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平二《快速跑》“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

2022-05-30李兴玲蒋景灵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纸条诗句

李兴玲 蒋景灵

笔者在汲取本期研讨活动中专家和教师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的理解,设计跨语文学科、美术学科主题的案例。

一、融合主题

跨语文学科的国学主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跨美术学科的色彩主题,增强搭配的认知。

二、活动目标

(一)落实“勤练”要求

将学科主题内涵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在任务的驱动下,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通过多样化的“练”实现对“快速跑”动作质量的提升和适宜的运动负荷。

(二)学科知识综合应用

通过对已学诗歌的分句、组合、朗诵等,促进学生对诗歌的内涵理解和对韵律的感知;引入美育中的色彩搭配与运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色彩知识的了解。

(三)核心素养支点要素

体育与国学、美育的深度融合和双向促进,紧扣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运动能力的培育支点,融入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内涵。

三、设计思路

(一)融合方式

根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水平二田径类“快速跑”的目标要求,以跨语文学科的国学主题为主要融合方式,促进跑的练习效果。本课应用于“快速跑”课程教学的体能部分。

(二)融合思路

1.驱动激趣:整合国学主题,以“藏诗”“找诗”的活动,驱动学生积极奔跑,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运动能力。

2.融合增效:以“赛”的形式,达到“练”的目的,探索跑的启动、途中跑及接近目标减速的技巧,将“学”的内容融入“练”与“赛”中,实现“学、练、赛”的有机整合,提升体育课的效率。

3.合作探究:小组通过自主选诗、商量“藏诗”方法、规划寻找路径、策划跑的策略,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培育课程核心素养的综合整体应用。

4.增强体质:规划藏点距离,驱动每名学生积极跑动寻找目标诗句,达到跑的量的积累和强度的合理有效。

5.知识应用:通过对古诗词分句、藏诗、找诗、诵诗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多种色彩的标志盘和小纸条,增强学生应用色彩知识的能力。

四、活动方法

(一)活动规则

1.听统一哨声快速启动,以最佳跑动路线寻找本组本人对应诗句,找错了则及时放回,再向下一个目标继续寻找,找到为止。

2.先找到诗句的学生,助力伴跑其他同学寻找,全组找齐为准。

3.全组找回后集中配合动作练习朗诵方法和展示队形组句拼读,比活动效果。

4.寻找中不可告诉同伴已知詩句内容的位置。

5.不得2名学生同时翻动目标盘,不得抢翻目标盘,以离盘最近的学生为准。

(二)活动步骤与方法

1.选诗词:小组讨论选择本学年学习的适合活动的诗歌,选定与本队队名颜色相近色调的纸条,每名学生在每张纸条写上一句诗。

2.巧布局:小组集体策划藏好纸条,其他组的学生找得时间越长,跑动的距离就越多。

3.快跑动:小组成员根据分工沿操场边线分布,听指令积极跑动寻找目标诗句,如果不是自己需要找的诗句,立即还原位置再继续寻找,直到全组学生完成任务并回到起点为止。

4.细复盘:各组对前一轮活动中的任务分工、快速启动、奔跑方法等进行分析,为下一轮活动重新策划。

5.再比拼:进行新一轮活动,看跑动速度和完成效果的变化。

(三)拓展建议

为调整活动的密度和强度,对本游戏方法进行拓展,加大寻找目标的难度,达到增加学生跑动次数和提高运动负荷的目的。

1.色调合放:按冷暖色彩纸条随机放在标志盘内,同色调标志盘为寻找目标,增加了寻找的难度,跑动时间增长,次数相应增加。

2.全色混放:纸条随机放在各色标志盘内,所有标志盘都是寻找目标,寻找难度会更大,跑动时间会更长,跑动次数会更多。

3.增加跑动:每翻一次标志盘要跑回出发地触摸标志物后折返后再找,跑动的距离大大增加,增强了运动效果。

(四)场地与安全

1.每个小组人员起点设在场地边,随机布置藏有诗句的纸条,每个同色标志盘距离不少于50m。

2.跑动时按照靠右规则跑进,注意观察其他学生的跑动,避免相撞。

五、跨学科活动效果与注意事项

(一)活动效果

1.任务驱动学生快速奔跑,变单调的跑步变为有内容、有目的、有趣、有负荷的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氛围浓厚,运动密度、强度趋于合理。

2.通过选诗、拆分、寻找、重组、朗诵等环节,实现对学科知识的强化学习。

3.把美育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色调与色彩的搭配知识得以实际应用,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知美、应用美,提高美育能力。

4.本案例跨多学科融合,通过探究、制作、体验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二)注意事项

1.学生前认知:学科知识应满足学生前认知,在已学的知识范围内。

2.双向促进:跨学科主题应用时应以促进体育教育教学效果为主,同时对学科知识有效应用,达到交互融合、双向促进的目的。

——李兴玲(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管仲小学,236200);蒋景灵(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一中学,236200)整理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纸条诗句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两张纸条儿(上)
纸条大侦探
品读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五张纸条
读诗句,写成语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