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定溯源、实践及当代价值

2022-05-30崔赞梅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

崔赞梅

[摘要]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期,已开始了对中国农村的理性思考。他怀着对土地、对人民的深厚情谊,本着“为人民做实事”的赤子之心,遵循中央政策、依据正定实际,开拓了正定县域生态实践,如“半城郊型”经济、“大农业”、生态旅游经济、树文明环保新风等。在正定時期,习近平全方位地探寻农业、农村的生态实践,为正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初步探索了一条中国农村未来的生态道路,对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习近平;正定;生态文明思想;乡村生态振兴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09-0004-0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其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1]正定是习近平从政起步的地方,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通过对正定时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的梳理,不仅可以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视域,也对当前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启示。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定溯源

梁家河七年的知青生活,使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习近平产生了对土地、对人民的深厚情怀。本着“为人民做实事”的赤子之心,肩负着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习近平开启了短暂但却不平凡的“正定之治”,此时的习近平,已对生态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并付诸实践。

(一)“黄土地的儿子”的深厚情怀

七年的知青生活使习近平对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2]。正是带着这种对土地的眷恋,大学毕业已在军委办公厅工作的习近平再次来到基层,来到他的“第二故乡”——正定。如果说七年的梁家河生活使习近平形成了对土地的感性认知,三年的正定工作生涯则开启了习近平对土地、对农村的理性思考。此时的习近平已经将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上升为一种爱国情怀,上升为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厚关切,上升为对土地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热爱。习近平已将正定看成是中国农村的缩影,开启了治国理政的县域征程。

(二)“为人民做实事”的忠诚奉献

七年的知青生活不仅涵养了习近平对土地的热爱,更使他懂得了什么是“人民”,他要“为人民做实事”。正是这一不变的信念召唤着已在北京工作的习近平再次来到“老乡”中间。

习近平到正定后敢于“为人民做实事”,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正定县25个乡镇、222个行政村,不辞辛劳到基层了解情况。正定是当时河北省有名的高产县,但也是“高产穷县”,粮食很大一部分要交给国家,老百姓口粮不足,只能到临县买山药干糊口。习近平了解到情况后很直接地提出来,粮食征购已超出了老百姓的负担能力[3]31。他认为,如果不能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这个“高产县”的帽子不要也罢。“是不是‘好县,应该以综合指标来衡量”[3]5。在习近平的努力下,正定县向中央领导反映了粮食征购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这与习近平“为人民做实事”的忠诚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

(三)“政治上要敏锐,工作上要创新”的责任担当

早在梁家河时期,习近平就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工作,不但顺利入党,还受到群众拥护成为村支书,并带领群众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到正定工作后,他将政治上的敏锐和工作上的创新看成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

首先,政治上要敏锐。正定工作时期,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性,教导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党的思想路线,以党的总目标为导向。正是有着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习近平在正定的工作都是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的,如“半城郊型”经济和“大农业”,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工作重心发生转移的历史背景下因地制宜的决策。其次,工作上要创新。在工作作风上,正定时期的习近平强调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有所转变。他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务实工作,要勇于开创新局面,要有战略家的胆识。习近平在正定时期的一系列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的治理实践,都是在贯彻党中央政治路线前提下的改革创新,其中也包括他的生态治理实践。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正定的实践

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正是我国的经济工作重心逐渐向商品生产转移的历史时期。在农业生产方面,国家也更加重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习近平立足正定发展了“半城郊型”经济、“大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等特色经济产业,并在精神文明建设层面树立了县域文明环保新风,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初生态文明建设县域经济的典范。

(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城吃城”——“半城郊型”经济

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确立,农村经济形态的转变势在必行。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村工作的重点转向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走什么路”“如何起飞”成为基层领导重点思考的问题。正定县委领导经过认真学习中央政策文件精神,擘画了“半城郊型”经济蓝图。

