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构建的框架特征及其实践价值
2022-05-30黄丹
黄丹
[摘 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长期战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这项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先进的制度需要有完善的运作体系作支撑。为了使意识形态建设能够更好地发展,我国把理论创新、经济建设、心理建设、实践需要与意识形态建设融合起来,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运行高效成熟的工作模式,有力推动了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意识形态;框架特征;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9-0168-04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在各种场合、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多年来,我国构建了一套运作框架,把理论创新、经济建设、心理建设、实践需要等与意识形态建设融合起来,推动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向好的态势发展。
一、促进理论创新与意识形态建设的互推互助,加强理论创新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引领效能
以理论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完善理论。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必须有创新的理论来引领,才能行稳致远。意识形态的理论建设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把握问题的实质,才能为实践工作和创新开辟广阔的天地。理论必须与实践相互作用,才能把各方面的创新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从而把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一)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不断丰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革命历程、发展情况和当下实际结合起来。这个基础只有不断夯实、丰富和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意识形态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新问题和新现象不断出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将这些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纳入理论的研究领域,提升我们分析问题、解读时代的能力, 使意识形态工作能够在新领域阐释新问题、发挥新作用。同时,不能让理论“过时、过气”,脱离实际需要。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凝练意识形态的理论精华,不断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丰富和发展它,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建设框架创新。
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构建及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更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二)从多角度多层面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内涵
我国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离不开全球意识形态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内人民群众意识形态的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需要从国际多角度、国内多层面进行研究和丰富。
从国际多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涵: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意识形态,通过比较分析其特征,才能看到我国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更加明确我国意识形态发展方向、科学路径,找到更契合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方法、建设模式。
从国内多层面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涵:意识形态建设需要有上层的政策理论指导、中层的政府机构合作、下层的实际执行力度。“理论指导—协同合作—执行实践”三个层面必须保持内涵的统一性、方向的一致性,方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研究。
(三)坚持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达到更好的效果,需遵循明晰的理论原则,不至于在建设过程中脱离轨道、迷失方向,使得我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水平和认识逐步达到新的历史高度。为了使意识形态工作适应当前我国建设实践的阶段性特点和需要,使得党性和人民性保持一致性,能够进一步对意识形态的重点領域进行理论创新和工作指导,需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战略性原则。如今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际影响力今非昔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转变, 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新的视角重新回答巨大历史跨度中的重大战略问题, 必须将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民族性”转变成着重考虑“战略性、普遍性、国际性”,才能实现中国视角和世界视角的有机结合,把中国发展放到百年大变局的大背景下审视。从这个角度看,意识形态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二是坚持人民性原则。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要以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为宗旨。既要精准服务于人民,又要引导和教育人民,必须围绕人民群众这一中心基点,从各个方面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这既符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又是我们党的党性要求。
三是坚持实践性原则。理论创新要服务于实践,要从人民现实生活需要出发去反思理论、检验理论、创新理论,让人民自觉参与其中,从实践中学习、分析、反思、感悟,使意识形态充分发挥出动员和引导的功能,也使人民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内涵丰富,应遵循战略性、人民性、实践性的原则,在理论实践过程中,理论指导实践;在执行过程中,提炼理论精华,融入理论指导,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实现理论和意识形态的互推互助。
二、促使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相互赋能,发挥经济建设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石作用
经济建设一直是我党工作的中心,而意识形态工作则在其中起到格外重要的作用。只有围绕这个中心,有物质财富作为基础,其他的建设才能得以发展,而意识形态的良好发展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内驱动力。这阐明了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的相互关系,意识形态受社会客观存在的制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必须考虑到加强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把经济工作做好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才有了根基;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在强调经济建设中心作用的同时,也明确了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意识形态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狠抓意识形态工作,“两手都要硬”,如果“一手硬,一手软”,肯定是要出问题,甚至是要出大问题的。
(一)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
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活动,只有在衣食住行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意识形态工作才会顺利而有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尽管现今国内外环境有了大变动,经济建设仍然是我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中心任务,党始终坚持这个基本路线,这是解决现在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核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也屢次突出“党的其他各项工作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点。因此,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也要服务于经济建设。
(二)把意识形态工作当作极端重要工作来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更是把意识形态工作当作极端重要工作来抓。当人们的意识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内驱动力,如当人们从内心深处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整个建设和革命中的指导意义、认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具有优越性、认同政府颁布实施的各项法律法规时,他们就能够调动生产的积极性、生活的创造性、价值的认同感。
经济建设必须保持正确的航向才能行稳致远,而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航向,则需要意识形态工作为其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与道德滋养。
