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构

2022-05-30陈瑜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9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摘  要:高校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构是顺应信息技术和新时代的发展,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所进行的改革和创新。该模式秉承思政课教学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理论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原则,将混合式教学引入思政课程,构造“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相互契合的教学结构。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性以及实现教学评价的综合性。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7-0177-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在落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当今,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网络教学资源不断开发和丰富,网络教育和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针对思政课程的特点,将混合式教学引入思政课教学,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思政课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顺应信息技术时代发展和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所进行的教学探索和创新。

一、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构背景

2018年,教育部强调“要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1]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建构是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解决传统思政课教学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进行的教学改革。

1. 顺应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2]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高校教学模式持续变革。思政课教学也需要顺应时代的进步,在教学理念、教学流程、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如何用好网络阵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网络教学优势与传统课题教学优势有机融合,是当前思政课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思政课顺应信息化时代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

2. 解决思政课教学面临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一直以来,思政课教学改革持续进行,但课堂“抬头率”不高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第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思政课教学理论性强、内容广泛,尤其是“原理”课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思辨性,若教师不能用生动的语言阐明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与逻辑进路及其价值追求,将理论与社会现实、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照本宣科,就会出现部分学生反映的“内容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情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第二,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校思政课内容覆盖面广,在有限课时中,教师大多以单向讲授为主,若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主动性就得不到发挥。第三,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难以知行合一。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对深化理论认识、培养实践能力,深入了解社会、强化理想信念,实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统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由于各方面限制,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无法深入开展,难以在实践中让学生感悟和运用思政课理论。

3. 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思想文化交流快捷频繁,不同观念之间的交锋日益激烈,给大学生带来思想困惑。高校思政课如何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识规律,探索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改革方案,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满足大学生的理论需求,回应他们的思想困惑,让教学内容入脑入心,让大学生终身受益,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模式创新,提升教学实效,是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客观要求。

二、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构原则

思政课教学既要承担对大学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观引领的责任,也要适应新型人才需要,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作用。在进行教学改革和模式创新时应秉承以下原则:

(一)思政课教学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原则

思政课程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无论形势和环境怎么变,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不会变,它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会变;思政课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任务和培养目标不会变。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保持理论和意识形态的稳定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还必须顺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在教学中转换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展示内容的案例选择、语言的表达方式等方面显示出灵活性,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增强思政课价值引领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学只有把握“变”与“不变”,才能起到思想引领,又有的放矢的作用。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思政课教学要取得良好效果,需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教师作为教育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坚持教学正确方向的领导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作为知识和价值的建构者,需要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学习活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通过对教学进程的总体规划、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有效引导学生全过程地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来。另一方面,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积极参与到教学各个环节中,自学和聆听,思考和回应。只有全方位的教学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又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主导意识和科学的主导方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理论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原则

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承担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素质,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四个自信”的重任。思政课教学需要把理论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结合起来。一方面,价值引领和道德培育的功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和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需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一般的知识、原理来传授,不能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讲解,而是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中坚持、在信仰上坚定马克思主义。

三、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建构

构建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教学场域上,打造数字化网络教学、传统课堂教学与体验式实践教学三者相互渗透的教学空间;在教学结构上,塑造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教师课堂拓展深化—学生课后实践内化,三者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块;在教学形式上,将线上知识性教学、课堂专题研讨式教学、课后实践教学三者教学形式相互契合;在考核方式上,将线上学习记录与线下成绩评定、理论学习考核和实践学习考核相结合,形成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统一的综合评价体系。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知识性教学

“在线教育是一场大学功能的实现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革命,正在使大学传统学习形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知识传授的模式、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教学形式的变化必将引发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全面更新和调整。”[4]教师可将网络信息技术引入思政课教学,借助智慧树、爱课程等慕课资源,利用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线上学习空间。线上教学是需要学生掌握和记忆的知识性教学,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在线平台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为线下课堂教学进行理论拓展做知识准备。教师在课前根据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课件、阅读资料、作业、讨论话题,发布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定时跟踪平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监管和督促;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查看平台讨论留言,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结合QQ和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进行答疑解惑,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二)坚守课堂主阵地,开展线下专题式讲授

