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

2022-05-30王振永鲁飞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治理路径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

王振永 鲁飞

[摘要]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全过程是着力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正定县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研究正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以及多元共治机制等改善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为县域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振兴;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09-0044-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明确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由此可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美丽、宜居的现代乡村成为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全局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前提。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方面短板,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目标不能忽略的关键一环。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生态振兴实现的重要方面,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是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能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实现。

首先,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具有丰富的含义,包括了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层面及要素,而且涵盖了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农村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也是重点所在。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人均年收入在逐年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体系在逐步地完善,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成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于居住环境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实现民生“三感”的重要部分。

其次,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人们较多地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种外在性,亟待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推动美丽乡村走向健康乡村,增进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态福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处理以及“厕所革命”,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生态宜居的有效抓手,也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农民拥有更好的人居环境,农村的生产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小康生活的脚步才会越来越近,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漸形成生活富裕、条件改善、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农民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农村才会更美好,农村人居环境才会更加健康。

最后,整洁的村容村貌是农民热切的盼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广大农村而言,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干净的农村人居环境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洁净的饮用水、安全的食品等逐渐成为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而且这种需要会变得日益迫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百姓逐渐意识到人居环境对心情的陶冶与净化、身体状况的改善的重要性,打造清洁、优雅的居住环境,既是老百姓感受到政府利群利民的大好事,也是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的大实事。归根结底,环境整治工作是关系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利好大事,一举多得。

二、正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由此可见,实现美丽农村就是要做好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治理。

正定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为抓手,紧紧围绕“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四美目标,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分期分批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华北平原实际的新型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好乡村振兴路,助力正定新腾飞。

(一)坚持创新发展,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动力源泉

1.突出抓好机制体制建设。一是项目管理机制。为确保项目高质量,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规范、统一“三项制度”。二是市场化运作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以“政府购买服务”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三是层层推进机制。县、乡、村三级明确责任,强化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四是常态化管护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完善长效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2.突出抓好规划体系建设。按照“五级两规一导则”体系建设方案和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科学编制各类规划和导则,对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实行乡镇连片推进,村庄整体实施,体现正定文化元素,记得住乡愁。

3.健全组织机构,全面加强领导。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实施、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任务目标。绘制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分布图,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涉及的十三个专项行动工作现状、任务目标、完成时限等一目了然,坚持“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完成一项、销号一项。

4.全面宣传发动,赢得群众支持。通过发放明白纸、大喇叭广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进一步调动农村群众自觉清理环境卫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倡导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活动,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互动,赢得群众支持,群众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支持。

(二)坚持协调发展,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内在要求

1.突出抓好基础设施提升。坚持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公共交通、卫生、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公共汽车延伸至乡村,全县乡村实现网络全覆盖,建立公共设施建设运营长效机制,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

2.突出抓好思想道德建设。一是培树新风正气。建设村民广场、村民中心,丰富群众生活,增强村民获得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星级卫生户”“最美正定人”等评比活动,提升了村民文明素质,实现了由外在美向内在美的跃升。二是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谋划实施历史文化村庄建设工程,对高平地道战遗址、岸下惨案纪念碑、里双店烈士碑、小客龙山文化遗址、贾大山精神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各村都建成了各具特色的村史馆和民俗馆,使农村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承。

3.财政连续投入,落实资金保障。在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的同时,县级财政整合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有效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

4.加强督导检查,抓好工作落实。成立督导组,对各乡镇(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不间断督导。督导组明察暗访,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发送至微信工作群,建立问题整改台账,督促限期整改。每月组织一次观摩拉练,对各乡镇卫生死角死面拍摄专题片公开曝光,对先进典型宣传报道,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正定县委、县政府联合县人大、县政协共同开展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调研,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三)坚持绿色发展,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发展本色

