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王通吃新能源

2022-05-30杨松

21世纪商业评论 2022年9期
关键词:宁德动力电池电池

杨松

8月初的一场高层人事变动,凸显超万亿市值的宁德时代,对于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视。

宁德时代发公告称,周佳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将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并继续担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现年44岁的周佳,曾在美国资本集团、鼎晖投资等担任高管,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

公司回应称,此番调整,是为了加强公司在上游板块、应用领域和创新领域的投资管理,周佳将主要负责公司投资管理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市场体系相关工作。

根据财报,截至2022年6月末,其长期股权投资金额已达141.9亿元,在其总资产中占比3.6%。投资金额仍在不断增长,相较2021年年末,增加了32.4亿元。

按照宁德时代的分类,其投资主要分布在四大领域:加强原材料供应合作,保障設备供应合作,加强下游客户合作,推动商业模式及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服务能力。

通过这四大领域的投资,宁德时代打通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不断巩固其电池“一哥”之位,同时也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

上游挖矿

2022年的宁德时代,深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困扰。

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15.04%,同比下降了7.96%。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是部分上游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

今年7月,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公开表示,由于上游原材料遭遇资本炒作,给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困扰,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石油焦等锂电池上游材料,均出现价格暴涨。

以电池级碳酸锂为例,今年初的价格不到30万元/吨,到了8月24日,价格已经上涨至49.1万元/吨,由此导致行业利润转移到上游原材料商。而在扩充电池产能的宁德时代,则通过投资来降低原材料的影响。

事实上,上游的锂、镍、钴和石墨等资源,以及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材料,宁德时代早已通过投资方式,有所布局。

2018年3月,宁德时代还未上市,就通过收购成为北美锂业的控股股东,后者主要业务为锂矿开采、选矿和冶炼,拥有加拿大魁北克省的La Corne锂矿项目。

次年,上市后的宁德时代继续在全球“挖矿”。相继入股了澳大利亚锂矿企业Pilbara Minerals和加拿大锂矿企业Neo Liquitium。

宁德时代在资本市场获得巨额融资后,毫不犹豫加码上游产业链的投资。2020年8月,宁德时代公告,拟围绕主业,以证券投资方式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不超过公司2019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50%,即190.7亿元。

对于上游的投资,宁德时代向来不吝资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公司加强原材料供应合作的相关投资总额为35.9亿元,直接投资了21家企业,在前述四大投资领域中,金额、数量均位居第二。

2022年,锂价格不断上涨。宁德时代以8.65亿元代价,获得江西省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一处探矿权。该矿面积6.44平方公里,推断瓷石矿资源量96025.1万吨,伴生锂金属氧化物量265.678万吨。

在原材料领域布局多年,宁德时代有了收获。公司半年报指出,业绩超预期,一大原因是进一步完善了新能源矿产资源和上游材料领域布局,缓解了上游涨价对于成本的压力。

对于保障公司的设备供应合作,宁德时代展开的相关投资,项目数量并不算多。截至2021年9月,只有9家,不过总金额高达31.1亿元。

据宁德时代透露,锂电生产的核心设备影响电池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对电池性能及一致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动辄投资高达百亿的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中,设备购置及安装的金额,在项目总投资中的占比多达50%。

以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为例,据宁德时代公布的投资明细,设备购置及安装投资高达72.5亿元,在总投资中占比为62.2%。

电池的设备提供商们,也乐于引入宁德时代,绑定这一大客户。

比如,上市公司先导智能(300450.SZ ),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等领域,宁德时代是其第一大客户。2021年6月,宁德时代以25亿元入股先导智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宁德时代指出,通过投资上游核心设备供应商,有助于保障核心生产设备的稳定供应,并可加强与其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研发和技术合作,提升自身对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上马新项目,也带着设备合作方。先导智能在2022年财报表示,正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圆柱电池生产线,加强与宁德时代在其德国生产基地的合作,并探讨在东欧、北美和东南亚等地建厂的事宜。

联手车企

如果说,投资锂矿、设备厂商是为了造好电池,那么对于下游客户整车厂商,宁德时代则通过投资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动力电池业务发展。