三、重视社会心理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互利融合,提升社会心理建设对意识形态建设的促进作用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意识形态建构不是单向的强制灌输,而是双向转化,有效的意识形态构建需要接受者的主动参与。在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心理建设的相互作用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有过多次重要论述,他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遵循群众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能够提升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将社会心理建设纳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总体框架中,也是新时代的重要任务。
(一)善于把握群众的心理特点,提高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契合以人民为本的“人民性”原则,使意识形态在建设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而不是脱离群众的实际需要。有效地把握群众的心理特征,可以高效地增强意识形态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影响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
在实际行动中,将群众的想法和意识形态建设连接起来,增加群众对党的认同,与党的执政之基息息相关,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意识形态需要彰显人民的需求、反映人民的情感、体现人民的思想和意志,党的意识形态主张只有得到群众的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才能真正转化为拥护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力量。在实践中,只有取得群众的心理认同,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才能最终落到实处;只有社会心理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真正实现互利融合,党的意识形态主张才能转化为现实生活的实践力量。意识形态工作既要遵循群众心理特点和规律,又要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产生思想建设的“实效性”。
(二)善于把情感关怀纳入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体系,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
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以情感人,形成人民群众和领导阶层的情感联结。善于把握群众心态,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生动形象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应“润物细无声”地将先进思想传播和渗透到每个人心中,要让核心价值观如同小树苗在人们心中扎根发芽。
意识形态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转变为巨大的社会物质力量。因此,争取群众的认同,取得群众的心理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前提下,再依据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情感浓度,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和教育启发,能够达到更好的意识形态建设效果,让更多的人接受它,使意识形态工作更具针对性、准确性,不断推动意识形态建设向好向上发展。
四、强调意识形态建设同实践需要的一致性,充分体现意识形态的服务宗旨和实践价值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行为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人民,并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就要求意识形态建设要深入人心,不能浮于表面;同时,也要求意识形态建设从实践出发并服务于实践。
意识形态建设是服务于大众的,所以应努力推进意识形态建构的通俗化、生活化、大众化,通过直观、生动、朴素的内容表现形式,让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更贴近生活,使人们觉得通俗易懂、朴实易传,增加意识形态理论的可传递性和吸引力,使意识形态建设真正“入脑、入心”。同时,也能从人民的生活出发反观意识形态建构的内容,常做反思、自查、“回头看”,能够及时有效地杜绝隐患,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产生新的认识。
意识形态建设是具有实践价值的。党的意识形态内容里包含着人民的情感思想,立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关心人民的生活,切实将人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全力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使人民实现物质和精神生活双富足,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唯有如此,才能使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群众自觉,人民才有了努力工作、积极生活的内在动力,真正地体现出意识形态的实践价值。
(一)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长足进步和发展,必须拥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不然在遭遇风浪之时、形势复杂之际,就容易陷入迷茫,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有效的意识形态建设能够铸造坚定的精神世界,当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当人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时,人们的幸福指数就会逐步攀升,理想信念就会更加坚定,并且更加主动地、自觉地做到坚定政治立场、践行初心使命。例如“建设美丽乡村”“处理农村污水”“扫黑除恶行动”“传承民族文化”等,这些源自“以人为本”的初心而得到的实践成果、发展成效,人民有目共睹,并且深切感受到我党真心为人民谋福利、解忧愁,人民的理想信念就会更加坚定。
当人民上下一心、同心同德、携手向前时,面对不法分子的谗言,面对不良势力的诱惑,才不容易被误导、被蛊惑、被腐蚀,人民与国家的情感紧密连接,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以共同的理想信念抵挡外来诱惑和侵害。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的树立是一个长期、宏伟的工程,也是意识形态理论的抽象化表述之一。从社会层面看,意识形态建设有利于人们对自己的价值取向有正確的认识和选择,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正确的观念建设提供先进的价值理念,正确看待金钱、物质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就是建立牢固的精神保护伞,能够有效抵制污浊风气的腐蚀,有效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的侵害。若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有的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获取钱财,出现所谓的“拜金主义”价值倾向,则会影响个人在处理事情时的行为;若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获取金钱方面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推动意识形态建设,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人们生活和谐、社会稳定发展及长治久安的。
(三)道德观念得以升华
道德观念对社会治理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能够通过社会舆论发挥约束作用。道德观念建设是多方面的,需要从社会道德、公共道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方面进行塑造。意识形态建设能够从社会层面、职业生涯、公共关系等方面,多维度、多角度地提升个人对利益关系的管理和处理能力,回答人们心中质疑的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点。当人们学习意识形态理论、认可社会制度、理解和支持国家政策时,就会自觉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社会文明程度也随之得以提高。
我国意识形态的构建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更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于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体现人民特色,服务于人民,使其实践价值得以体现。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 张志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思维[J].江苏社会科学,2021(3):28-38,241-242.
[4]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5] 褚宏观.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建设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9(9):55-59.
[6] 张志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创新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5):41-47.
[7] 黄相怀.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性因素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10-16.
[8] 张士海,周田田. 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重大成就及基本经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8.
[9] 张志丹.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4):33-39.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