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作材回忆设计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2022-05-30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杨作材,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人。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1936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到达延安,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延安抗大、难民纺织厂、振华造纸厂、自然科学院、中央军委等处工作。曾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敌工科科员、延安自然科学院总务处处长、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1939年受中央办公厅委托,参与延安大型建筑设计,设计建造了中央大礼堂、杨家岭中央办公厅大楼、枣园书记处礼堂、王家坪军委大礼堂等大型建筑,留下了许多中国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冶金部设计司司长,国家建委副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副书记等职。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工程专家。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通过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统一了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创建新中国,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牢固基础。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也成为中共历史上一座历史性的标志。
此前,中央大礼堂的设计者杨作材遵照中央书记处要求,在1940年初为七大建造了李家塌礼堂,但七大当时未能召开,当年又建造了枣园后沟礼堂和窑洞,为1941年5月1日前召开七大作准备,后因皖南事变等原因使七大再次延期。
1941年,中央为七大的召开加紧各方面准备,尤其是在思想路线上和历史问题上,批判了党内“左”、右倾路线错误。同时也在代表选调、会址准备等方面作了具体的部署。杨作材接受了在杨家岭为七大建造第三座礼堂的任务。
杨作材回忆接到建造中央大礼堂任务时的情形说:“1941年的冬天,建好中央办公厅大楼,我准备回自然科学院时,杨家岭原来的一座砖木结构的小礼堂失火烧毁。是一个俱乐部主任,冬天发了棉花,又发了木炭,他住在小房子里面,烧着一个火盆,棉花就放在床上,结果把火引着了,烧了小礼堂。我刚修中央办公厅大楼时就是住这个礼堂中间的小房子里。当时晚上11点多,因为没有水,没法救,看着它烧,周围也没有建筑物,烧完也就完了。”“礼堂烧毁后的第二天,李富春同志把我找去,通知我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一个大礼堂。这就是中央大礼堂,让我主持这项工作。”
由此杨作材承担了修建具有特殊重要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的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的重任。
杨作材提到了当时的经济困境和中央盖礼堂的决心。他说:“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最初的预算是五万元,是国民党发行的钞票。皖南事变以后,国民党停止了给八路军的给养,并对边区加紧进行封锁,边区的物价上涨很快。中央领导同志立即指示我们,不要受预算的限制,一定要将礼堂盖好。”
