志照照自己;它,是一副去污剂,使尘垢消而清白出;它,是一则万金难买可以传之后世的箴言。”

邓颖超用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和端正党风的模范行为,在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

(责任编辑 崔立仁)

猜你喜欢

邓颖超党中央同志
邓颖超:春天过后不是秋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严良堃同志逝世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媒体技术在复原陈列中应用的探索——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