宁德时代与车企有着深厚的渊源,早在2012年公司成立初期,就与宝马共同开发制动力电池系统,用在宝马一款电动汽车产品上。宁德时代也成为当时宝马在中国的唯一一家电池供应商,打响了在汽车领域的知名度。

在与其他车企的合作中,宁德时代更进一步,通过投资建立合资公司,双方的合作变得更紧密,还能减少电池项目的投入资金。

宁德时代权益工具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截至2021年9月)

比如,合资公司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模块和系统的开发、生产及销售。其中,宁德时代认缴资本1.5亿元,持股比例为49%,上汽集团则持股51%。

2021年6月,上汽时代参与的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二期)在溧阳开建,总投资额高达120亿元。双方合建,意味着宁德时代能以更少的资金来扩充产能。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中最贵的部件,在整车中的占比超过40%。仍在亏损的车企,并不甘心把利润让渡给宁德时代。有车企负责人甚至在公开场合吐槽,在“为电池厂打工”。

为了分享电池利润以及维护电池供应链的稳定,很多车企开始扶持新的电池供应商。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等新贵背后,均有车企加持。以国内排名第三的中创新航为例,广汽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参与投资。

对于新兴造车品牌,宁德时代也通过股权投资,渗透势力。不过,宁德时代早前投资的拜腾汽车、北汽蓝谷、爱驰汽车等,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宁德时代又战略投资了阿维塔、哪吒汽车,以及吉利汽车旗下的高端纯电品牌极氪。

被投车企也通过高额订单,“回报”股东宁德时代。8月27日,宁德时代新推出的麒麟电池,首批落地车企包括极氪,双方签署了签署五年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极氪009为麒麟电池首发车型。

截至2021年9月,宁德时代对于下游客户的相关投资为44.1亿元,投资标的25家企业,除了车企,还包括更广泛的下游市场,比如电池资产管理平台、智能芯片等多家企业。

多点占位

截至2022年前7个月,全国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总销量中占比超过20%。中银证券研报指出,汽车后市场服务的格局也将因此发生改变,从渠道资源为主导的模式,转变为技术导向的第三方检测市场模式。预计至2025年,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将达到1.74万亿元。

宁德时代自然不会错过这个万亿市场,推动商业模式及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服务能力等相关投资案例,不断增加。据宁德时代透露,截至2021年9月,在该领域的投资总额为21.2亿元,投资企业13家。

宁德时代在其主业动力电池领域,与蔚来汽车组建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主营动力电池租赁、维修、批发零售;又联合北汽蓝谷,成立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换电及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业务。

上述两家企业均在2017年之前成立,待时机成熟,这些创新的合资业务,也能成为公司新的发力点。2022年初,宁德时代对外发布独立的换电品牌。

事实上,宁德时代看好的应用生态范围很广,除了上述的电池租赁、智能换电,还投资了小哈换电(两轮电动车换电)、享道出行(智慧出行)、地平线(汽车芯片)、云快充(第三方充电SaaS服务平台)、嬴彻科技(自动驾驶卡车)等。

曾毓群也经常为投资标的站台。

今年6月,他出席造车新势力阿维塔的品牌发布会,面对搭载了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包的新车,自我表扬“这个车的动力很好”。在阿维塔項目上,宁德时代投资了约7.7亿元,是前者的第二大股东。

除了直接投资,宁德时代还与博裕资本、高瓴资本等机构联手。高瓴也是宁德时代2020年197亿元定增中的最大投资者,投资总额达106亿元。据企查查数据,截至2022年8月,宁德时代参与的投资基金就有9家。

2021年,宁德时代持有9家上市公司股票,带来近39亿元收益。其中,小康股份、天华超净、永福股份、振华新材的股价,在2021年累计涨幅分别为249%、230%、116%、112%,宁王概念股的旗号,威力不小。

曾毓群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我不想只卑微地做车企的一环,而是靠自己,让车企离不开我。”

通过投资,宁德时代渗透到产业链各个环节,打造了一个庞杂的产业生态。

猜你喜欢

宁德动力电池电池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把电池穿身上
穿在身上的电池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The wav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multi-layer vertical perforated thin plates *
宁德时代价值几何
动力电池矿战
Effect of the PTO damping force on the wave pressures on a 2-D wave energy converter *
动力电池回收——崛起的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