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劳动课程任务群 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2022-05-30周爽
周爽
摘要:提升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核心任务。劳动素养即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劳动课程任务群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载体,劳动课程之“新”在于内容要求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素养表现具有有序进阶性,活动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需要协同与创新,即家庭协同与社会协同,依托任务群创新。
关键词:劳动素养;劳动课程;任务群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应具备的劳动素养。劳动素养的内涵是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素养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
一、劳动素养:劳动教育的核心任务
劳动素养的起始可追溯到19世纪,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劳动的价值进行阐释,即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历史、创造了人本身;并且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观为基础,提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观点,以此为基础的劳动教育包含了与劳动相关的价值观和现代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劳动素养的萌芽因此而孕育开来。
“劳动素养”这个概念首先被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他认为提高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黄济教授认为,劳动教育按照素养可以划分为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等。檀传宝教授认为,劳动素养包含有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龚春燕等人所构建的劳动素养框架包含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王泉泉等人将劳动素养界定为:在长期的劳动学习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社会发展所需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表现。
学者们所提出的劳动素养在其不同中又有着相同的特点,即劳动素养主要包含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等。
二、劳动课程任务群: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载体
新课标中的劳动课程任务群是将知识技能基础相近、功能相似、性质相同的劳动课程内容整合为一组劳动任务。劳动课程任务群以素养为导向,以任务群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群的过程中提升劳动素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部分将劳动课程划分为十个任务群,共包含三类劳动,即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每一个任务群由内容要求、素养表现、活动建议三部分组成,具体表现为:内容要求呈现全面性和综合性;素养表现呈现有序进阶性;活动建议呈现可操作性。本文以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日常生活劳动中的“整理与收纳”任务群举例说明。
(一)内容要求呈现全面性和综合性
每一个任务群中都做出了全面、综合的内容要求。“整理与收纳”任务群在不同年级的内容要求如下:1~2年级学生根据需要,整理自己的书包、课桌和居室的书柜及书桌,能按照物品类别、形状等整齐摆放,初步建立及时整理与收纳的意识;3~4年级学生定期整理居室里的书柜、衣橱和教室里的“图书角”、讲台桌面等,将物品摆放整齐,归类收纳,做到有序、合理、便于取用;5~6年级学生通过对物品的整理与取舍,清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空间等,初步掌握对物品、居室进行整理、清洁的方法,合理地利用家居空间;7~9年级学生灵活运用整理与收纳的方法,从整体上完成对家庭各居室和教室内部物品的整理与收纳,进行适当的装饰和美化,设计有特色、易操作的环境美化方案,并独立完成外出远行的行李箱整理与收纳,依据行程安排、天气状况准备衣物和生活用品等。
“整理与归纳”任务群在其内容上结合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该阶段学生所需学习的劳动课程内容作出了具体的说明,其内容呈现出全面性的特点。学生先是學会整理收纳自己的物品、再到整理收纳公共物品,并逐级递增,由整理收纳上升到装饰和美化。在高年级的整理和收纳要求中还涉及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内容,做到了综合性。劳动课程任务群内容要求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使教材编写者在编写劳动课程教材时、学校在展开具体的劳动课程时或是教师在实施劳动课程时都有据可依。
(二)素养表现呈现有序进阶性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每一个任务群都涵盖了该任务群所需发展的劳动素养。“整理与收纳”任务群在不同年级的素养表现如下;1~2年级学生初步养成及时整理与收纳的习惯,初步具有管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能力,初步感知劳动的辛苦和乐趣;3~4年级学生掌握居室、教室内物品整理与收纳的方法,初步形成热爱劳动的态度,逐步养成及时收纳、分类存放的好习惯,初步具有做事有条理、整理有方法、收纳有规律的生活能力;5~6年级学生具有较高的整理与收纳的能力,懂得有依据地整理与取舍,建立及时整理、清洁以及清除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意识,体悟劳动对于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7~9年级学生能对居室和教室的美化提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制订合理的实施方案,并能安全规范地加以实施,发展自我管理与缜密筹划的能力,同时理解劳动对于个人生活、集体建设的意义,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养成认真细致地进行整理与收纳的习惯和品质。
劳动素养要求是学生在完成阶段性劳动课程学习后所需要达成的素养表现的总体刻画。“整理与归纳”任务群在其素养表现上呈现出有序进阶性。对于学生劳动素养的要求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从“初步掌握”到“掌握”,再到“具有能力”,最后到“发展自我管理与缜密筹划的能力”;从“初步感知劳动的辛苦和乐趣”到“体悟劳动对于创造美化生活的意义”,再到“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从“个人生活”到“集体建设”。素养要求的有序进阶性为教材编写者、课程开发者以及课程实施者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活动建议呈现可操作性
每一个任务群都包含活动建议部分,为具体劳动课程的展开提供了可实施的活动。“整理与收纳”任务群在不同年级的活动建议如下:对于1~2年级学生,通过家校结合的方式开展任务群活动,引导家长督促、鼓励学生在家中不断练习整理与收纳并长期坚持实践,养成习惯;对于3~4年级学生,可按照物品数量、劳动范围、活动要求三个维度来设计活动,如从整理学习用品到整理生活用品,从收拾一个抽屉到整理整个衣橱,从摆放整齐到收纳合理、便于取用;对于5~6年级学生,在劳动之前要了解个人生活空间里的物品是否需要、占据空间大小,并进行劳动规划,制订解决方案,整理与收纳劳动实践要有一定的依据,如是否必要、合适、整洁等,对物品、环境的整理与保洁,要关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对于7~9年级学生,行李箱整理与收纳等任务可以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或研学旅行活动开展,根据不同目的地和不同行程,让学生在学校模拟情境中进行规划,并在真实情境中实践,居室和教室的整理与美化可以从教室布置入手,先征集优秀设计方案,再选出最佳方案予以实施。
劳动课程内容的每一个任务群在每一年级都给出了可操作性的实施活动建议。例如,活动实施的内容包括学生整理抽屉、整理衣橱、整理行李箱、美化教室等;活动实施的方法有家校合作,引导家长督促和鼓励等;活动实施的场所有家中、学校,模拟情境、真实情境等;并且,具体的劳动一定要有依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活动建议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活动建议的可操作性为劳动课程实施者奠定了基础。
三、协同与创新: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策略