1.深入实施“厕所革命”,农村户厕应改尽改。正定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推动“厕所革命”。一是试点先行,农村改厕迈出第一步。在塔元庄和吴兴村进行试点,带头改造“连茅圈”,搞好前期配套和后期维修维护,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通过试点示范,打消了群众顾虑,进而带动全县,广大群众真正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农村群众卫生意识初步提升,农村改厕迈出坚实一步。二是上下联动,农村户厕应改尽改。2018年2月,全国旅游厕所革命现场会在正定召开,从城市到农村,正定全域开展“厕所革命”。农村户厕应改尽改,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的卫生习惯全面养成。三是齐抓共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巩固“厕所革命”成果,建立健全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机制,积极探索以农民主体化、运作市场化、统筹一体化、责任明细化为目标的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厕所配件供应、检查维护、粪液清运、资源化利用体系,形成建管结合、长效运行的良好局面。

2.生活垃圾无害化,垃圾处理有效解决。2015年,在正定縣铁路以西区域部分村庄开展试点,初步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模式,2016年全县村庄全覆盖。综合行政执法局会同各乡镇(街道)对保洁公司采取“日巡查、周检查、月联查”,严格考核管理。在农村、社区、中小学校、景区等建设“垃圾兑换银行”157个,群众用塑料袋、废电池等垃圾“零存整取”兑换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3.多措并举治污水,污水横流有效管控。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正定县有43个村庄、涉及15万人纳入城区污水管网;56个村庄建立集中式污水处理站;20个村庄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全域污水管网建设,建成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南牛乡、新城铺镇、西平乐乡34个村庄、涉及11万人纳入高新区污水收集管网工作稳步推进;谋划建设中的城西污水处理厂项目已正式立项,建成后收纳范围涉及铁路以西6个乡镇、97个村庄和24万人。

4.高压态势抓清拆,农村面貌持续提升。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全县域开展私搭乱建清拆行动,全面清理违章建筑、废旧棚舍、残垣断壁等,清理积存垃圾,治理生产收购场地,抓好“六清三建”工作。正定县村庄环境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明显提高。

(四)坚持共享和开放发展,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价值取向

1.建设滹沱河沿岸乡村振兴示范区。对滹沱河沿岸、河北大道沿线、高铁高速沿线村庄按省级美丽乡村标准进行提档升级。河北大道西延工程建成通车,南白店、平安村、大孙村建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驿站,同步推进道路两侧绿化美化工作,提升滹沱河沿岸村庄环境,建设成为具有浓郁正定特色的高标准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2.发展乡村游。发展乡村游,逐步由“建设美丽”向“经营美丽”转变。塔元庄村依托滹沱河沿岸资源优势,推出“美丽乡村+塔元庄+滹沱河景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游,形成车在林中走、人在花中游、家在河边住的新农村风光。

3.打造高铁高速等主干道沿线生态风景线。实施高速高铁两侧500米绿化、旅发大会精品线路河北大道绿化、国省干道县乡道路绿化和村庄绿化四大造林绿化工程。

4.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持续调整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把一村一品的“小特色”建成一乡一业的“大产业”,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曲阳桥周家庄水稻时隔20年复种成功,大力发展厢同设施蔬菜、北白佛鲜食葡萄以及北早现的中药材、曲阳桥的优质红薯等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建设,培树塔元庄沃圃生农业生态园、泽福集团斜角头基地、土禾果蔬合作社等设施农业园区建设上水平。

三、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指出:“在自然规律中,生态平衡规律对经济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关系最为重大。”[2]138“我们从事地方工作、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更应有‘邑有荒土愧俸钱的高度责任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保持良好生态环境”[2]140。这是对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论述,具有超前的发展眼光,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是解决群众身边最现实的关键小事,满足农村群众对生态宜居、环境洁净意愿的客观要求。