延安橋儿沟天主教堂
延安中央大礼堂外景
但那时中央并未说明重建大礼堂的意图。有些人因此给任弼时、李富春提意见,认为这是铺张浪费,到七大召开前,大家才明白。杨作材说:“重建礼堂也作了两个方案。一个是个大方案,就是中间修一个大礼堂,然后把所有党中央机关,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策研究室,还有其他行政处、办公厅都建在一起。沟口有个平坦地,就是杨家陵坟墓那个地方,有个石牌坊,有三孔石窑洞(杨家祠堂),准备在那个地方修一个大的行政区,党中央的一个工作中心这么一个方案。我只是提了一下,画了一个简单的布局,给富春同志一说,他说你怎么打算在这儿建首都啦?所以这个方案根本就没有拿出来,没有正式画。第二个方案设计也很简单,只在一张大图纸上画出大礼堂的平面图、正立体图、侧面图和剖面图,钉在工地我的办公桌上随时备用。其他细部图仍照老办法,在施工现场临时向工人指导,必要时在地上画个草图或在木板上放个正式样子。说起来,这只能算是手工方式,但却能解决实际问题。画这种图纸,一般构思好了以后,只要两三个通宵就可以完成。这个礼堂的设计,我就是在现场上把旧址量了一量,周围开了一点山,比原来大了一点,因为整个礼堂的
中间是一个主厅,可以坐100人左右,采用四个大石拱作为主梁。东边是一个小会议室,星期六有时在那里跳舞,人们叫它小舞厅。西边的三间房子,分别做了阅览室和游艺室,供同志们看书报、下棋用。建筑物前面那个塔楼只在里边有个门,没有楼梯,需要拿梯子上去。塔顶上有个旗杆,可以从正厅舞台上走过去挂旗,舞台后面有楼梯。舞台东侧楼上楼下各有一个化妆室,准备演戏用的。当时延安流行京剧和话剧,如鲁艺曾在那里演出了京剧《三打祝家庄》,话剧《雷雨》《戈尔洛夫》《带枪的人》等很多大型剧目,所以那个舞台的布局和要求,是征求了鲁艺的意见的。”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是一座石拱结构的大型建筑,整座礼堂长36米,宽34米,高11米,礼堂正厅可容千人。创新的结构设计,采用四个半圆大石拱为主梁,而没有采用当时大型建筑常用的立柱,避免了遮挡视线,是延安当时唯一没有使用木梁、木柱的大型建筑物;舞台采用椭圆拱结构;主要建筑材料就近开山取石,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工成本,同时展现了陕北石匠高超的建拱技术水平。礼堂的外部造型和塔楼廊柱形式,美观大方,充分体现了中西结合、朴素务实的时代风貌。
杨作材说:“当时来讲,就是没有柱子,完全排除了原来中间的立柱,这是它的特点。原来所有的礼堂,无论是大礼堂还是小礼堂中间都有柱子,只有这个中央大礼堂中间没有柱子。”
对于为何中央大礼堂建筑主体选用较难实施的石拱结构,杨作材说:“这个礼堂突破了原来砖木结构的形式。适应了当时的需要,也适应了当时的情况,当时有什么问题呢?第一,当时干部最讨厌礼堂里面有两排柱子,看戏堵着,听报告也挡,看不见舞台。所以一开会大家都抢中间的位置,我记得我在党校礼堂听毛主席的整风报告的时候,两边没人坐,中间坐满了,我就坐到舞台边上。这是当时的大家要求。第二,就是当时没有大木头。当地的木料,特别是能用作大梁的木料十分缺乏,即使有了大木料,也没有相应的铁件把它们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性好的构件,容易出危险。第三,就是我知道陕北的石工本领非常大,攒窑洞的本领大。第四就是取石料方便。礼堂就在石头山边上,一开炮石头就滚到了工地上,地基也出来了,石头也有了,一举两得,省工省得多了。此外又加上一条,桥儿沟那个教堂,它也是个石头的。”
综合考虑以上的客观需求和条件,杨作材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改变以往砖木结构的建筑形式,采用大石拱的建筑手法。
由于对新的建筑方法没有经验,杨作材考察借鉴了桥儿沟天主教堂建筑结构,他说:“为了建筑礼堂里边那几个大拱,我曾到桥儿沟那个哥特式天主教堂参观过,那个教堂也是石旋的,对我设计和建筑大拱很有帮助。看过之后,对于在延安修大石拱建筑在技术上就更有把握了。
中央大礼堂正厅主梁四个半圆形大石拱和舞台上方椭圆形石拱
