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创新的若干思考
2022-05-30李东
李东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有效综合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快速地获得知识,也能够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有效探究。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其工作方法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将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优势与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借助大数据时代先进的技术,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创新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仍然是以传统的思政课为主,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信息接受方式存在一定脱节,与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大数据时代,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较多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更多的挑战。因此,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主要围绕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展开讨论。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概述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社会生态结构得到了重塑,数字化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高校作为大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是各种社会思潮汇聚之地。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相比,大数据有着较大的区别,其主要特点就是全面性,不仅仅局限在商业信息和新闻传播等方面,还能够对大体量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并且将其应用到现实中。
高校思政工作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始终坚守思政课堂这一主要阵地,进一步推进“大思政”格局的建设。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紧跟社会发展,时刻关注思政课程与社会热点之间的联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搜集网络平台上与学生有关的信息。高校辅导员还应该正确运用网络技术,更好地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平台,实现对校园舆情动向的把握,从而有针对性地应对校园网络中出现的各类错误言论及负面信息。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创新的意义
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课堂教育模式过于严肃,并且缺乏健全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上问题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缺乏科学性,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为高校学生提供生动鲜活的思政教育内容。大数据时代,手机等移动终端广受高校學生的喜爱,并且逐渐成为其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该高度重视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也应该逐渐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高校也能够更好地进行信息跟踪与分析,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从微观层面进行分析,辅导员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根据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以及思想变化等,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育方案,逐渐完善教育方式方法,更好地对学生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创新的前提。高校学生更喜欢使用社交媒体等进行思想情感交流与信息沟通。大数据时代,数据技术能够对此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最终将高校学生的基本行为方式和思想情感变化等直观地展现出来。所以,辅导员等高校思政教育者要重视大数据带来的影响,关注针对青年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的结果,从而制定出与学生实际相符合的思政教育方案与模式,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人性化,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与沟通,确保思政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信息进行整合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状态,准确评估处于特定时期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思政教育原则,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创新所需的能力
首先,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作为学生最主要的思想教育者和引领者,必须具备媒介素养,包括一定的媒介知识、媒介意识以及媒介运用技术等。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要熟练掌握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功能,了解其使用特点,灵活运用各种网络和信息技术对媒介信息进行处理;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还要能够借助微博、微信以及其他社交媒体与学生实现交流与互动;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需要转变观念,从媒介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从而实现对信息的敏锐捕捉,积极参与到媒介活动中去。此外,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的思想引领者,要有较高的媒介道德素养。
其次,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预判能力。他们需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微信朋友圈和QQ动态,积极搜集整理呈现的数据信息,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综合判断学生在思想、学习以及情感等方面的情况,根据分析结果预测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或者困惑,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对于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一定的信息预判能力能够很好地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实现对学生的保护。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高校学生更喜欢利用新媒体平台将自己的思想状况展现出来,这也逐渐成为其行为的先导。所以,高校辅导员要有敏锐的判断力,以此提升自身工作效率和工作实效性。
最后,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还必须掌握新媒体操作技能。只有具备新媒体操作技能,才能够及时获取数据信息,进而快速有效地针对学生在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进行筛选与整理。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还要很好地运用数据技术,将数据技术与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相结合,运用各类社交平台,利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信息表达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真正认同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要想实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就必须树立大数据意识,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必须做到与时俱进。高校辅导员要通过学习逐渐增强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与理解,增强自身的思政专业理论知识,实现二者的融合。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通过多个渠道对大数据的技术优势进行宣传,在校园内部创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打造一支高素质、多元化的思政队伍,使其既能满足教学需要,又能够通过对技术的运用,实现大数据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与创新。
(二)优化思政教育环境
要想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的根本性改变,高校可以借助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由环境的优化带动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从而扩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使其有效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增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根据自身教育实际,积极创建大数据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开展创造前提条件。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促使学生将自身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等与主流思想相融合。基于此,高校可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建立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教育平台,实现社会、高校、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联互动,更好地进行学生管理和主流信息的传播,为高校思政教育搭建新的渠道。除此以外,还可以借助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利用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实现网络文化的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思政教育在学生群体中的全覆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三)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首先,必须重视对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工作。在大数据时代,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存在一定的虚拟性,这也为网络使用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而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的频频出现也对学生的诚信自律品质和道德意识的培养等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辅导员在日常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实现对传统工作模式的创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媒介。比如,辅导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将媒介素养的培养与学生工作相结合,通过讲座、微信公众号推文以及微信群内发布消息等形式,将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话题与媒介素养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热点话题进行分析,从而加强对其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辅导员还可以充分听取学生的要求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制定道德规范,使学生在应用网络平台时逐渐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
其次,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必须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引导。对于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来说,辅导员往往只能通过对学生原始档案的查阅和对学生平时行为的观察与交流来了解其日常动态,这样的信息收集模式过于落后,不仅损耗了时间,而且面对几百名学生,辅导员也很难保证对其思想状态的精准掌握。在大数据时代,每个学生都会在网络平台中留下个人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辅导员对其思想个性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在网络平台上,学生表达出的想法往往更加真实可靠,而辅导员通过这些信息,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和动态进行了解与分析,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与现实需要,制定出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方案。辅导员可以建立网络台账,为每一个学生设计电子档案,通过数据收集和了解学生个人表现等方式不断完善学生的电子档案,再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精准分析,这样就能够实现对学生思政教育的个性化引导。
最后,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还需要借助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崇尚自由和个性,更加喜欢使用微信和微博等新型的社交媒体。针对这一特点,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目前,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交流平台有QQ、微信和微博等,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根据学生发布的“朋友圈”、微博等内容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了解学生的心态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借助于这些新媒体平台,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也能够很好地融入学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數据时代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等的发展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借助于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工作创新,转变传统思政教育工作意识和观念,优化高校思政教育环境,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与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桂镕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思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20(3).
[2]段玉红.大数据助力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评《大数据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21(4).
[3]徐君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J].2021(3).
[4]李潞.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考[J].2021(17).
[5]赵建超.大数据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思维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21(4).
责编:应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