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投巨头富士康

2022-05-30覃毅

21世纪商业评论 2022年9期
关键词:凌云富士康机器人

覃毅

郭台铭一手缔造的万亿鸿海,又在创投圈刷新了存在感。

8月中旬,工业富联(6011388.SZ)披露半年报,期内实现营收2252.60亿元,同比增长14.91%;净利润68.72亿元,同比增长2.16%,整体表现中规中矩。

作为富士康重新构筑商业版图的一环,工业富联失去了成长性,已是近几年资本市场的共识。在消费电子黄金时代成长为“代工王者”,郭台铭自然不打算就此收手。

在创投圈,富士康可谓隐形投资巨头。

15年前,富士康曾投资阿里巴巴,2020年两次卖出股份,轻松获利超20亿元。至今,富士康投资控股22家上市企业,滴滴、旷视、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都被纳入其投资版图。

早期投资带来可观收益,富士康尝到“甜头”。在大步转型的关头,它很快构建了一套全新的投资逻辑。

这两年,富士康加快铺开投资,一张聚集了高精尖制造的版图显现。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公司进行了密集的投资活动,大体呈现“纵向深度挖掘电子制造业链条,横向拓宽半导体、汽车及健康等产业布局,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特点。

通过投资入股与合资并购,富士康密切跟进产业变化,随时动态调整,以获取投资的最大化效益。

在合适的时机入场,富士康在补足产业拼图之外,还有“意外收获”。

根据鸿海的公告,最近三年,公司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确认损益金额共计3822亿新台币(约867.3亿元),近乎是一家细分行业巨头的营收规模。

重金对外投资仍在继续。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富联一边直投,一边成立各类投资基金。今年工业富联的对外投资金额已超过100亿元。

纵横交错的资本棋局,隐藏着富士康向高科技、高利润型企业转型的野心。未来,这些不断延伸的触角,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重塑富士康,还要打个问号。

紫光集团

不同于其他投资标的,紫光集团是富士康获得成熟产业链的捷径。

今年7月,紫光集团重组案步入股权转让实质阶段,在接手100%股权的智广芯控股投资机构当中,出现了工业富联投资的兴微基金。

根据鸿海公告,通过工业富联99.99%持股的兴微基金,向晟粤(广州)投资53.8亿元,富士康获得后者48.91%的股权。晟粤(广州)投资的“智广芯”(持股20.04%),通过司法重组获得紫光集团100%股权。

经过一系列交错持股的动作,富士康成为紫光集团的重要投资方。基于后者版图横跨存储器、IC设计等半导体产业链,为富士康串联自身上下游和智能汽车业务发展助力。

工业富联称,半导体产业是其打造第二成长支柱的重要板块,未来将继续通过投资,向核心技术延伸,满足对晶圆的大量需求,提升公司在半导体各环节的影响力及ODM设计能力,重点布局先进封测、装备及材料、EDA软体、晶圆设计等领域。

思灵机器人

在智能机器人赛道,思灵机器人是富士康看好的一家,近三年两次投资。

成立于2018年,思灵是一家智能机器人系统研发及应用服务商,核心产品包括七自由度轻量化机械臂、通用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视觉系统等。

创始人陈兆芃是德国宇航中心机器人研究所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曾经承担过天“宫二号”上的机械手和机械臂项目研发制作,公司的技术源自于德国宇航中心机器人研究所(DLR/RMC)。

2021年9月,思灵拿到2.2亿美元的C轮融资,软银愿景基金二期领投,高瓴创投、红杉中国、工业富联跟投。其中,工业富联投资450万美元。融资后,思灵机器人的估值突破10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

今年4月,工业富联再发布公告,宣布完成对思灵的独家战略投资,金额达3000万美元。目前,思灵机器人已经获得6轮融资,金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

拜腾汽车

跨界造车,让富士康在过去两年备受争议。

事实上,富士康入局汽车领域,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早在2015年,富士康就牵手腾讯、和谐汽车打造了和谐富腾项目。不过出师不利,后来富士康和腾讯相继撤出,而和谐富腾孵化出两个新造车企业——爱驰汽车和拜腾。

據多家调研机构信息,2021年1月,富士康与拜腾汽车达成战略合作,为后者注资输血,推进量产。

拜腾汽车成立于2017年,是最早成立的造车新势力之一。遗憾的是,烧光了84亿元融资后,M-Byte车型目前仍未实现量产交付。

不同于采取代工模式的造车新势力,拜腾汽车很早就开始自建生产基地,试图掌握上下游全产业链。入股拥有生产资质且已经建成制造工厂的拜腾,在造车业务上迈了一大步。

2020-2022年富士康部分投资项目

(部分数据按1:68555美元兑换率折算成人民币)

对于富士康来说,近几年手机电子业务增长明显放缓,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新能源汽车成为其重要抓手。

富士康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是全方位的。

2017年,它就与IDG设立了一家基金,专门投资汽车科技创业公司,其中最有名的是宁德时代。2020年1月,富士康与菲亚特克莱斯勒组建合资公司,生产电动汽车并经营车联网业务。同年10月,又与裕隆合作推出MIH电动平台。

AutoCore.ai

在智能汽车上下游,富士康频频出手。

成立于2017年的AutoCore是富士康早早入场的一家。

公司业务覆盖无人驾驶系统计算机以及辅助驾驶,主要车联网技术、智能车载平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自主无人驾驶 AD 平台的开发,为用户提供基于多种车规芯片、搭载人工智能算法的自主驾驶系统等产品。

2021年11月,AutoCore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富士康和高瓴、IDG资本联合领投,松禾资本、广汽资本等跟投。

在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传统主机厂和汽车新势力,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技术。对于跨界造车的富士康来说,正需要打造兼容的车载软硬件系统平台。目前,AutoCore已获得富士康以及智能汽车主流厂商的认可及采纳。

凌云光

在产业技术前沿,富士康眼光独到。

凌云光是一家在光学成像、视觉软件与算法、核心视觉部件等领域有20余年技术积累企业,其的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光接入网等自主产品和服务中。

2020年4月,凌云光获得富士康2.5亿元战略投资,投后股权占比5.88%,投后估值42.52亿元。2022年7月,凌云光成功上市,最新市值达130.99亿元。

招股书显示,凌云光是富士康、京东方、华为、小米、宁德时代,以及苹果公司的供应商。2021年,凌云光实现营业收入24.36亿元,归母净利润1.72亿元。

(实习生方对本文有贡献)

猜你喜欢

凌云富士康机器人
保留一点儿焦虑感
Q萌霸气凌云秀
富士康高科技转型
唯有凌云多壮“质”
疯狂的凌云
富士康50亿美元印度建厂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