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美术与古典诗词融合教学
2022-05-30张致军
张致军
【摘要】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美术课程除了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外,还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美术在思想和创作上有很多相似和共融之处。美术教育应在理解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去审视美术作品及其表现,从而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树立文化自信。文章从高中美术学科与古典诗词学习融合的必要性、高中美术学科与古典诗词学习融合的共生点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 高中美术;古典诗词;融合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以及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要求下,打破科目学习界限、开展学科教学之间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文化情境之于美术学习的重要性,“文化情境”对创作者来说,是指作品创作时所依托的历史、政治、经济等文化背景及特征。每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和产生都打着深刻的“文化”烙印。所以,这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既是精神产品,也是文化化石。对学生来说,美术课程的学习除了要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还要进行文化学习。同时,还要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美术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贯通,是为学生创造“文化情境”的必要手段。
高中美术五大学科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的培养与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文化课首先关注的是人的价值、人的发展,所以,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文化学习和学科学习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最终都是指向人的发展,并且和其他学科一起承担培养学生各种素养的任务。
一、高中美术学科与古典诗词学习融合的必要性
1.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崇高的品格、美德与气节,并且代代相传,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国自古就有着“诗教”的传统,美术教育应“有意识地用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打思想、道德、文化的底子。”[1]从而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心灵,培植学生优美人格,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点亮学生美好人生。美术学习与古诗词学习的融合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化情境”,还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同时,学生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可以感受到美的熏陶,并培养高尚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这与最具人文气息的艺术教育——美术学科来说可谓相辅相成,能够真正实现人文学科的互相融合、相互渗透,既符合教育科学,又利于唤醒知识与教学的生命属性,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传承中华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理解多样文化”“懂得尊重和包容,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2]尤其是在学习中国古代绘画中有重要地位的文人画时,更是要注重画、文结合与品诗读画。文人画家们皆是兼文学、书法、绘画于一体的全才。文人画讲究诗情画意,“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文人画一致的追求,画中往往是有题诗的,形成诗画合一,铸就“画中饱含情趣,画外流露思想”的意境。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中国画,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中华民族文明共同发展、共同存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核心素养要求,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文化理解”,在理念和本质上是一致的,并且互为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所以,在高中美术学习中融合古典诗词的学习,站在文化的视角去寻找美术作品的价值和文化意义,是实现学生对优秀文化传承和理解的必要途径和方法。
二、美术学科与古典诗词学习的共性
中国古典诗词和中国画都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两个最具中国精神的领域和学科,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两者自古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无论是作品表达的意境、展现的形式,还是作品的创作和建构,都存在很多相通之处。
1.中国诗与画都追求意境的烘托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宋.陈与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四》),中国画追求的是绘画的意境,在其内而忘其外,取其意而忘其形。古诗词追求情和景交融形成的意境:“意”即情意,是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境”是外在的客观存在的艺术画面。古诗词的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同客观的景象事物形成的整体的艺术境界。如苏轼回忆王维《蓝田烟雨图》的题画诗:“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东坡题跋》)前两句“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画中描绘的是一幅水落石出、红叶凋零的深秋景象。后两句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濕人衣”,原画中并没有描绘出这样的情景,但是诗人却通过画面的意境,联想到虽然没有下雨,但露水仍然打湿了行人的衣服,表现出诗歌与绘画对意境共同的追求。所以,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又如,宋徽宗在《腊梅山禽图》左下角的空白之处,自题一首五言绝句,对整个画面起到了很好的补白作用,使画面具有了一种动态的平衡感。同时,这首题画诗前两句“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是对绘画本身的诗意描述,而后两句“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则是由绘画意境引发的抒情。诗与画互为阐发,互相烘托,使得直观的画面之外有了深远的意境,简短的诗言之外有了无尽的意蕴,诗情画意浑然一体。(图1)
