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湖帆山水画设色的独特表现

2022-05-30王宁宁徐靖茹

东方收藏 2022年9期
关键词:吴湖帆表现

王宁宁 徐靖茹

摘要:中国传统山水画以描绘山川河流为主,追求意境、气韵以及情感思想,但受文人画影响,山水画形成了重墨淡彩的观念,影响了色彩的运用和发挥。吴湖帆在此基础进行了突破创新,在山水画色彩的运用和表现上独树一帜,将山水画中的色彩与构图、立意、运笔等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山水画用色体系。本文在色彩与构图、运笔、立意的结合三个方面去分析吴湖帆山水画设色的独特表现。

关键词:吴湖帆;山水画设色;表现

一、引言吴湖帆是 20 世纪中国画坛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在山水画设色方面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偏见。作为海派画家,他对山水画设色有着独特的见解,推动了山水画设色的发展。本文对吴湖帆山水画中色彩的运用和处理进行研究,分析其色彩形式下的审美趣味,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对其山水画设色特征进行分析。

二、吴湖帆生平

吴 湖 帆(1894—1986), 书 画 署名湖帆,他集绘画、收藏、鉴赏于一身,有着“南吴北溥”“三吴一冯”的盛誉。吴湖帆出身名门望族,1900 年进入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堂接受教育,随后进入上海中国公学、苏州公立中学读书,再后前往日本游学。回国之后,开始了山水画的临摹学习,他从临摹“四王”起步,董其昌的艺术见解与赵孟頫的“作画贵有古意”都深刻影响吴湖帆艺术风格的形成。吴湖帆的山水画用色讲究格致、深入传统、古雅清新、雅俗共赏、见解独特,推动了山水画设色的发展。

三、吴湖帆山水画设色特征的影响因素

1. 正统文人画设色观的影响

吴湖帆生于苏州名门世家,优渥的家庭环境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他的启蒙老师为娄东嫡传,花卉学恽南田,正是儿时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吴湖帆选择了“四王”一路的风格。其 1924 年所作的《临赵大年水村芦雁图》,笔墨稚拙,学赵大年的旷远渺茫,少皴擦,多空勾填色,近似王鉴的青绿山水。1925 年所作的《溪山秋季》,色彩古雅醇和、清丽沉穆,“尚不脱清人规制”的款识①,表明他仿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的淡青绿笔意。“四王”以及南宗山水重视笔墨,对色彩较为忽视,因此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力不强,用笔墨体现文人士大夫清淡、雅正的审美趣味。吴湖帆承袭这种观念,他评价沈周的花鸟时讲:“沈石田花卉设色师钱舜举,以色泽为第一,古、艳、沉、静四字全备”②,偏向于文人画的审美范畴。而且在他的画史和画理的解说中,经常落脚于“四王”的传承解析。吴湖帆早期的绘画偏向于中正平和,风格真正的成熟是到上海之后。

2. 海派设色的影响

1924 年,由于战火原因,吴湖帆由苏州来到上海,上海贸易发达,催生了新的书画市场,形成海派的崛起,同时“四王”画派出现衰败景象,作为当时职业画家的吴湖帆不可避免受到海派影响。海派设色善于运用鲜丽的色彩,山水以绿色而不是花青赭石为主调,在烟云雨景,主要用湿笔,不待墨干就加以渲染,颇有烟润之气。如《渔浦桃花》(图 1)中,桃花的颜色并不是纯度很大的粉色,而是带着烟雨朦胧的淡粉,山石并不是浓墨色,乃带着周围环境的颜色,在墨色中显现出青色、紫色,仿佛是山石上草木的颜色,与一旁的桃树交相辉映。整个画面空旷平远,给人以一种豁达之感。在吴湖帆的山水画中也可以看到“化虚为实”的烟云处理,把留白转换成云。在描绘云的质感方面,色彩有写实之感。

3.“以北润南”设色观的影响

吴湖帆早年学习“四王”,而后学习海派,在“四王”绘画体系当中将海派大胆鲜丽的设色融入其中。他设色的根底在于南宋而又大胆融入了北派的青绿,在他的作品《云表奇峰》中,山的颜色淡雅清丽,在吸收“四王”水墨的基础上再结合海派的用色,是一种介乎于青绿和水墨之间的新画风。他的创新性就在于设色的调和重组,吸收了北派的青绿而不失去南宋的本色,所以其画风并不是单纯的南北融合,而是以北润南。

