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

2022-05-30丁永一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年级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丁永一

摘  要:如今,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教学中的不断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构建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基础,在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其中的内容比较复杂,学生并不能有效理解,因此教师要在方法层面展开研究,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文章主要论述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高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课程改革;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方法

一、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时期,对复杂的数学知识并不能进行深入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加强数学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教师在创设教学的模式和完善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确保所设计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点燃,这样才能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在实际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倡导的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采取措施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保持强烈的热情,让他们去研究和分析数学知识。

教师在组织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时,还要从学生的个性化角度出发,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组织教学。如在对“倍数与因数”这部分内容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模式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措施完善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完善,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地位,还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依靠情境创设展开教学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层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应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能够认真听讲。特别是在讲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时,合理的方法可以使知识点变得更加具象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情境创设便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尝试创设教学情境,先让学生自己谈一谈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物体,然后进一步引导,渗透本节课的知识点:如果需要计算这些多面形的面积,具体应当采用怎样的方法?由于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其中包括那些之前学过的图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将多边形划分为多个基本图形,然后单独计算面积,最后相加求面积之和。这种方式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具趣味性,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课堂教学质量也就得以提高。

(二)开展小组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一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是希望通过教师的“放权”,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开展创造更大的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地吸取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会大大提升,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将讲授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基于师生之间良性互动而开展的主动探究学习过程。基于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围绕教师教学内容,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这一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也是学生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过程。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学习小组配备不同尺寸外观的长方体模型,要求学生利用一把直尺和所学知识,围绕长方体的模型进行测量和计算,获取关于长方体模型的一切数据,并总结其中的计算方法。在小组竞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集思广益地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并尽可能多地获取模型的数据信息,如棱长、表面积、体积等。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主动走到学生中去,观察学生互动学习的情况,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方向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为了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组长、记录员、测量员以及绘图员等不同的“岗位”,辅助学生明确自身职责,充分发挥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开展教学互动,鼓励学生参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积极开展教学互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以“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教学为例,教材中有“五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跳绳测试等级情况统计图”的内容,教师基于该统计图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①蓝色直条和粉色直条代表什么?②优秀、良好、及格等级男生和女生各自有多少人?教师可通过提出此类问题,让学生对等级情况统计图进行细致分析,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完成“跳绳测验等级情况统计表”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在这部分内容中,由于涉及的图表知识比较多,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观察图片才能得出数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以此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学习任务,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可采用包括小组合作在内的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注重课堂总结,归纳学习要点

课堂总结主要是归纳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做好课堂总结工作,帮助学生梳理重点知识内容。梳理的过程就是知识回顾的过程,也是查漏补缺的过程,通过梳理,学生对数学知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了解课堂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课堂总结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之一,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在课堂总结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将基础知识过一遍,而应通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和梳理。如学习“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就可以从整数加减法的角度出发,通过思维导图理顺算理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提升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认识。又如在学习“多边形”知识时,教师在课堂总结环节应围绕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面积公式的应用进行总结归纳,同时梳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结语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机制不断完善的今天,进一步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效率,就要加强趣味教学模式在其中的应用,完善教学体系,教师本身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力度,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从而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敏敏.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探讨[J]. 智力,2020(25):127-128.

[2]陆永红. 探究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8):72.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高年级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