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艺术的“天趣”与“意趣”
2022-05-30陈先国
摘要:根雕艺术创作重在追求“天趣”和“意趣”,一名优秀的雕刻师要善于发现根材的天然之美。通常来说,根材的特点是“真、奇、古、怪、绝”,其形态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在相关艺术创作中,利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实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根雕;天趣;意趣;审美
中国的根雕艺术自诞生以来,便以“天趣”和“意趣”的相辅相成作为最高审美理想,这也是中国根雕艺术的基本创作原则。在此,笔者结合个人的创作实践,谈一谈对于根雕艺术“天趣”与“意趣”的认识。
一、根雕艺术的“天趣”
根雕艺术,首先呈现出来的是根材的天然美。根材的自生形态以及腐朽畸变形态等,导致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把根材的天然美,从泥土里、从大自然中挖掘出来,这就是发现美的过程。
为了发现美,我们常常会不辞辛劳,或只身、或结伴前往深山老林、溪边幽谷之中寻找根材。为了能够寻到适合创作的根材,每一回我们都认真总结、累积经验,练就一双沙里淘金的火眼金睛,细心观察并从多方面着眼,重其内轻其外、选其精而弃其粗。有的根材从正面看得废弃,但从反面看却是理想的创作材料,这就需要我们反复推敲、多方想象,辨认出“可造之材”,努力寻找根材的“天趣”,从而产生创作契机。在挑选的过程当中,有的根材形态一目了然,能够直接确定创作主题,但这种情况极少。大多数根材给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觉得其具有形态美,可以用来创作,但究竟能够创作什么并不清楚。对于各种形态的根材,我们从发现它到选用它,最重要的是审视,其实这也是进一步的发现。因为第一感官的发现,只是一个初始印象。这种印象可以是突发灵感、一槌定音,也可以是记忆中的巧合、雷同、相似与关联,还可能是举棋不定、犹豫不决,这时就需要对根材做进一步的审视,在这个过程当中进行发现与再发现,在推敲中重新定位。
以《律动的生命》(图1)和《敢为人先》(图2)这两件作品为例,当时发现这两块根材时,尽管其杂乱无章,但笔者总觉得造型十分特别,经过多次审视思索、闭眼想象,将一些杂乱忽略后,终于发现根材的造型与脑海中所记忆的鹅、狗等动物形象高度相似,于是就有了作品的进一步创作。经梳理,将根材的“天趣”进行完美呈现,为作品的“意趣”奠定了基础。
根雕艺术“天趣”的特点就是“真、奇、古、怪、绝”,而根材的形态多种多样、千奇百怪,有大中叫绝,令人震撼;也有小中见大,招人喜爱。称奇、称怪、称古、称绝,有概括、有缩影,却始终具有一股自然之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靠的就是慧眼识“天趣”。
二、从“天趣”到“意趣”的巧藉
中国艺术创作历来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这也是根雕艺术“天趣”的更高层次追求。
寻找理想的“天趣”根材,就现在来说无疑是艰难的,往往过百木而不遇、相千根亦难得。因此,我们在所寻得的根材中还需进行更加深入的创作,注入更多的艺术元素,创造出“天人合一”的根雕“意趣”。只要一件根材在手,就要百看千相、反复审视,注重“天然”而不损“天然”,依形度势、就态巧施、少动多思,在似与非似中寻求意境,在根材的节、疤、瘤上找灵感,在造型中求得审美趣味。固然,寻求根艺之“意趣”,意在巧夺天工,遵循的是崇尚自然而不是割裂自然的思想,在自然中寻得“天人合一”,达到神形兼备、相映成趣,使“天趣”得以升华,从而感受到根艺的美感。
当我们确定根材的创作主题后,下一步就是进入创作阶段了,也就是巧藉天然。这个阶段是我们使用娴熟的技艺对根材施艺的过程,也是作者心理活动、思想意识融入作品的过程。在创作时要遵循“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原则,围绕主题思想要求,合理而审慎地进行取舍。除对局部进行少量的修饰和必要的雕琢外,重点应放在巧妙利用根材的自然形态上,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尽量使这些天然形成的条件在已确定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在这种创作思想指导下,因材施艺,进行取舍、雕琢、磨制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实现巧藉天然、美有所用,使天然美的“奇”与人工美“巧”深度结合起来,实现既定的创作目标。如此一来,虽经施艺但却不留明显痕迹,使根材的各种特性、符号、特征充分地表现出来,使作品的精神意境尽情地焕发出来。
“巧藉天然”是根雕“意趣”创作成功的必备条件,作为一名根艺匠人必须熟练掌握这个艺术创作规律,这也是根艺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独到之处。“巧藉天然”,即要求匠人用审美的眼光去识别各种根材的天然特征,进而能够合情合理地利用它。比如我们常常借助于根的节、疤、痕、瘤、须、皮、色等,匠心独运地扬其长、补其短,恰如其分地使根材造型与创作主题实现巧妙对应,加之丰富的想象来进行造型和雕琢,在“似与不似”之间进行呈现,展现出人工所不能刻画出的特点。
作品《王者之风》就是一件在“天趣”中“巧藉天然”得以“意趣”的佳作(图3)。作品所采用的根材,其质地的古朴、造型的浑厚、肌理的多变、線条的顺畅、瘤疤的美感,无一不是大自然赋予的“天趣”。笔者在创作时巧妙地把这些表象特征转化为根艺语言符号,那就是狮子的纹理皮毛。笔者尽量在塑造稳重浑圆造型的同时,从根材上部因势雕琢狮头,再对狮头周边的瘤疤、纹理、凹凸短线等进行稍加修饰,既不留明显痕迹,又能使根材的“天趣”与所要创作的艺术形象结合起来,狮子的王者风范一气呵成。因此,让根材的“天趣”衍生出创作的“意趣”,可谓会心造“意趣”。
三、在“天趣”中创造“意趣”
在创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发现根材美的特性和可造就的因素,在枯朽中展现大自然生命永恒的精神。为此,我们往往会努力寻找一些老树根,特别是那些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根材,通过匠人的发现、挖掘和再创造,最后使枯木生辉,化腐朽为神奇,显示出各自的生命意蕴,而且力求“不露作手”,如天然所生,即所谓的“既雕且琢,复归于朴”。