四、吴湖帆山水画设色独特表现

1. 色彩与立意结合

吴湖帆设色山水中的色彩,在表现世间景物的纯真之美以外,還能表达思想感情以烘托氛围,色彩的处理是为意境服务的,可以更好地表明主题,是作品灵魂,乃产生情境的关键。吴湖帆的设色山水画在对自然的体悟上,加上了自己的情感想象。1951 年所作的《渔浦桃花》就是描绘江南三月的秀美景象,春日江南,心旷神怡,渔舟在湖上泛行,花开草绿,俨然进入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描绘的理想世界一般。整幅作品以石青为主,山石色调则以石青石绿赭石为主。桃花盛开,给一片荒芜的山野增加一抹亮色,一幢幢小房子隐匿在桃花林中,犹如唐伯虎诗中所说的“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虽然画面中色调较少,但是能够体现出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同时体会到画家的思想感情,体现了画家对于自然界色彩高度抽象概括的能力。画面含有画家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情感,情景交融,通过对世外桃源的描绘,借助自然界中的山石树木、悠然得宜的景色,表达自己对这种闲静舒适生活的向往,营造了一种“可居”“可游”的意境,与内心深处的情感融为一体,产生共鸣。

吴湖帆的另一幅《春云烟柳》(图2),为了使春景更加明媚,画面以石青、石绿为主,山石设色,先用花青、藤黄,再用石青、石绿,局部用赭石打底,再加石青石绿使其略显褐色。③细细垂柳并没有显得厚重,而是用草绿等轻快的颜色去描绘,村边后屋的绿色树枝与旁边的粉红桃花相映成趣,桃红柳绿,在朦胧的即视感下,给人一种烟雨蒙蒙之感,让人不禁想到“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④的美感,使画面的春感油然而生,令人感慨“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却入此中来”。

2. 色彩与构图结合

《云表奇峰》(图 3)采用“C”形构图,画面中山石的绿色交相呼应,在远处的山,绿的颜色较浅,与白云结合,给人以一种渺茫之感,越往前推进山石的绿色就越重。山峰的布局就是以色区分,树的颜色也是一样,近景中的树颜色较深,远景山上的小树隐隐约约的浅褐色,画面远近虚实就表现出来了。画面左下角的山石颜色以黑为主,但左边的山石颜色以黑褐色为主。泥土的黄色根据远近也是深浅不同。白云在山石之间缭绕,给人一种烟雾缥缈之感。《春云烟柳》则采用“C”形与“S”形构图,中前景的树干颜色较重,用墨较多,往后推进的树干颜色变浅,山石的青绿与石头的浓黑形成明暗对比,山石正侧面采用黑和浅形成对比,画面左边粉红色的花在绿色树木中形成“万花丛中一点绿”的效果。绿色的树枝中带着粉红色的环境色,整体色调统一,水流与天空的白云茫茫相互呼应,整幅画既秀润又清丽。

3. 色彩与运笔结合

吴湖帆山水画色彩的表现还体现在色彩的色调和着色运笔上。高耸的山峰抓人眼球,在山谷中萦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被一排排的杉树掩盖其中,中间的树木郁郁葱葱,远处的山水朦朦胧胧,林壑优美。见笔墨处,真力弥漫,线条挺拔劲健;渲染敷彩处,苍润透亮,沉稳厚实。⑤在着色运笔上,吴湖帆并没有被动填色,而是各种技法交替使用。山石设色通常以赭色打底,在其基础上加入石青、石绿等颜色,使其略有赭色,山石部分还是一如既往采用皴擦的手法,底部浓墨使山石的厚重感显现出来。山石表面的颜色,大多用不同程度的墨与石青石绿调制而成。以没骨描绘水汽云雾,用留白的方式去描绘浮动的白云。为使白云的浮动感更加逼真,直接将留白与水墨层层浸染,形成烟雾缭绕的效果,或用没骨烘染,得淡荡明艳之致。树石结构处理得相得益彰,远景和近景也在结构形体的塑造上拉开了关系,气韵生动”在整幅画面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4.《云表奇峰》与《云山图》对比