1.正定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半城郊型”经济。习近平分析正定县的具体情况后指出,正定南面毗邻石家庄市,相距仅15公里。虽在城市区划上不属城市郊区,但有着郊区的优越地理条件,交通发达,若干条铁路、公路干线穿境而过,有利于发展商品运输。鉴于此,习近平提出要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和争取市场,“主攻石市,挤入京津,咬住晋蒙,冲向全国”[4]125,体现了习近平立足正定,放眼全国的战略思维和大胆创新的政治勇气。

2.正定要“靠城吃城”,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习近平认为,应该以当地的资源条件为基础。“河北东临渤海,西连‘煤国,踞山望原,资源丰富,很有发展之势”[4]142。尤其在原料、矿藏、能源等方面很有优势。就正定而言,能源供应良好,毗邻石家庄,距北京、天津也不远,发展经济协作渠道多。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城吃城”,即正定要发展“半城郊型”经济。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利用正定毗邻城市的各种优势,依托城市,服务城市。不但要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还要积极挖掘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潜力,弥补城市大工业的不足,搞好农工商综合经营。

3.正定剩余劳力多,为“半城郊型”经济提供了必备人口条件。习近平对正定的人口状况进行认真分析认为,正定人多地少,剩余劳力多,可以发展多种经营。依靠城市、交通便利,可以为城市工业查漏补缺,生产一些城市不生产的普通日用商品或者高级化工产品。“半城郊型”经济缓解了正定人多地少的矛盾,充分利用了剩余劳动力,使劣势变成优势并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推动正定经济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半城郊型”经济是在分析正定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和人口条件基础上倡导提出的,已蕴含着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半城郊型”经济促进了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正定形成了开放式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二)“搞农业现代化,需要多一些战略眼光”——“大农业”

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两个战略性的指导思想:一是实现农业发展目标,必须注意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农村经济必须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习近平提出了实现从“小农业”到“大农业”的转变。

1.发展“大农业”符合客观规律。习近平以深刻的哲学思维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分析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口因素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一是自然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在习近平看来,人类依靠自然界生存,“自然界为人类造就了日光、空气、土地、河流、森林、矿藏等各种资源”[4]137,但这些资源又是稀缺的。尤其是近代以来,人类谋求生产发展,对自然资源无限制地开发利用,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危机。习近平指出,人与自然之间不仅仅是开发利用的关系,人类要保护和培植自然资源给自然界以“返还”。农业发展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所以发展农业一定要研究资源问题,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合理开发、节制使用自然资源,谋求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

二是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习近平从有机整体的角度,看到了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稀缺性和重要性。他认为,地球是独一无二的,它为人类提供了生态家园,人类需要保护好自己唯一的家园,人与地球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农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生态环境破坏将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有必要将农业放到整个生态环境的有机系统中综合考量。在习近平看来,“农业经济已不仅是农业生产本身,而是由农业经济系统、农业技术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组合而成的复合系统,是人类的技术经济活动与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联结而成的网络结构”[4]138。农业经济不是自为一体的范围,只有与生态系统協调统一,才能实现稳定和快速发展。

三是人口因素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习近平认为,人口因素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从人口数量来看,人口越多,自然资源占有量就越少,人们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的影响也就越大,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和平衡就容易被打破。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已经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习近平同志特别就我国人口耕地状况进行分析,他指出,由于人口膨胀所导致的耕地减少,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的重要阻碍。再加上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很多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农业经营方式不当,掠夺了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形成了农业的恶性循环。习近平指出,要按照中央部署,合理协调人口增长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应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高度节约精神,保护和培植自然资源,消除农业发展的重大隐患和恶性循环。

2.发展“大农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以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立足正定县域经济,分析了发展“大农业”的必要性和具体途径。

