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梳理?整合
2022-05-30杨再隋
杨再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已正式颁布,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新课标在明确课程目标,强化育人导向之后,必将变革育人内容,改进育人方式,在新课标行文中,“情境”“梳理”“整合”等几个词语多次出現,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几个关键词语绝非孤立地存在,多次出现并非偶然。在新课标的整体背景和总体结构中,在新课标各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中探寻其深层含义,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情境”一词并不生僻,在我国古典文论和近代文学大师们的著述中对此都有不少精辟的论述。中外课程教学论对学习情境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毕生倡导并实践“情境教学”,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深化课程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创设情境
“情境”一词在历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并不多见。但此次新课标却对“情境”一词情有独钟。据统计,共出现40余次。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要求“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见,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不仅对促进学生言语实践、提升言语实践的质量十分必要,而且对变革教师的育人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情境”是什么?情境是客观环境和主观心境相融合的产物,客观环境必然影响主观心境。反过来,主观心境又影响人对客观环境的认知。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有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如果人的心情好,眼前必是山清水秀,碧海蓝天。倘若心情沮丧,呈现在眼前的则是穷山恶水,枯藤老树了。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人的言语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为着交流的真实需要而产生的。
新课标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要求学生“在日常的交际情境中学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识字内容,选择适宜的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写字、诵读、积累、探究的兴趣”。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要求“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应紧扣‘实用性特点,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要求“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和实践创新能力”。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强调“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新课标进一步要求,“命题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抓住社会生活中常见但又值得深思的真实场景,创设新颖、有趣、内涵丰富的情境,设计多样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探究欲望”。
真实场景,真实需求,真实问题,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言语实践。没有真实,场景是虚拟的;没有真实,需求是不存在的;没有真实,问题是假定的。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有真实的需求,也才有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这样,才会有真实而有效的言语交流,也才会有真实而有意义的言语生活。
注重梳理
梳理是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形象化表达。梳理,原意是用梳子去梳顺头发,比喻把复杂纷纭的事情或问题通过梳理,理清头绪,分门别类,归类整理。为此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归纳等思维方法。将其中相关联的事物或问题进行鉴别,分类整理,为今后的知识、能力的结构化打下基础。
新课标多处使用“梳理”一词。据统计,梳理以及和梳理词义相近的词大约有20多个。梳理一词的高频率出现,显然与发展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有关。由于语言现象比较复杂,学生日积月累的语言材料逐渐增多,需要引导学生经常梳理,使之条理化、明晰化。新课标在“学段要求”中将“梳理与探究”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并列,意味着“梳理与探究”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常态化。将“梳理与探究”置于三者之后,意在说明,“梳理与探究”贯通于“识字与写字”的过程和“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也贯穿于“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层递进,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的语言运用,离不开学生的言语实践。
新课标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指出:“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写字、诵读、积累、探究的兴趣,并注意将语言积累、梳理与体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见梳理、积累与体认是融为一体的。或者说,通过积累梳理有助于学生体认中华先进文化,促进文道统一,实现以语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
同时新课标还指出,“诵读、积累和梳理,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
在中小学,学生重视诵读,熟读成诵,正是为了积累于心。头脑中的语言材料积累多了、丰富了,就要进行梳理。通过梳理,条分缕析,分类组合,将散乱的系统化,将零碎的统整化,为高中的言语建构打好基础,也为探究活动做好前期准备。因此,从小要增强学生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简单可行的方法,为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获得言语直觉,形成语感。
新课标把积累放在梳理之前,颇值深思。积累是梳理的前提,没有语言积累,脑子空空,头脑简单,何以梳理?由于少年儿童大脑皮层的暂时神经联系不多,痕迹不深,因此便于积累,且不易遗忘。学生在诵读积累上从小练好童子功,将会终身受益。
新课标将“梳理与探究”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也有讲究。学生为什么去梳理?当然是为了探究。即运用梳理对积累的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以概念形成判断,经由判断,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再到一个新的判断,实现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究,这是人的认知活动中的基本规律。对小学生要求不宜过高,但也无需望而却步。统编本三年级教材中,有关“预测”的单元是学生进行“梳理、探究”的初步操练。实践证明,学生不仅读得饶有兴趣,而且还尝到了“预测”的甜头。可惜在四、五、六年级的教材中,缺失了这样的思维训练。
