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幼儿表达的艺术作品展示与交流的模式探索

2022-05-30王欣雨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布展策展布置

王欣雨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分享交流环节给幼儿提供了分享和学习他人经验的机会。幼儿通过谈论他们在活动中的操作,展示他们在活动中用过的材料,分享他们已经完成或尚未完成的作品,从中得到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进入大班后,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更渴望从他人的倾听中获得对自己作品的肯定。作品展示与交流对儿童有着独特的意义,而他们的这一需要常常被成人所忽略。在创设支持儿童表达的作品交流展示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我也在思考:“幼儿想要什么样的作品展示?”“如何在作品的交流、反馈中,让每一位幼儿的作品都能够被听见、被看见、被重视?”“作品展示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是什么?”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作品的交流展示不仅要理解幼儿的想法,还需要给予他们真实表达与创造的机会,帮助他们将想法落地。于是,我尝试通过“我做小小策展人”项目活动,打破时间、空间的“壁垒”,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更自主的空间去展示与表达。

一、策展前的准备

幼儿对艺術展有着怎样的认识?已经具备哪些经验?对自己作品的展示、交流会有怎样的想法?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去提前了解,帮助幼儿做好经验储备。

(一)逛逛“艺术展”

在“我做小小策展人”项目活动中,教师更加注重幼儿经验的积累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前期准备,鼓励幼儿利用空闲的时间去艺术展览中心观展,在切身体验中感受展览形式的多样,发现陈列方式的不同。

(二)做好策展计划

有序的计划对活动前的准备来说十分重要。幼儿在分享自己观展中所见所闻的同时,做好策展计划能够有效引导幼儿从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作品摆放等角度思考自己的展览怎么布置。教师可通过提出“如何展示作品能够吸引观众”“布展需要哪些材料、道具”“你想要在哪里布展、怎么布置”等关键性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促进幼儿与同伴积极讨论并制订策展的相关计划。元素较多的计划与富有挑战的任务,往往意味着计划实施需要更长的时间。也许刚开始幼儿的策展计划并不成熟,但是在一遍遍的讨论、交流中,计划可以让幼儿的想法转成具体的行动,促进活动的发生。

(三)收集丰富的作品

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所有的作品都是孩子美的发现、美的表达、美的创造。”在一日活动中,幼儿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出发,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艺术创作中,赋予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些作品平时被教师展示在作品栏、美工区等各个区域。在布展开始前,我们需要请幼儿将作品收集起来,做好布展准备。

1. 根据创作内容,对画作进行分类整理

幼儿在活动室、游戏区、成长袋中寻来的作品,往往有着鲜明的主题特征。在幼儿将各具特色的作品收集来的时候,教师需引导幼儿根据创作的内容、主题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为后续的展览布局提供思路。

2. 参考“装裱大师”,将画作进行初步装裱

当我们回顾“艺术展”上的所见所闻时,幼儿提出在艺术展中看到的作品几乎都是“装在画框里的”,这样既能保护画作还能够起到装饰作用。于是,教师借着幼儿观展的经验,利用“装裱大师”这一软件,带着幼儿观察、对比装裱前后的作品变化以及装裱框与作品色彩的搭配,使幼儿在切身体验中感受作品装饰艺术的美感。同时,我们和幼儿借着“装裱大师”软件的操作经验,一起对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装裱布置。

二、布展的设计与实施

将大量的艺术作品进行展出对幼儿来说是一项挑战,所以教师的支持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时间、空间、材料的支持是一方面,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跟踪与推进更是关键。关于布展的设计与实施,我们做了以下的探索与尝试:

(一)建构“不设限”的展示乐园,促进幼儿沉浸式的探索

1. 场地不设限

“我做小小策展人”项目活动是一种打破班级空间的创造性艺术展示活动。师幼将幼儿园所有的场地,包括班级活动室、公共活动区、专项活动室、户外都利用起来,创设一个不设限制的展示空间。作为“小小策展人”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场地、布置作品,还可以邀请小班、中班的幼儿一起参展,与更多的同伴进行互动交流。在师幼的共同讨论中,我们根据幼儿园各个场地的特点,将户外活动区设置为“主场馆”,公共活动区的文化长廊设置为“特色展览馆”,专项活动室设置为“珍藏馆”。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成各个项目小组进行布置。

2. 材料不设限

在布展的过程中,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支持幼儿的布置需要,同时场地内的桌椅、器械幼儿都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材料上的不设限,给予了幼儿摆放、装饰的自由,同时也激发了幼儿更多的创意表达。如幼儿在布置“主场馆”时创造性地使用了晨间锻炼器械:爬行的地垫变成了展览的围挡,用来框定区域,划分入口、出口;攀爬架变成了展览架,挂上了各具特色的作品;跨跳的城砖拼成了高低错落摆放的展示架……此外,拼搭的玩具也被孩子们重新改造后成了立体展示框。