2.中国诗与画在创作思维和建构上具有同一性
顾恺之曾提出过绘画创作“迁想妙得说”,“迁”乃“迁移”,“迁想”有两层含义:一是由此物联想到彼物,二是创作者将个人的情感“迁移”至具体物象。“妙得”是“迁想”的结果,画是创作者通过丰富的联想、想象和感情的表达,在作品中表现出的独具个性化和典型性的作品。比如,郑板桥画竹,郑板桥的《露竹新晴图》题文阐述了自己画竹的三个过程:首先,作者晨起看到“烟光、日影、露气”之中摇曳多姿的竹子,此时的竹子乃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象反映到头脑中的表象,即“眼中之竹”;然后,画兴大发,便有了“胸中之竹”,即将自己主观感情渗透于客观物象而形成的意象;最后,待到“磨墨展纸”、落笔之时,画出的竹子却又不是“胸中之竹”,而是运用笔墨材料和绘画技巧将头脑中孕育的竹的意象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手中之竹”。
而关于古典诗歌创作,叶嘉莹在古人诗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兴发感动”的诗歌创作理论,并说明“兴发”产生的原因是“心物交感”。她在《碧山词析论》中说:“兴发感动之力的产生,原当得之于内心与外在事物相接触时的一种敏锐直接的感动。这种感动可以得之于大自然界的花开叶落的引发,也可以得之于人事界的离合悲欢的遭遇”[3]由此可见,外界客观事物是“兴发”之由,与主观感情的投射和生命的内在联系是“感动”之果,并借由“诗歌”这种语言形式得以表现。比如,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此处的“寒蝉”已经不仅仅是客观世界中的具象,而是词人由自然界的“秋蝉”“兴发”“感动”的结果,是词人心境投射的“意象”。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艺术形象与绘画艺术形象的创造皆是主观感情渗透于客观物象的结果,“迁想妙得”的绘画理论与“兴发感动”的诗歌创作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创作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
三、高中美术学科与古典诗词学习融合的生发点
美术作品和诗词作品都需要读者的“兴发感动”,需要读者站在当前的、个体的文化背景下再次解读,将作品表达的内核融入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时,才是作品的真正完成。以诗解画,诗画互解,则为理解、拓展画作主题,为实现画作主题的“二次飞跃”提供了可能。诗词解读能赋予画作深邃、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个性态度,诠释画作所不能言明的内在主旨,也为美术与古典诗词融合学习提供了契机。
1.诗对画主旨的升华
画作为视觉艺术,读者首先可以通过色彩、线条、结构感受作品的内涵。如鉴赏元代画家王冕晚年的名画《墨梅图》,先从视觉体验的角度来看,画卷上一枝梅花斜逸而出,花朵淡墨輕染、疏密有致、清新俏丽,枝干浓墨重彩、遒劲挺拔、铁骨铮铮。梅花的神韵和清香似乎穿透纸背,扑面而来。而王冕自己的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则赋予了画作独立的艺术个性和象征意义。墨梅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不正是诗人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精神气质写照吗?被称为“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在其著名的《渔庄秋霁图》中,简笔淡墨、疏朗雅致,创造了空寂、荒寒的境界,并题诗:“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诗画配合相得益彰,不仅体现了此画空阔萧索、古淡天高的意境,更是诠释了画家清高孤傲、超凡脱俗的隐逸精神。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结合对诗词的解读,融入个人的经验和审美,使得单纯的画面具有了思想的力量,不仅超越了简单的画面构成,而且使作品具有了一种独立的、永恒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这样,从视觉体验上升到情感体验,才是鉴赏一件艺术作品的全部。(图2)
借助古典诗词去理解、鉴赏美术作品,或者让学生用诗词的形式表达作品的内涵,甚至让学生写鉴赏文章,都可以成为诗画融合学习的载体。再者,对创作者来说,除了运用传统或是现代的媒材、技法和美术语言表现作品外,更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素养创作出具有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且独具个性的作品。
2.画对诗的补充
诗,作为语言艺术,依靠诗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依靠读者运用生活、情感经验和想象产生艺术感受。比如,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古诗文阅读,选的是宋代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首联、颔联写画中山水,虽尺幅之间,却有万里之势;颈联写画中暮色,众木含晚,孤云不还;尾联两句,谓画中之景,非本诗所能传出。既极赞画之神妙,又自惭己诗之拙。“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无限的意境、无限的想象、无限的绚烂全都融入其中,如果在鉴赏此类诗作时,引入画作的欣赏,则诗语所不能言尽之妙,“画语”可以化抽象为具象,作为诗境的补充;或是可以根据诗歌描写之景进行创作,借助诗歌含蓄的审美特征来构思作品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美术教学的案例。
总之,在高中美术学习中融合古典诗词的学习,引导学生站在文化的视角去寻找美术作品的价值和文化意义,是现代教育趋势的需要,能够真正实现人文学科的互相融合、相互渗透。这既符合教育科学,又利于唤醒知识与教学的生命属性。同时,也是新课标理念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实现学生深刻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注释:
[1]于漪.?古诗词阅读指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06):7-9.
[2]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8.
[3]叶嘉莹.中英参照迦陵诗词论稿:全2册(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