(一)协同:家庭协同与社会协同共同促进学生劳动素养提升
所谓劳动教育,“劳动”并非单指“体力劳动”,“教育”也并非“学校教育”。因此,除了学校进行系统的劳动课程外,家庭、社会需要协同作出努力,提升学生劳动素养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劳动教育环境。
1.家庭协同:学生劳动素养形成的第一场所
家庭是个体接受劳动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劳动教育是协同学校劳动课程、促进个体劳动素养提升的基石,家庭应协同开展劳动教育。一是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长久以来,受“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对于劳动教育有一定的误解。例如,有的家长将工人和农民作为反面教材,向孩子宣扬诸如“你不好好学习就会像他们一样”“现在还有谁愿意当工人?工人没有社会地位,收入也低,农民就更不用说了”的不当言论,严重扭曲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宣传劳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从而使学生在家庭中受到正确的劳动教育。二是家长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中。家长可在学校的指导下,结合劳动课程任务群以及家庭结构特征等,制订家庭专属劳动任务清单。例如,早上起床后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吃早饭时摆放好家庭成员的餐具,晚上放学后可做简单的家庭烹饪,吃过晚饭后协助参与家庭卫生清洁,睡觉前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树立为家人服务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
2.社会协同: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资源库
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离不开社会劳动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学校可与周边社区、工厂、农场、企业、博物馆、科技馆、生态园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劳动教育有序开展提供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劳动素养提升建构资源库。一是社区管理人员与相关企业单位代表可共同参与学校劳动课程的开发,协同学校做好学生劳动课程开展工作。二是学校可根据社会资源情况,系统安排社区劳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养老院陪伴孤寡老人、到社区工厂体验生产劳动、参与流浪动物救助站工作等活动。学生在参与社会劳动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个体劳动与学校、社会发展的直接联系,形成对学校、社区发展负责任的态度,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创新:依托劳动课程任务群促进学生劳动素养提升
新课标的创新之处在于劳动课程内容部分以学科任务群的形式呈现,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确定各年级任务群的学习数量。
1.依托任务群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劳动观念是指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等方面的认知和总体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态度和情感。不同年级学生在完成学校劳动课程所确立的任务群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例如:1~2年级学生通过“整理与收纳”任务群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居室等,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劳动”“劳动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等正确的劳动观念;3~4年级学生通过“现代服务业劳动”任务群体验现代物流服务、在餐厅中体验利用智能设备点餐等,从而形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劳动观念。
2.依托任务群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与个体年龄及生理特点相适宜的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是个体的劳动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在劳动实践中的综合表现。不同年级学生在完成学校劳动课程所确立的任务群过程中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例如:5~6年级学生依托“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任务群,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家庭常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的功能特点,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学生根据需求选择使用功能、规范、安全的操作,在这过程中形成运用现代科技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的能力。7~9年级学生依托“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任务群,通过参与社会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项目实践,从而具有运用相关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服务他人、学校、社会的基本能力。
3.依托任务群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指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的培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劳动实践中秉持的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不同年级学生在完成学校劳动课程所确立的任务群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劳动精神。例如:5~6年级学生依托“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通过制作纸工、布艺、印染、皮影等传统工艺,了解其特点以及发展历史,初步掌握制作的技能和方法,在这过程中感受工匠精神,初步形成追求创新的劳动精神;7~9年级学生依托“新技术体验与应用”任务群,通过选择1~2项新技术,如三维打印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液态金属打印技术等进行劳动体验与艺术应用,在劳动过程中不断追求品质,精益求精,牢固树立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4.依托任务群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
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是指通过经常性劳动实践形成稳定的行为倾向和品格特征。不同年级学生在完成学校劳动课程所确立的任务群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例如:1~2年级学生依托“清洁与卫生”任务群,通过进行简单的清洁劳动,如扫地、拖地、擦桌椅,以及洗小件衣物等劳动,养成讲究个人卫生的意识和习惯;5~6年级学生依托“农业生产劳动”任务群,通过种植蔬菜、盆栽花草等,感受持续性劳动的艰辛和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持之以恒的劳动品质。总之,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离不开劳动课程任务群。
参考文献:
[1] 王红,向艳.指向劳动素养的劳动课程实施及案例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2(2).
[2] 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
[4]龚春燕,魏文鋒,程艳霞.劳动素养:新时代人才必备素养[J].中小学管理,2020(4).
[5] 王泉泉,刘霞,陈子循,王晖,刘金梦,李金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劳动素养的内涵与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
[6] 顾建军,管光海.系统建设劳动课程 落实劳动教育——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9).
[7] 程翔.对“学习任务群”的几点思考[J].语文建设,2021(11).
(责任编辑:赵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