新课标在“核心素养内涵”提到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其实就是梳理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例如感知、感悟、联想、想象等。也要逐渐学会运用邏辑思维,例如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概括等。到高年级还要学习运用辩证思维,例如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等,甚至还需要进一步要求学生在思维活动中不拘一格,求变、求新,多角度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在思维创新上勇敢尝试。
总之,学生所有的思维活动都是学生言语运用中的思维活动,既有助于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加强整合
整合是现代课程理论中的常用词语。在学校,学生主要是通过课程学习去认识整个世界的。然而在现代课程建构中,把课程分割成各个互不相关的学科,每个学科又把知识、技能切割成小块。实践证明,这种碎片化的课程结构,已影响到学生对世界的整体认知。为解决这一问题,实施课程一体化和跨学科课程建构,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中无法回避的课题。
对此,新课标不仅要求“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计划性和目标意识”,还在多处强调本学科内部各要素的整合和学科之间的融合。据统计,新课标使用“整合”及“综合、融合”等近义词有40余个,足见课标修订者的良苦用心。其实整合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即将若干有关联的和看似无关联的事物,按内在逻辑组合成一个整体,以发挥其整体的优势。
新课标中,“融为一体”“统筹安排”“综合运用”“整体规划”“集中体现”“整体刻画”“整体交融”“综合效应”“深度融合”“整体提升”等和整合含义相近的概念在多处使用。其中,突出的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核心素养四要素的整合
核心素养,意在培养学生终身必需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的品格。而人原本是肉体和灵魂、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种属的统一体。因此,在学生的言语实践中,整合核心素养是实施语文课程自身的必然要求。
核心素养四要素是一个整体。其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促共进。学生在真实语境的言语实践中,真切感受语言智慧之美,倾心领略蕴含在语言中的思想魅力,必将增强文化自信,逐渐提高审美欣赏的能力。具有文化自信和审美能力的学生又会激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的信心和决心。在实施语文课程中,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内容,对核心素养应有所侧重,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自信是融为一体的。这一切都是以学生的言语实践为基础,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在学校,读、写能力是学习的重点,对听、说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视。读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写是用书面语言去表达。前者是吸纳,后者是倾吐。无论吸纳和倾吐都需要思维的参与和情感的伴随。阅读时,聚精会神,口诵心惟;写作时,奇思妙想,妙笔生花。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读学写,以写促读,使读写能力都有所提高。著名教育家丁有宽倡导“读写结合”,自编教材,长期实践,成效显著,应继承和发展。
由于听说读写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因此应充分发挥其相互促进的作用。新课标在“总目标”第五条中要求“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说明已把听、说能力的培养纳入语文课程的范畴,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听、说能力的要求。新课标还要求“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为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示我们要“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
(三)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的整合
在课程实施中,学习情境、内容、方法、资源的整合,是在学生的言语实践中动态地整合。即按照课程目标,将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资源)置于一定的学习情境中,选择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结合生活实际,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能力状况,展开生动活泼而又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真有所获、确有所得。简言之:“要求明确,内容集中,情境真实,方法灵活,彼此兼顾,力求整合。”
面对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现状,新课标要求“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拓展学习空间,整合多种媒介的学习内容,提供多层面、多角度的阅读、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师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多元互动”。还要“努力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语文学习。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阅读习惯、写字能力、深度思考等可能产生的影响,扬长避短、使用适度,避免网络沉溺”。
除此之外,还有语文学习和儿童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的整合,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语文活动的整合,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跨学科整合,群文类学中的同类课文的整合等等。
整合不是简单的相加,更不是无规则的混合,而是在揭示事物各要素的关联性之后的有规律的整合。《周易·系辞上》有言:“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后概括为触类旁通,其中之“类”就是整合的结果。将若干事物归类、触及其“类”,其他皆可通晓。这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以上对新课标中的“情境”“梳理”“整合”三个词语做了简要的解读,词序如此排列,标示着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即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对语言现象的梳理,实现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在学生言语自主实践活动中动态的整合。当然,之所以把这三个词语认定为关键词,只是本人的一孔之见,不过是解读新课标的一个角度而已。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