(一)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要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坚持把人居环境治理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主战场。结合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和村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党员干部带头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村党支部书记为网格长,其他村干部担任网格员,负责本辖区卫生并进行包街包户,农户负责“门前三包”,村委会必须在职权范围内积极协助、监督农户进行“门前三包”管理。每个片区制定两级环境卫生网格管理体系,以排为单位推选一名党员、村民代表或是责任心强的人担任“排长”,实行“排长制”,就是要对每一条街道,每一条胡同的人居环境实行网格化常态管理,要覆盖地更广,延伸地更深。“排长”主要职责是督促责任街道农户保持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无乱堆乱放,无私搭乱建,无污水横流、无占道经营,无乱写乱挂,维护好街道绿植,整理好庭院卫生。建立“横到边、竖到底”的责任网络,完善民建、民管、民享,共同打造干净整洁的街道卫生。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自觉维护庭院、院落干净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同时配合村委会积极宣传上级政策法规,尤其围绕乡风文明和邻里互助两方面,使基层治理和服务效能实现双提升。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意识

在建设农村美丽人居环境的过程中,要加强宣传美丽人居环境的积极作用,让农民意识到自身才是美丽环境的真正受益者,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美丽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增强农民建设美丽人居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政府要在农村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对人居环境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发挥集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3]。比如,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村“兩委”要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议事听评会的作用,将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组织开展“文明户”“好儿媳”“美丽庭院”等创建评比活动,通过相互监督、互比互促等方式,提升村民环卫意识、管护意识;通过大喇叭、LED显示屏幕、宣传横幅、微信群、倡议书等方式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让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逐步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常态化管护机制。强化监督指导作用,将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各村年底考核范畴,加大奖惩力度。逐步实现群众“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思想转变,引导群众摒弃乱丢乱倒、乱搭滥建等不良习惯,自觉参与维护干净整洁的公共空间和生活环境,主动参与村里的环境治理,更好更快地建设一大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三)突出工作重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取得实效

一是推进农村垃圾和生产生活污水污物治理。建立相对稳定的保洁、清运队伍,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定时清运和无害化处理。推行简便易行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式,实现生活垃圾就地分类、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大农村垃圾及污水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源头减量。二是大力开展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和修缮村组入户道路,有效解决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深入实施“一房五改”项目,提升农房院落颜值。开展农房安全评估,凡有安全隐患的要应搬尽搬、应拆尽拆,确保动态消除农村危房。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洁和村庄绿化美化行动,发动村民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三是加强乡村规划编制管理。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统筹谋划村域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工作,开展“多规合一”的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规划编制。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加强对乡村建设规划的许可与管理,实现乡村规划管理全覆盖[4]。

(四)强化政策支持,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保障

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支持。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体系,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低息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加快建立完善整合统筹涉农资金长效机制。二是推动社会广泛参与。规范和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与人居环境改善。三是加强技术和人才支撑。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资源优势,分门别类地制定垃圾污水、村容村貌提升的实用性技术指南,强化农村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建筑工匠培训。全面开展“三师”下乡活动,驻村指导乡村建设与发展。组织相关企业对接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和装备需求,推广新技术和新装备,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4]。

(五)强力攻坚克难,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根本变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是一场基础性、关键性战役。要大力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亮点引领、重点突破、难点攻坚,把握“全域整治一盘棋”的统筹安排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工作接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搞“一刀切”“齐步走”,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针对不同村庄的自然风貌、人文特点、发展水平,分别明确建设整治模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因地制宜、集成集约,特别要把村庄水系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难点结合起来,还有目前将要面临的难点是北方冬季采暖问题,也是攻坚克难的重中之重。齐心协力、协同攻坚、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山体绿起来,水系活起来,环境美起来,村庄才能灵动而富有生气。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惠普的名生福祉—论生态文明建设[N]. 光明日报,2014-11-07(1).

[2]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3]王雪平,曹备备,毛新月,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J].农业·农村·农民.2019,11B:43.

[4]陈真.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探索: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J].中国市场,2020(13):41-42.

责任编辑:祁欣欣

猜你喜欢

治理路径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怎样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矿业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问题与治理研究
大学治理文化:阐释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