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各种建筑材料都很缺乏,杨作材说:“元钉没有,就用日本人的炸弹皮打制;开山没有炸药,就刮墙根下的白硝,熬成火硝,拌上硫黄、木炭等做成炸药;水泥一点也没有,只能用石灰,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大礼堂建成了。”
中央大礼堂坐东北朝西南,顺应了杨家岭山体走势,而东北60米处中央办公厅大楼坐西北朝东南,两座建筑朝向相差恰好90度。中央大礼堂现在一共有八个出入口,顺时针依次为:1.塔楼门为正门,朝向西南,经走廊进入正厅和活动室;2.罗马柱门,朝向西北,直接进入正厅;3.会议室侧门,朝向东北;4.会议室东门,后开的门,朝向东北;5.正厅东门,朝向东北,可经走廊进入会议室和正厅;6.舞台东二楼化妆室,后开的门(门外是斜坡路),朝向东北,内部可经楼梯下到舞台;7.舞台西门(幕布门),朝向西南;8.正厅西门,朝向西南,可经走廊进入正厅和阅览室。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平面图
关于这八个门的建造特色,杨作材说:“礼堂的正厅共有四个出入口(即指前述1、2、5、8号门),两两对称。为了使外观生动、活泼,这四个门均不尽相同。主门(1号门)上的横梁是平的,不能‘起碹。但当时又没有钢筋混凝土,如果光用一块大石作过梁,上面再砌六七米高的砖墙,那重量就很大,过梁很可能会被压断。于是决定选用一块优质石料作为过梁,然后在过梁上部再砌一个砖拱,使过梁只承受自重,上面的重量则通过砖拱直接传递到墙体上去。经过四十余年的考验,证明这一做法是成功的。1983年3月我们去延安,看到那根过梁仍安然无恙。”“和这个主门对称的(2号门),从外形上它不对称,实际上里面都是对称的,这一个门装饰上既不能超过主门,又必须比其他的大门显得突出。我们采用的办法是,在进门处用石料砌一个小台阶,用横直两根石过梁修建了一个小方亭子,过梁的一头砌在砖墙上,一头就架在一根整石柱上。”
与主门对称的2号门带有欧洲古典艺术风格的石柱。杨作材说:“一天,我看见工人打下一块整石头,让他们留下,不要打烂,就设计了这根柱子。这根柱式采用的是希腊雅典的爱奥尼式柱。雅典留下的石柱形式很多,各有特點。我当时是从一本美国大学用的教科书上(也是从建设厅借来的书)找到它的详细画法的。”“这个柱子在建筑上比较有技术的,它是一个圆形柱子,下端三分之一是垂直的,中间三分之一略有收缝,上端三分之一收缝更大一点。从整体看,人们形容它像一个少女的手臂、长得很丰满的胳膊一样,三分之一是直的也粗一点,到了三分之二以上慢慢地上去,有个小小的弧度,你们仔细看看就看得出来。柱子下面的座子(柱础石)和上面的顶端,线条和尺寸都有一定比例。多高的柱子应当多粗,也有固定的尺寸。”
礼堂舞台侧面大门(7号门),杨作材说:“是个很高的门,门框叫杩头,为了进演戏时那个很高很大的幕布,横梁是活的,都可以拆下来。那个窗户本来就很高,三层窗户下面是门,一打开,那个横木头都可以拿起来,整个是空的,多大一个幕布都可以进去。”
为了使大礼堂的基础牢靠,礼堂的基础挖了一丈多深,用石灰砂浆夯实,用的是两米多的块石。关于大礼堂内部的设计,杨作材作了详细的介绍。他说:“那个大拱,是个半圆形的,本来半圆形拱这个力量直接传到地下,但是因为没有把握是否会有向外的推力,所以我在两边修了两个东西:东边修了个小礼堂,是个小会议室,也是个拱形的,拱小一点,为了防止外边靠东的那一头往外撑,修了两个砖墩子,上面是砖砌的,也是这个作用,但在外形上显得有点多余,如果当时多费脑筋,修成个门厅,也许好看一点。西边修了两个小的阅览室,那是两道石墙,两道石墙恰好靠着三个大拱。进门的大拱,就是东边小会议室的外墙,西边就是大塔(挂旗的塔楼)的那个墙。这是房子的四个朝外的拱,起这么个作用。”
中央大礼堂东北门古希腊爱奥尼式柱
杨作材还着重提到了计算验证石拱结构承载能力的过程:“大拱是这个礼堂结构最关键的地方,不能出问题。当时我在边区建设厅借到一本《万有文库》,其中一本《圬工》的小册子,专门讲土木泥砖瓦砂石做建筑的,里面有一个计算石拱受力的公式,是个经验公式。为了保险,我根据计算结果又加大了一点,所以它做得比较结实。这本《圬工》是我能找到的唯一的一本技术参考书。”
