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跑者,先定个5公里目标
2022-05-30牛雨蕾
牛雨蕾
跑步对减脂、塑型、提高免疫力等都有帮助。每个初跑者都会试图制订训练距离,但有些人好高骛远,设立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最终使跑步计划以失败告终。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苏浩表示,作为初跑者,5公里是入门级距离,它够得着、可实现、易坚持,是初跑者需要突破的第一个目标。但要达成目标,需要循序渐进、坚持并配合科学的训练方法。
先对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体重较大、过于肥胖的人不建议先采用跑步进行锻炼,应先把体重降下来。没有任何运动经验、心肺功能较差的人群建议先从快走开始,以每分钟110~120步的速度,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然后逐渐增加到30分钟及以上,每周进行3~5次,以提高运动积极性,初步提升心肺功能,为跑步打下基础,坚持两个月后可慢慢进阶到慢跑。
达到5公里目标有技巧?身体素质良好的初跑者最开始可保持在每400米(标准运动场一圈)需要3~4分钟的速度,心率控制在150次/分钟左右。可先从30分钟开始,慢慢增加跑步时长,每周3~5次。一般2个月左右就能达到跑5公里的目标。不过,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跑步时的步伐长度、速度等都不同,实现目标的时间也不同。
建议初跑者采用“加洛韋训练法”,即“跑—走—跑”模式。这是一种间歇训练模式,强调跑与走的交替。注意不是等到身体快受不了的时候才开始走路。从刚开始训练时就要进行步行和跑步的切换,这样可以加速身体恢复、提高耐力,还能预防运动损伤。刚开始跑时,速度可以慢一点,尤其在长距离训练中,以便在训练最后阶段虽感到疲劳但还有后劲。
具备身体条件再提速?实现5公里的目标后,很多人开始追求在规定时间内(25~30分钟)完成,这时就需要提升速度了。但前提是先坚持2个月左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到1小时的慢跑,这样体重、心肺功能、耐力等身体状况才能达到提速要求。待各方面条件具备后,可尝试提速至:2~3分钟跑完400米,心率接近160~180次/分钟,每周最好训练3~5次,每次30分钟到1小时。如果觉得时间太长,身体无法负荷,也可以分组完成,比如20分钟或30分钟为一组。
提速阶段更要注意跑步的姿势和场地。跑步时最好用后脚掌着地,这样受力更好,跑起来更稳;最好在专业运动场或塑胶跑道上,以缓冲跑步对关节的压力,不要在马路上、水泥地上跑步,那样容易损伤踝关节、膝关节。
此外,要想提速,平时还可多做一些额外的训练。1.多练习腹式呼吸,即将手搭在腹部做深呼吸,可以提高膈肌能力。2.多强化下肢力量,如深蹲、坐—站训练、蹬椭圆机。
(摘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