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及对策

2022-05-30员碧莹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高职

员碧莹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随着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顺利召开,职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同时也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治校能力等方面不断下功夫、出成效。本文对新时期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优化策略,希望对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 汉语言文学 教学现状 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高素质”不单单要求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高,更对其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的新要求,当今社会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已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已不再是局限于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而是要求其各个方面都是均衡、全面发展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用人单位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开展好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面对当下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致力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为高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来的机遇,高职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我国传统语言文化传承的人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知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能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提升其人文素养、文化情操和精神境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开展好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于学校提升综合实力有着重要作用。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这五大重要职能,人才培养在五大职能中居于首位,彰显着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正是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表现。汉语言文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于用人单位的吸引力和在毕业生中的竞争力大大提升,进而促使学校的整体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等也会随之提升,这对高职院校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利好。

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是现今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高职院校开展好汉语言文学课程,着力提升汉语言文学文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虽然已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一是高职院校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高职院校的定位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相较汉语言文学这类文科类学科,高职院校更注重专业类课程的教育教学,会在专业类课程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等,高职院校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和资源分配不均衡则直接导致了教师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基于此,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着师资队伍水平不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指导性和针对性,教学质量也相对不高。二是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自身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由于汉语言文学课程常作为高职院校中的公共课程,一些教师也相对降低了教学标准及对学生的要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仅仅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讲授层面,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质素提升的培养,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和魅力也无法充分展现出来。三是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政策的实施,学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思想认知不够高,对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性质认识不够清晰,往往认为汉语言文学只是其他专业课程的补充,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作用不大,因此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相对不高。

高职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文科型学科,与高职院校其他的技术技能型的课程较为不同。汉语言文学作为学生学习汉语母语的一门课程,许多学生认为其相较其他技术技能型课程而言并不重要,再加之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内容里一些语法和句式较为枯涩难懂,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其整体素质和专注度不够高,如果汉语言文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将很难被课程内容所吸引,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现阶段,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习惯于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地灌输给学生,即便是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也仅仅是停留在形式层面,只是增加了对教学课件的展示和讲解,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不能做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没有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實际困难,并没有使信息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同时也忽略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兴趣不高,在课堂上的专注度不足,不能够做到自主学习,也认为汉语言学文学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对于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工作帮助不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学习上存在消极被动情绪,使得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更是不尽人意。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网络流行语是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词汇。网络流行语虽然使当今社会人们的沟通方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网络流行语并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网络流行语的质量更是良莠不齐,其中夹杂着一些低俗的、恶趣味的词汇,这些不规范的网络词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语言体系造成了不良影响,进而冲击着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

当今大学生作为网络流行语的普遍使用群体,每天都在接触和使用着大量的网络流行语,对于尚未形成系统性、整体性语言文化体系的高职学生而言,网络流行语则是把“双刃剑”,这些网络流行语和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相互交叉。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们对于汉语言文学体系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导致无法去辨别哪些是正确的语法表达,哪些是不规范的语法表达,进而影响了他们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被不规范的网络词语所影响,在汉语言文学课堂上以及课后的练习中会使用一些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这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开展难度进一步增大,对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学形成了一定冲击。

二.提高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视与否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利好形势下,高职院校更应该加大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视,充分认识到汉语言文学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职院校应增强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程度,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中去。要着力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聘请高学历、高职称的汉语言文学教师到学校任教,不断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师的队伍结构;要不断健全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培养培训体系,通过教学实践、继续教育等方式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并坚持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全面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要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课程结构体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中去,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现阶段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切实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校共同促进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的建立;要不断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制定适应于新形势下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目标,只有有着正确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才能围绕其顺利开展,教师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才能更加准确和有针对性;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汉语言文学课程评价体系,大力推进课程考核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学生的课程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考试卷面成绩的评价,而要更多地关注过程性评价以及对其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关注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使得汉语言文学课程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客观和公正。只有通過多管齐下的各类保障措施和学校各方的共同发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明确目标,有的放矢,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升。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和学生也应提高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明确汉语言文学课程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汉语言文学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明确了这一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变得更有动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大大提升,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将显著改善。

面对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很容易受到各类信息的冲击,眼界更加开阔,思想日新月异,在新形势下探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转变固有的教育理念,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用于当今时代的教学方式。

汉语言文学教师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深入落实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适应各个环节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高校要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积极搭建教学信息化平台,加快教学工具软件及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引进,为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开展搭建好更加完备的信息技术平台,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在课堂上,汉语言文学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敢于创新形式,将一些与当下时事息息相关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生动幽默的视频、图片、音乐等穿插在教学课件中;在对教学课件的讲授过程中,可多采用参与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互动,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其中的乐趣,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比如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在真实生活中的语言环境里遇到的一些沟通方面的问题和困境,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地发表观点、提出建议,大家也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最合理的表述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们真正地认识到汉语言文学课程对自己实际生活的帮助,学生们进而也会激发更多的学习能动性,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大大提高。

对于网络流行语快速发展的当下,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应正确引导和规范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和传播。让学生们认识到网络流行语是良莠不齐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决杜绝那些低趣味的、恶搞类的网络流行语,自觉使用那些健康的、正能量的网络词语,身体力行地为创建绿色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们正确的语法结构和遣词造句,并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语言锻炼和真实语境中做到熟练地使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语言体系,使学生们能够在网络流行语大肆传播的时代,自觉规避格调低级的网络词语,传播积极向上的网络词语,并能够运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积极纠正身边人对于网络词汇的错误使用和传播。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中也能够有效规避很多网络词汇带来的阻力,教育教学也可以平稳进行。

新媒体的盛行,不仅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提供了便捷途径,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汉语言文学教师要创新形式利用好新媒体,助力自己的教学教学,教师可利用微信、QQ、微博、论坛、贴吧等形式,建立起班级汉语言文学学习兴趣群,在群里分享一些生动有趣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文章或者汉语言文化类节目的相关视频,如热度较高的《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使学生们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课余时间及自由轻松的氛围里,利用网络途径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高职汉语言文学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着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网络流行语对汉语言教学的冲击较大等问题。新时期,要不断提高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程度,完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规范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要理性看待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不断发现教学中新的问题和困境,探寻科学的、合理的教学优化策略,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