关于这个大拱—礼堂屋顶的跨度,杨作材说:“拱大约是10米。当时规定的尺寸是全工地统一的,木工、石工全用这个尺寸,一尺是十二英寸又二分之一,这个大概是三十尺,拱就是净空,礼堂大概12米多一点。石拱那个石块是整石头,两块石头一组,从三尺高以上开始。三尺以下是墙,从三尺高开始起拱,半圆形的那个部分,石头是扇面的,从小往大,扇面都要算好。外面弧度最大,每块石头的大小都要根据弧度的大小计算出厚薄。整个碹(支架),大拱每一块石头压两块石头,砌的时候,两块石头竖着,然后上面两块石头横过来,交叉着的,两平两顺。到了接口那一块石头是整的,就是四块平两块石头。整个拱三尺高,一尺多厚,从两头砌上来以后,中间那块石头就是一个整的。两个石拱之间是用木料联起来的,这就是那个横梁。拱与拱之间那个木料,每根两丈长,是4寸×10寸的方木,大约每隔半米就用一根,因为它要上承砖铺屋顶,下挂天花板,分量很大,所以不能不密一点。还要考虑雨雪的重量。在施工的时候,它既是脚手架,又是做碹用的支架,又是挂滑车的支架,礼堂修完了,这些木料也就放在屋子里边去了,不会造成浪费。我是按着这个多用途的要求设计的。不仅如此,我把这个木头,设计成这么大小还有个原因,就是一个牛车可以拉四根,是两套的牛车,三套、四套的马车可以拉好几根,要是用大梁大木料,一辆马车连一根也拉不了。这个大拱做完了以后,为了提高大拱的承载能力,我们参照著名的隋代赵州桥的结构形式,在大拱上又修了几孔小型砖拱。大拱边上要连起来,连起来的那个地方空隙很大,中间有个平面,用砖做起小拱在上面,就是为了减轻大拱上面的压力。没有砌砖的话,那个木梁压在上面就不重了。小拱外面用单砖墙砌平,使它既能承重,又显得外观平整、美观。所以石拱上面那个小砖拱,从外面看不见,里面是空的,我要不说,一般人不知道这个。”
1983年春,杨作材回延安时,当他询问参加延安革命纪念馆座谈会的工作人员,得知上面的小拱至今没有被拆动,也未出现裂缝和松动时,感到很大的欣慰。他说:“要是动了,那还了得,非得塌下来。”
礼堂大厅上方是四个半圆形大拱,每个大拱中间接口的地方是一块整石料。那么重的石块是怎么吊上去的?杨作材说:“我请温家沟农具厂(后来改为兵工厂)的副厂长汤钦训同志造了一个五轮复式滑车,上边是三个轮子,下边两个轮子。我又到新市场上定做了一根一寸来粗的麻绳,约有十多丈长。这根绳子归钱玉璧同志保管,每次吊大石头,这根绳子都由他背来背去,那绳子很重,拴在五个轮子的复式滑车上,一千多斤重的东西,它可以当作一百多斤重的东西来吊。用一根绳子能省一倍力,可以很容易吊上去。比如大石拱的锁口石就有一公尺见方,三十公分到五十公分厚(倒梯形),大约一吨多重。这架滑车在当时就算是很进步的‘现代化工具了,如果没有这个滑车,而用杠杆的办法,我真不知道怎样把那些石头弄上去。尤其是那个最后顶部的锁口石,用人抬到那个上面去,根本抬不动,我用这个滑轮车呢,下面两个人就能拉起来了。”
关于舞台上的椭圆大拱,杨作材说:“除了大厅的那四个半圆形拱之外,舞台那个拱是一个椭圆形的拱。椭圆拱的技术要求较高,施工中必须做到十分精确,否则将导致坍塌。这个椭圆拱它是三点圆,有三个中心,中间那个中心是个比较长的半径,两边的半径小。这样的好处是舞台的石拱可以高,因为舞台要搞个半圆形的拱的话,搞得小了,那个舞台就窄,搞得大了,那个半圆形的拱搞上去,就比主厅的拱高得多,再加上舞台本身比观众席的地面要高,不成个比例,所以只能够用椭圆形的拱,才能避免这一缺点,它使舞台与主厅的比例比较均匀、协调。以后我在杨家岭修那个(十四孔)石窑洞也是这种椭圆形的拱。这个椭圆形的拱,看它那个跨度比那个大的拱小,但是它中间那一段的弧度,比那个中间大拱还要大得多,所以这个拱要求的技术比中间那个半圆大拱还高。”
说到修建礼堂的技术改进,杨作材说:“礼堂三面墙的窗户上的横梁都是用砖砌成拱形,稍微有一点点弯,远看是平的。当然开始砌的时候好多工人都不敢砌,怕它会塌下来,它有三尺多宽,太大了。那个砖全是自己按需要烧的。向北有七排很高的窗户,窗户有一个八字角,里面要砌的时候,需要把方砖打掉一块角。所以我那个砖原来的模型就没有那个角,烧成个斜角。”
1983年3月杨作材重返延安,这是他离开延安38年后唯一一次踏上这块熟悉的土地。看到他亲手设计建造的中央大礼堂感到无比的亲切,心里非常高兴。同时,他也一眼就看出修复后的大礼堂与原来的不同。他回忆:“中央大礼堂当时是建的平顶,原设计是用油纸铺薄方砖,后来油纸没有了,延长县的石油没有用,还是漏水,所以又把它改成了瓦顶,墙头上都有流水的槽子。现在的瓦頂是解放以后修的,改高了一点,当时的瓦顶低,外面看不见屋顶,现在能看见屋顶。”
