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支架”达成目标
2022-05-30徐志勤
徐志勤
《愚公移山》是一篇经典的教学文本,属于寓言文体。整个初中阶段,寓言文体的课文只有七年級上册的4篇和八年级上册的《愚公移山》,共5篇。在学生已经接触过寓言的基础上,八年级再次学习寓言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呢?
从文本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来看,《愚公移山》是“如何把寓言故事讲好的”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再仔细研读文本,我们会发现第三段“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河曲智叟亡以应”在全文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段是全文的“精华”部分,如果没有这一段,整个寓言故事将平淡无奇。基于这样的分析,笔者把“探究写法,学习寓言是如何讲好故事、突出寓意的”确定为核心教学目标,并把目光聚焦到第三段,设计了一个主问题(如果把第三段文字删去,这篇寓言故事的情节依然完整,那么,第三段到底能否删去,为什么?),以期通过朗读、品析、微写作等活动欣赏第三段对话描写的妙处,感受我国古代寓言的魅力,继承并弘扬愚公精神。
确定好教学目标与主问题之后,笔者采用“支架式教学”,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范例式支架——朗读体味。本节课,笔者设计了两个层次的读:一是教师分别以智叟和愚公的语气范读第三段中的对话部分,以声传神,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魅力,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二是让学生结合“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使读有更好的表现”这个朗读目标自由朗读第三段,以神态传神读出智叟对愚公讥笑、嘲笑的神情,以气势夺人读出愚公“雄辩”的特点。在教师范读的带动下,学生通过两次分角色演读,感受到人物的语气、神态、心理。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为他们在后文更好地理解寓意及写法打下了基础。
问题式支架——品味欣赏。文章第三段在写法上的妙处很多。为了让学生有所感悟,笔者以“第三段文字有很多‘一点之妙,你最欣赏哪一处?”为牵引,引导学生从细处入手,深入钻研文本。当学生感到茫然时,笔者及时提示:可以是一字之妙、一词之妙、一句之妙、一细节之妙、一修辞之妙、一手法之妙、一人物之妙等。学生根据提示细读文本,先通过“选点”做批注的方式独学,然后小组结成学习共同体合作学,最后群学分享。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学生得出结论:这一段妙在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妙在反讽手法的艺术效果,妙在使故事情节变得生动,妙在使讲故事的手法变得灵动。
任务式支架——寓意创写。读和品的过程做扎实了,写的环节就水到渠成。“《愚公移山》这篇古老而又经典的寓言,前人对它的寓意已有解读,但我们读完还可以有自己的领悟,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下你领悟的道理。”这个创写导语激活了学生思维,他们的思想火花不断闪现。一名学生这样写:古今成大事者,所遇阻力也大,一曰自然,二曰人为。还有一名学生这样写:移走人们落后、固执、保守的思想大山,比移走自然之山还要难。这样的微写作把言语实践和思维训练巧妙结合在一起,丰富了寓意。
以上三个学习支架,既具有操作性,又具有复制性。操作性即学生通过学习发现,如果把第三段删去,故事的情节就不够生动、故事的手法就缺乏灵动、艺术的创作就失去真实、讽刺的效果就会减弱、人物的形象就不够丰满、故事的寓意就不够深刻,从而真正读懂了课文,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复制性即学生在以后学习寓言文体时,可以灵活地使用这种方法,使学习更有效。
(作者单位:枣阳市第六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