首先,从资源基础和发展趋势看,需要走“大农业”发展道路。农业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这决定了农业经济应该是综合发展的。要充分利用好各种自然资源,发展包罗万象的“大农业”。一方面,从社会发展趋势看,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需求也提高了,为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从农业发展趋势看,小农经济已经发展为现代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都需要与副业、加工业、商业流通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其次,发展“大农业”要逐步形成合理的生产和经营结构。一是要充分利用空间,发展立体农业。习近平认为,种植业必须充分利用空间,不但可以促进生态循环,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他专门聘请专家在正定研究试验“循环经济”,即把当时的传统农业从空间上分成几层一起搞,各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利用,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生态系统。正定县以搞粮林间作示范区的方式,逐步在全县开展各种间作种植,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二是向荒滩进军,发展林业。正定县有大面积的沙荒地区,开发潜力很大。在习近平同志的积极推进下,正定积极利用荒滩发展林业,将河滩地经营权下放给农户,拓展了有限的种植空间,使荒滩变废为宝。三是开辟养殖业饲料新来源,形成合理的食物链。习近平同志提出,大力发展奶牛、肉牛、羊、兔等食草动物,稳定发展鸡、猪养殖,努力建立完整种源、饲料、防疫等服务体系,积极为城市提供肉、蛋、奶等副食品[4]123-124。

(三)“保护和修复文物,既是对祖先负责,也是对后人负责”——生态旅游经济

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期,立足于正定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出了“把正定打造成离石家庄最近的旅游窗口的思想”[5]。通过保护、修缮正定文物古迹,兴建荣国府,修建常山公园等基础性工程,奠定了正定旅游经济发展的根基。

1.保护、修缮正定文物古迹。正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城内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习近平初到正定就研读县志、史料,勘察文物古迹,认识到正定可以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一是在古迹保护和旅游收入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文物保护工作。习近平部署对全县文物进行大普查,建立明细账,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例如:让古树、古木享受了围栏以护的待遇。他还将有价值的文物封存保护,当时隆兴寺有一块刻有朱熹题字的碑文,价值虽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习近平要求将原碑封存起来,用仿制的碑文代替。他对身边的人说:“我们保护和修复文物,既是对祖先负责,也是对后人负责。”[3]128二是修缮隆兴寺等古建筑。习近平多次向河北省委省政府汇报正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发展思路,筹措了修缮专用款,对隆兴寺各大殿进行了修缮和彩绘[5],并建造恢复了比隆兴寺还要早46年的临济寺。

2.兴建荣国府。为了发展旅游业,习近平利用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红楼梦》连续剧的机会,决定在正定建一个永久性的荣国府,建荣宁一条街。在习近平看来,“游客不仅在荣国府参观,还可以在荣宁街吃饭、买纪念品……这样他就把钱留在正定了”[3]36。但是建实景荣国府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追加投资300多万元,习近平为此积极筹措资金。1986年荣国府竣工,随着第二年电视剧《红楼梦》的播出,当年旅游收入达1761万元,很快就收回了投资[5]。荣国府极大地带动了正定的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开创了旅游业的正定模式。

3.修建常山公园。正定是三国名将赵子龙的故乡,习近平将正定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同自然风光相结合,修建了常山公园。常山公园以前是个很大的臭水坑,在习近平的建议下,改建成了公园。赵子龙的塑像屹立于公园之中,以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吸引国内各方游客,也成为正定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四)“搞精神文明建设,实实在在是造福人民的好事”——文明环保新风

1982年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写入《宪法》。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给予重要指示,提出了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6]。在党和国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时任正定县委副书记习近平在正定开展了“文明礼貌月”活动,号召将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正定县随之开展了一系列美化环境、修整街道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1.依托“文明礼貌月”活动,美化正定环境。习近平认为,搞好卫生、净化环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做到这点,也就是做到了从实际出发。20世纪80年代初的正定,刚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到处是残垣断壁,生活垃圾乱倒,街道污水横流[5]。对此,习近平同志提出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组织成立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从群众的卫生习惯抓起,搞好环境净化、美化,这样既能陶冶情操,又有利于身心健康。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解决好认识问题,真正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