杨作材说:“礼堂建成后,我们才发现大厅的回音很大,影响演出效果。当时也没有测音工具。我只能凭经验,仔细地观察,发现回音是从大拱上部大面积的光滑面上反射过来的。于是我们就将当地通用的炕毡作为吸音材料钉了上去,结果很是见效。”“此外,施工中还发生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省时、省工,后面的石山基础没有打平,工人就将舞台的后墙砌了上去,等到墙体快砌完时,发生了滑坡现象,结果采取了一个补救措施,在那个边上砌了一个小的窑洞。通过这件事情,我体会到,搞建筑也跟做任何别的事情一样,大处和小处都应仔细、认真、小心、谨慎,马虎不得,否则就会出乱子。”
1983年3月,杨作材重返延安,在中央大礼堂前留影
新中国成立后,延安革命旧址保护部门已将礼堂后山基础打平,后墙进行了加固改造。原来礼堂舞台的后墙紧靠着石山,现在中间修了一条夹道,夹道下面修了过水槽,消除了隐患。杨作材还提到礼堂建设中的另一个问题:“礼堂大墙里面有火墙,两个拱中间只要没有门的地方下面都有一个火墙,有一个烟筒直通墙里面。墙上面三个窗户,墙体顶上三个烟筒,下面是火道,墙以下是那个火墙。但是这个火墙后来失败了,那个烟筒不冒烟,不通风。因为当时没有管子,是用乱石砌起烟筒道的,只要有一个地方砌不平,哪一块石头凸出来,那个烟筒就堵住了,所以那个烟筒没起作用。而且我做那个火墙,先在墙上做一个小拱,然后单独砌,那个隔墙做得很复杂,孔弯弯曲曲,通风也很困难。如果没有鼓风机,光靠烟筒抽力不行,所以后来那个火墙不用了,现在把它抹起来,外面看不见了。那个时候也幸亏没有搞起来,要是真正烧起来的话很危险。因为那个时候没有耐火砖,我用普通的石头,一烧就会烧坏了。烧坏了那个炉子不要紧,因为炉子跟大墙隔开,但是那么高的温度很可能把那个墙烧坏,所以火墙没有烧倒是好事。”
对于中央大礼堂正门塔楼窗户上的五角星中间铸有“1940”几个字,比1942年建设中央大礼堂的时间早,杨作材作了说明:“上面这个五角星是生铁翻的,在沈鸿同志的茶坊兵工厂里面翻砂的,是1940年为建李家塌礼堂用的,后来李家塌礼堂修完以后没有使用,就把那个五角星搬过来了,这个房子是1942年建成的。”
“杨家岭这个礼堂除了它的重要政治纪念意义外,在当时情况下,技术上也还有一些特点。简单地讲,就是根据前几年的经验,我熟悉了延安干部的需要;工人的技术水平;边区(延安附近)可以找到的建筑材料;市场可以买到的少量小五金;边区各工厂可以帮我做什么事等等。总之,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个工作上是理论联系了实际。另外还有件事值得提一提的,就是有一天李富春同志到工地来看看(他当时是中央副秘书长,我的工作直接是他管的)。他告诉我毛主席在中央开会讲哲学,说你们看对面工地上到处挖得乱七八糟,实际上在工程司的脑子里是有一个完整的图案的。我当时并不懂这些话在毛主席思想发展上有什么意义,直到解放后毛主席曾提到万里同志领导建设人民大会堂,并发表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著名的哲学著作后,我才懂得毛主席在当时(1942年)已经在讲正确的认识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是在讲物质如何变精神,精神如何变成物质。而这一思想,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已有几句话提到过,不过没有发挥。”
对于自己负责设计建造的中央办公厅大楼和中央大礼堂等建筑,杨作材说:“以上几座建筑物都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建成的,我只是做了一点具体工作。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这几座建筑物的建成,与边区建设厅、鲁艺、茶坊兵工厂、温家沟农具厂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也是分不开的。每当施工中遇到困难或材料缺乏时,这些单位总是给予及时的支持和无私的援助。没有他们,这些建筑物是建不成的。