《云山图》是清代画家王时敏所绘,画面主体是层层叠叠的山峦,溪流飞瀑时隐时现,画面下半部分,杂树掩映着一间茅舍,舍内一人静坐,表达文人雅士的情趣格调。王时敏的山水更注重笔墨的风格,讲究笔墨韵致,色彩为笔墨服务,山石黑密厚,以积墨见长,一眼看去全是密密麻麻的山石,以此来表达山石的厚重感;颜色以花青赭石、藤黄为主,辅以胭脂石绿等,在颜色方面并没有创新,反而很少使用色彩,前景的树木用色较多,也是与大量墨调和而成,反而掩盖了颜色本身的作用;山水画色彩表现程式化,没有新的变化;运用长短不一的披麻皴,画面山水布局表达立意,构图繁密,没有远近虚实之感,没有脱离前人画山水的程式。

相较于《云山图》,吴湖帆的《云表奇峰》把青绿水墨相结合,注重虚实对比,在颜色选择上多用朱砂石、青石绿等,石色水色墨色交融,颜色清新秀雅,山石没有沉重险绝之感,而是增添了几分温雅秀润,丰富画面色彩的表现力,一扫“四王”以来色彩表现程式化和纤弱之势。树和山石的画法设色打破了当时千篇一律的特点,体现中国画抒情写意的特点。在此之前,山水画重墨,缺少色彩的表达,吴湖帆的《云表奇峰》在颜色上大胆使用青绿、赭石等颜色,还原山石本来面貌,在技法上多种皴法并用,吸取前人精华,为自己所用,促进了山水画的发展。

五、结语

中国山水画在明清之前主要受到文人画影响,表现出重墨淡彩的色彩处理,形成以用墨为雅、用色为俗的观念,影响了色彩的运用和发挥空间。吴湖帆在山水画设色创作上选择多样的色彩,并且大胆革新,使色彩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而且还将色彩与立意、构图、运笔等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统一体,达到色墨交融的艺术境界。

注释:

①②陈雪春 . 浅析吴湖帆山水画中设色的传统性 [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12).

③李婷 . 现代青绿山水画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④韩愈 .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员外(其一).

⑤黄白雨 . 吴湖帆《云表奇峰》辨伪 [N]. 中国文化报,2009-5-14(07).

参考文献:

[1] 黄戈 .“漫施朱粉堆金碧”——吴湖帆山水画设色风格生成管窥 [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88-92.

[2] 吴远菊 . 从《云表奇峰》看吴湖帆山水画风格之变 [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04):70-72.

[3] 贾丽 . 以色扬境——吴湖帆设色山水画中色彩的处理 [J]. 中国教师,2009(S2):305-306.

[4] 张巧燕 . 飞瀑青黛光 沓障凌苍苍——吴湖帆《庐山瀑布图》赏析 [J]. 收藏家,2020(01):21-22.

[5] 郭琛薇 . 吴湖帆山水画设色风格研究 [J]. 大众文艺 ,2016(05):121.

[6] 张怡 . 吴湖帆山水画研究 [D]. 昆明:云南大学,2019.

[7] 陈雪春 . 浅析吴湖帆山水画中设色的传统性 [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12).

[8] 黄戈 . 吴湖帆山水画中的海派因素 [J]. 艺术·生活,2006(02):27-28.

[9] 黄戈,金宝敬 . 错采镂华韵嫣然——海派画风对吴湖帆山水画设色之影响 [J]. 荣宝斋,2007(02):84-91.

作者简介:王宁宁(1999.9—),女,汉族,山东德州人。新疆艺术学院 2021 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美术研究

徐靖茹(1996.4—),女,汉族,山东枣庄人。新疆艺术学院 2021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美术研究

猜你喜欢

吴湖帆表现
吴湖帆《谢朓青山李白楼》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联墨双馨
吴湖帆鉴藏古代书画专题(下)
梅景书屋
吴湖帆黄宾虹两大山水巨匠力作领衔诚轩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