2.修整街道,加强公路治理。正定县交通便利,毗邻石家庄,四通八达,公路上往来的车辆很多,但是由于人们环境意识差,公路长期处于脏乱差的状态。农民们经常占用公路堆粪、晒麦子等,还有的为了方便农田灌溉,在公路上挖沟,铺设管道。公路两边的私搭乱建现象比较严重,路边的树木也被人盗伐,不仅損害了公路的生态环境,还造成了很多交通事故。针对公路治理的乱象,习近平同志到正定不久后就下决心行动,他动员各个部门,包括农业、商业、公安等系统,督促四大班子齐抓共管,终于解决了持续多年的公路治理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生态文明实践,体现了一种大局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他对正定的谋篇布局,既回顾历史,又展望未来;既立足正定,又放眼全国,提出要将正定打造成华北平原一颗璀璨明珠的发展目标。当时正定因为林业发展态势良好,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特别是河北省省会石家庄的水资源地选址正定,更是为正定当年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权威鉴定。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定实践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虽然仅在正定工作了三年时间,但他遵循中央政策、依据正定实际开拓的县域生态实践,已然是他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试验田”。他的目光不仅聚焦在正定的大事小情上,而是立足正定,放眼全国。他遵循初心使命,本着为人民办实事的乡土情怀,全方位地探寻农业、农村的生态发展之路,不仅奠定了正定发展的良好基础,也初步探索了一条中国农村未来的生态道路。

(一)有助于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视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一个思想体系,有其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如果说梁家河时的习近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如习近平在梁家河时所倡导的“能源革命”的沼气建设[7],那么在正定时期,习近平同志就已经开始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理性思考,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考生态农业问题、生态战略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1.以系统思维方法思考农业的空间布局和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发展。习近平同志将农业生产看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利用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合理利用空间,使各种农作物,甚至动植物的生长相得益彰,各种资源循环利用,采取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发展立体农业。他认为,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发展,不仅是土地的需要、群众生活的需要,更是农业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农、林、牧、副、渔是一个有机系统,相互联系、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2.以战略思维方法思考生态问题。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站在战略高度思考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习近平认为,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人类离不开自然界,人与自然之间要达成一种和谐和平衡,这是资源战略问题。农业的发展不是自为一体的范围,生态平衡规律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农业经济发展同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紧密相连,这是农业发展的生态战略问题。在习近平看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要考虑人口密度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不仅是局部性问题,而且是全局性战略课题。

3.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要求用长远的眼光看发展。一是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在正定发展的战略选择上,习近平指出,要立足正定县域资源,发展与大城市配套的加工业,摆布好三个产业的关系,积极开发第三产业。这种长远眼光奠定了正定未来几十年发展的基础。二是既看重经济发展的实际利益,更看重保护环境的长远利益。在谈到正定县如何上工业的问题上,习近平指出,“先说上什么,绝不能盲目上”。他认为,不能只是拣别人已经淘汰的旧设备、旧工艺、旧项目,这样能耗高、效益低,应该上投资小、能耗低、成本低的项目[4]44,体现了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为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的生态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开展的。回顾四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的生态文明实践,有不少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被再度提及,仍可为当今乡村的生态振兴提供重要启示。

正定时期,习近平同志在发展思路上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有一种大局观和深远的战略眼光。其一,他对资源战略问题、生态战略问题、人口战略问题的分析,对乡村振兴过程中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其二,對“大农业”“立体农业”的打造,不仅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具有示范效应,对今天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和产业模式生态化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三,探索的“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对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如何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等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了实践经验。另外,在持续改造乡村人居环境方面,习近平在正定时期对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的工作,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全面保护古树名木”[8]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正定的实践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态,但这种借鉴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将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于新时代的历史背景,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启乡村生态实践的新样态,让新时代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 求是,2019(3):4-19.

[2]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446.

[3]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习近平在正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

[4]习近平. 知之深 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5]程宝怀,刘晓翠,吴志辉. 习近平在正定[N]. 河北日报,2014-01-02(1).

[6]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N]. 人民日报,1983-01-02(1).

[7]本书编写组. 梁家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8:105.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8)[2022-03-05].http.nyjx.zhumadian.gov.cn/article-13753-16334.html.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思想与美丽内蒙古建设的统一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及其价值お
浅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价值
浅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价值
以整体性视野挖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论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资本论》自然生产力观点的新发展
机理·思维·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维审视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