当然还有当地的工人—石匠和木匠们,是他们用双手建造起这几座建筑物,我是他们中的一员,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他说:“边区建设厅的同志帮我计算拱的强度。帮我计算的同志叫李毅,他是武汉大学土木系毕业的。我自己手头上什么东西都没有,因为我到延安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搞建筑。还有施工中,因为礼堂建筑面积大,用吊线拉平的老办法画线已很难做到准确,为此也是从建设厅借来了水平仪进行测量。总之在大礼堂的建设过程中,边区建设厅给予了宝贵的帮助和支持。
为这个礼堂建设出力的人当然很多,除了当地的能工巧匠之外,直接出力的还有张子良、王朝禄、袁大禄(都是工农老干部);茶坊兵工厂及边区农具厂;边区建设厅。鲁艺的钟敬之同志也為礼堂内部装修画过一些图样,大概是因为我没有把结构情况向他交代清楚,只说是石拱建筑,所以他画来的图,大体上都是按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穹隆建筑样式绘的,所以用不上。不过后来开七大时我已离开杨家岭,内部装潢我想鲁艺的同志们会参加的,我就不知道了。”
中央大礼堂正门塔楼窗户上的五角星
七大代表进入会场
中央大礼堂的建设,从1941年底开始施工准备,1942年春开工,在杨作材和建筑工人、机关干部、战士们的合力奋战下,大礼堂建设速度很快,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于是年10月全部竣工。这一年杨作材刚好30岁。
1942年10月10日,《解放日报》第4版以《平剧院今日开学—演剧五天招待各界》为题报道:“延安平(京)剧研究院于今日假杨家岭新落成之中央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敦请各机关学校负责人及延安文化界戏剧界同仁指示该院今后工作云。”
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出席七大的正式代表共547人,候补代表208人,合计755人。代表全党121万名党员。从1928年党的六大到1945年七大召开,由于战争环境及其他原因,相隔17年,在党的历史上是创纪录的。
毛泽东主席在讲话中环顾了一下只能容纳近千人的礼堂,说:“将来革命胜利了,我们一定要建造一座能够容纳一万人的大礼堂!”
在七大开幕式上,朱德总司令向大会致开幕词。他的第一句话是:“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了!这次开会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我们自己修的房子里开会,过去是租的人家的房子秘密开会。”朱总司令朴实又充满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话赢得了代表们的热烈掌声。
庄严肃穆的主席台正中悬挂着毛泽东、朱德的巨幅画像。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12个醒目的大字与会场后面“同心同德”相互呼应,烘托出大会的主题。会场两侧墙壁飘扬着24面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4年的奋斗历程,“V”字形旗座是革命胜利的标志。
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习总书记在参观七大旧址时说:“这里我来过多次,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习总书记看得非常仔细、听得也非常认真,当他听完中央大礼堂建筑风格的介绍后,说:“这个礼堂把西式建筑风格和陕北窑洞特色很好地结合起来,点点滴滴都体现着创新。”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80处),延安革命遗址(1937—1947年)被列入该名单,其中包括杨家岭七大会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