3. 时间不设限

由于幼儿作品的数量较多,且从展馆布置、作品个性化展示、游戏设计等各个环节来看,需要幼儿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果时间不能保证,活动将流于表面。因此,在布展的一周里,教师给予幼儿充沛的时间,幼儿可以灵活利用晨锻、游戏时间段投入各个场地的布展中,班级教师则进行定点观察。

(二)创设多元的对话空间,支持幼儿间的交流与反馈

在布展的过程中,我们再次发现了许多充满创意、美感、童趣的作品。有些杂乱无章的线条可能会让欣赏者认为幼儿的创作不够认真,但是在听到幼儿的介绍后,就发现这些作品是他们通过观察、展开丰富联想后迸发的创意。幼儿的作品不仅要被看见,更需要被倾听。

1. 扫一扫,听我说——花样介绍方式

我们关注布展中幼儿对作品的介绍,如教师用文字记录幼儿的话语。同时,我们也会请幼儿录制创作中的细节并制成二维码,观展者现场通过扫二维码就能听到幼儿对作品的介绍,让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得到关注。

2. 集花、抽卡、赠送周边——趣味交流反馈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收集各色卡片和贴纸创造出了许多与小观众们互动的方法。如“抽卡”是幼儿将自己与作品的合照、创作过程中发生的故事等设计成小卡片。每个观赏者可以随机抽取卡片,与创作者交流卡片上的故事,使得欣赏者与作品发生关联。“集花”是给予每位观展者的专属小贴纸,他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下面贴上小贴纸。“赠送周边”是幼儿贴心地将一些有趣的、主题性的艺术创作变成贴画、徽章、小旗子等小纪念品并赠送给观赏者,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别人的喜爱。

(三)運用“复盘”展览的方式,引导幼儿自荐作品入选珍藏馆

在本次布展的过程中,虽然每个小组的幼儿只负责本小组内的工作,但是他们在参展中,可以欣赏其他组不同的布展方式,并可以通过互动发现更多具有创意的作品。于是,他们在参观后的游戏日记中记录自己喜欢的作品与感受,“复盘”展览。同时,教师也会将展览中一些布置花絮制作成“彩蛋”视频,在“复盘”的时候播放给幼儿欣赏。“复盘”展览不仅可以让我们发现更多优秀的作品,让各小组布展的经验在集体中传递,引发同伴间的学习,还可以发现、反思布展中可以改进的地方,为下一次的布展活动提供经验支持。如在活动后的讨论中,有的幼儿就提出:“展览结束后,这些作品放在哪儿?”我们参考博物馆的做法,设置了“珍藏馆”(专项活动室的一角),引导幼儿或采用自我推荐的形式,或通过投票和布展中“集花”的情况推荐优秀作品放入“珍藏馆”,这样作品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展示。

(四)开展作品的交流与赠予活动,帮助幼儿树立开放的心态

在“我做小小策展人”项目活动中,幼儿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开放的心态,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创造、感受、表达。在园内展览结束后的艺术创作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幼儿对于作品交流展示有了更丰富、更有创意的想法。如在“南京城墙”活动中,幼儿因为了解、热爱南京城墙,于是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中。接着,幼儿带着自己的作品走向户外,并将其介绍、展示并赠送给过往的路人,他们期待着这些作品能够感染周围的人们保护古城墙。

三、布展后的变化

在策展、布展过程中,幼儿能自主运用各种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了解决问题、决策创新、审美等方面的能力。

(一)在策展中收获自信与满足,幼儿的作品保护意识逐步增强

在策展中,同伴对作品的评价能让幼儿获得自信与满足。在策展后,幼儿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需求,他们在作品创作中更加认真专注,对作品的保护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他人作品上乱涂乱画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有时候由于一些作品布置不够牢固,会导致部件掉落,幼儿看到后会主动将其收拾起来交给老师,或自主进行加固。

(二)在交流观察中习得经验,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初步成长

在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可以随时随地交流自己喜爱的作品,并互相给予反馈。在不知不觉中,幼儿学会了如何去描述一幅作品,他们能够从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去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提升了艺术赏析能力。策展活动带给幼儿园新活力的同时,也带给了幼儿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在活动结束后,幼儿对作品的展示、装裱、布置等都有了新的经验,他们会主动布置自己的艺术作品,美化周围的环境。

(三)在倾听、理解中支持幼儿,教师的艺术敏感度显著提升

幼儿园艺术教育不局限于专门的活动之中,而是指向一日生活的延展。我们更关注的是幼儿艺术感知、体验、表征、想象、创造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在策展过程中,我们也学会关注幼儿是否有对活动的思考,学会从幼儿的作品中看见、听见他们丰富的内心表达。

猜你喜欢

布展策展布置
关于策展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浅谈新环境对布展工作人员角色的转变
试论博物馆布展设计与要求
论布展对绘画类作品画面效果呈现的重要性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灵谷胜境 千年禅林——灵谷寺聚宝藏珍展厅布展概述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