要让根艺达到“天趣”创造“意趣”的精神境界,需要充分挖掘其内涵,从内心感受升华到精神享受。这些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根艺形态和创作语言,最为原始也最为根本。根艺语言是一种视觉艺术语言,乃根艺匠人根据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根材的各种形态特征中挖掘出其特有的表现形式而逐渐形成的,它可以因根材的材质而异,也可以因创作者对根材的认知不同而异,然而又有着鲜明的共性。由于根雕艺术是立体、天然的造型艺术,所以其基本的创作概念是“天然造型、循势而雕、神似为妙”,以各种具有天然造型的根材为创作材料,创作出各类具有美好感观和情感因素的立体形象。
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根艺匠人对根材的性质越来越熟悉,选择自己所擅长表现的题材进行呈现,采用独特的技艺来突出根艺语言,由此形成根雕语言的概念化,这其中包含创作者对根材的观察方法、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等。
一件根雕艺术作品,其外在形式固然很重要,但能打动人心的无疑是它的精神内涵。自古以来,在艺术创作上人们都会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讲究“有感而发”。根艺创作也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乃直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等因素综合运用的过程,其中情感因素是根艺创作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不论是从作者的精神心理来看,还是从根艺作品的内容来看,情感在根艺作品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情感就不会有感受,没有感受就不会有艺术,根艺作为一门特殊的造型艺术形式,通过天然的材质、肌理、颜色以及造型,并赋以创作手法等因素,在立体空间中以造型来表达个人情感以及引发大众共鸣,通过有限的材质去表现艺术的无限性。因此,语言及情感的合理运用是根艺的生命所在,只有融入了情感,用情感去唤起审美主题的思想共鸣,使人心灵激荡,从中获得审美感受,作品才会具备震撼人心的力量。
创作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回归自然,但绝不是单纯地描绘自然,更不能照葫芦画瓢,而应当充分利用自然根材奇美的特征去抒发作者的所思所想。这种体现不是直截了当的,而是采取一种曲折、耐人寻味的方法表达出来。我们要反复推敲琢磨,有所选择、有所集中、有所概括、有所取舍、有所强调,一切都是为了突出表现主题思想、一切都是为了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
如在作品《律动的生命》中,笔者巧妙利用根材曲长细圆的部分,将其修琢成一曲颈、似盘曲的生命体(蛇、鹅、天鹅),让智慧的化身、春天的信使、美丽的象征等寓意从根材神态与视觉角度中产生连接,从中挖掘塑造共同的主题——律动的生命。在这件作品中,“天趣”和“意趣”深度结合,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关系,呈现了外在的表象和内在的思考,使根雕艺术的“天趣”和“意趣”得以完美地展现和升华。
四、在创新中赋予“意趣”以生命力
根雕艺术的“天趣”,在创作时十分讲究气势,虽小却见大,虽弱却显强,虽朽腐却透出古韵,虽斑驳却亮其神趣。在形态上,有的雄视阔步、英气勃勃;有的神采飞扬、清雅可观;有的饱含历史沧桑,也极富现代新潮。这些形态总是与当时当地的材料、技艺、社会风尚相适应,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而创新的意义也在于深入探究其内在,努力达到意趣横生。匠人在创作时所表现的每一节线条的刚毅、每一道纹理瘤疤的丰富、每一孔腔洞的含蓄、每一个细节的描述、每一种情景的渲染,都是在表现特定艺术内容的依托、载体和媒介,包括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具象与抽象的结合。这些都是需要匠人在自然形态中大胆创新,加以巧妙的雕饰,充分展现韵味无穷的“意趣”。
《遐思》就是这样一件创新作品(图4),其取酷似人头像的根瘤,抽象、自然。根瘤的凹凸、曲线、纹理、瘤疤等“天趣”被笔者视为良好的创作素材,因此,在创作过程当中,循势而雕、以拙牵巧、神似为妙,在瘤体的一侧开琢出半隐半开脸,安静又深邃,神秘而又富于联想。雕琢部分显露出的新色与整体的原色对比强烈。
五、总结
根雕艺术的“天趣”与“意趣”,追求的是從慧眼到会心,不断创造奇迹,这就是创作者的巧思,富有诗情画意与生命关怀,只有这样创造出来的根雕艺术作品才能打动人。总而言之,根艺是自然造化、人之灵感的艺术。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观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才能发现美;也只有具备了美的灵感、艺术才能、人生感悟,才能创造美。
参考文献:
汪传龙.根雕制作技法[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陈先国,1979年出生于福建宁德,毕业于江南大学。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福州市根雕艺术能手、中国根艺美术大师、一级(高级)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级工艺师,担任宁德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福建省根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福州市木雕工艺美术协会理事等职。2010年在福州创办陈先国工作室。拥有20年的木根雕创作经验,在传承中国根艺大师姜翔玲技法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在各类展览和赛事中获得金、银、铜奖数十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