思政课与一般知识性课程相比更具价值倾向性,相比知识的传授,思想的引领更加重要。在教学中,不仅要进行理论讲解和知识传授,还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启迪和影响,需要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才能达到释疑解惑、升华情感、坚定信念和引领价值的教学效果。“思政课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传统课堂依然是思政课重要的教学空间,在线课堂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5]在引入线上教学,完成知识性教学后,线下课堂教学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重构。线下课堂的教学目标为理论的拓展和深化,巩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内容关注理论产生的逻辑、不同理论之间的比较以及对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困惑的问题的分析。教学方式为专题式讲授和研究性探讨,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讨论发言、主题汇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网络课堂上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线上讨论中发现的学生疑惑或模糊认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讲解;通过专题讲授,延伸和拓展网络课堂中没有的学科前沿和时代热点问题;通过案例讨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还可借助超星学习通等教学平台的选人、抢答、问卷等课堂互动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所有学生参与互动。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内容的拓展深化;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综合运用。

(三)协同各类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社会实际生活的参与和体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知能力,使其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6]。在实践教学中,高校应充分整合自身和所在地区的实践资源,发挥各类资源的优势和功能。学校通过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和学校、社区以及当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合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式实践教学,如利用当地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公共设施和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与学校团委配合,开展社团活动、“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区调研,了解社会;与社区合作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邀请各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企业家、杰出校友、道德模范等为学生举办讲座。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切实指导、提供展示平台、进行总结提升。

四、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方面均做出重大调整,湖南工商大学在思政课教学试验的近两年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评教、督导听课等多种方式获得反馈意见,该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主动性、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性以及实现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方面取得较好的教学实效。

(一)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借助信息网络技术,重塑教学结构和教学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对教学进程进行总体规划,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小组研讨,课堂专题讲授、课外实踐体验、课内成果展示,线上线下相连接,课内课外相融合,引导学生全过程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在教学手段上,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的选人、抢答、留言、投票等课堂互动功能,为课堂全员互动提供技术支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理论贴近现实,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通过线上知识教学和课堂专题教学两个教学模块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内容权威性和鲜活性的统一,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线上教学严格以教材内容为根本,注重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课堂讲授则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以设置专题的方式对理论产生的逻辑、不同理论之间的比较、引入理论前沿及对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困惑的问题的分析,提升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知识广度和现实关注度;通过课堂研讨环节,联系时事和社会热点,围绕学生关注、易被误导、具有争议的话题设置讨论主题,回应学生思想困惑的疑点难点,从而既坚守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又使教学内容具有鲜活性和针对性。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融通,实现“知行合一”

通过开展丰富的体验式实践教学活动,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协作、有效融通,解决了“知”与“行”脱节的问题。

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的理论和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线下课拓展深化,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与学生达成情感共鸣,实现学生对理论的深层理解和认同;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了解社会民情、锻炼各种解决现实和问题的能力、磨炼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理论向价值内化,能力提升的转化。

(四)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实现教学考评的综合性

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积累性,强调过程评价,借助信息技术记录学生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和活动,通过设定各分数相应的权重比例,把网络平台视频观看和作业测验完成记录、线下课堂表现和讨论参与情况、实践教学成果展示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等多种成绩相组合;将知识性考察与态度、能力考察、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各个因素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同学互评多种评价主体相结合,产生最终形成性的评价结果,克服传统评价方式重知识轻综合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足,使评价更科学,更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引导和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 (2018-04-0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

[2] 习近平. 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N]. 人民日报,2015-05-24(01).

[3]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01).

[4] 陈吉宁:在线教育是一场大学功能的变革[J]. 中国高校科技,2013(06):5.

[5] 杨志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6(06):69-73.

[6] 柳禮泉.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44.

(责任编辑:邹宇铭)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信息技术背景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9E03);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9JGZD056)。

作者简介:陈瑜(1972—),女,硕士,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