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路径
2022-05-30孙凤霞
孙凤霞
【关键词】革命文化,小学语文教学,路径
《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了中小学革命文化教育的主体内容、形式载体和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经历百年风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百年党史的故事、百年奋斗成果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中小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充分利用统编教材的学习资源。将革命文化有机融入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在实践中探寻基本路径。
一、革命文化的内涵及教学要求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丰富、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革命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是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纽带。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各个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精神标志,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奋斗历程。
根据文件要求,小学阶段重在政治思想与道德启蒙,注重选择革命领袖、革命英雄事迹故事、革命文物、革命歌曲等,激发学生对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和学习意愿,感受忘我奉献、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高尚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在语文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认知,让他们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对革命领袖的尊敬之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让他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在不同历史环境下,我们党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感受当前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初步树立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志向。
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因素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总篇目约为522篇,其中体现革命文化内容的课文有49篇。梳理教材中的革命传统内容,有助于我们系统思考、有序推进革命文化教育。随着年级的升高,体现革命文化的内容逐渐增多。一至三年级主要以单篇课文呈现,四至六年级逐步增加选文,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并专门编排了体现革命文化内容的单元,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等。教材选文内容比较关注对革命先烈、先进模范以及党的历程等方面的记叙与描述,具体选文内容及数量详见表1。
除选文外,统编教材在单元导语、阅读链接、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部分也渗透了革命文化精神。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通过华表、和平鸽引入本单元的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革命文化作品教学的基本路径
革命文化作品讲述的时代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距较远,怎样在教学中融入革命文化教育呢?我们在教学中探索出以下三条路径。
1. 课文教学中的融入
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青年价值觀是我国几代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于小学生培养所总结出来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革命文化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展现了当下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学习课文,需要关注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并尽量完整地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呈现出来。例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可以在导入和形象分析环节强化革命文化教育。
导入环节,利用地图讲解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环境。再请学生展示收集的相关资料,用资料还原事件发生的情境。在形象分析环节,通过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感受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播放电影《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片段,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文本,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从“战士”到“壮士”词语使用的变化,理解他们被称为“壮士”的原因,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激发对五壮士的崇敬之情。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革命情境,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再反复朗读课文,感受五壮士的伟大。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互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革命先烈的认识和理解。
2. 课程统整中的提炼
以革命文化为主题进行单元统整教学和跨学科统整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多学科联动,帮助学生形成更为清晰、深入的认识。下面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展示融入的过程。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责任”,教材具体安排见表2。
统整单元学习内容,我们将单元学习主题确定为“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精神”,设计了以下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1)寻觅先辈心迹
前两课时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资料,学习《古诗三首》和“日积月累”板块中的内容,采用人物访谈的方式,设置“与诗人相遇”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立足课文、联系资料,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
(2)讲述英烈故事
继续采用人物访谈的方式,建构“对话场”,建立课内复杂信息与课外信息的关联,让学生推断并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丰碑》《清贫》等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并丰富人物内心活动。
设置不同的情境,请学生选择讲述的目的与对象,转述《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丰碑》等故事。在转述过程中,请学生关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等写作方法;改写《清贫》,将本单元语文要素的阅读与表达合二为一。
(3)书写人物心路
引导学生运用信息的综合化关联与推断,结合书写提示,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完成习作《他了》。
这一教学流程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法与写法的迁移,加深对“责任”的理解,落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借助人物采访,在语文要素的落实上,由初步“感受”到“理解”;在学习价值上,由初步学习课内外信息的关联推进到建立课内复杂信息与资料信息的关联,再到自主迁移与运用,层层推进,逐步落实,充分发挥文本的价值引领作用,潜移默化地将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在发展学生素养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活动实施阶段由语文教师主导,与道法组、信息组、音乐组、美术组以及德育处老师共同完成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多个学科的交流融合,能够让小学生建立起更为立体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对中国革命文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继而,在德育处老师的配合下,向全校师生发出“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精神”活动的倡议,开启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音乐老师教唱革命歌曲,学会了歌曲,有助于学生对理解和内化革命精神的重要性。道法、信息老师可以带着学生搜集资料,利用科学和信息技术组织缅怀英烈的活动,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搜集的影视作品等素材。美术老师带领学生制作“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精神”的海报。
从单元统整教学到多学科统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搜集资料,寻找采访对象,整理采访记录,学唱革命歌曲,观看先烈的影视作品,制作海报等,学习热情高涨,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小记者采访活动,学生置身其中,充分发挥了本单元的学习价值——基于思维提升的信息综合化关联与推断。学生通过抓住不同文本中人物的细节描写,运用思维对课文信息提取、加工、关联和推断,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了英雄的内心活动,在语言运用中提升了思维品质,落实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推动了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3. 综合实践中的建构
针对革命题材,在教学的同时结合当地的革命文化,收集和整合相关的红色文化素材。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到身边的革命文化,在学习和感知红色革命文化的过程中,对革命的精神内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真切感受革命文化对现实生活的指导。
首都图书馆少儿馆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布置了“童书中的经典”展览,教师在教学革命文化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不同主题童书中的红色经典文本。阅读过程中,结合参观图书馆、教育基地等开展实践活动,各年级可设定如下革命文化学习主题。
一年级主题:红领巾,点亮童年的色彩
二年级主题:缅怀革命先烈,展望祖国未来
三年级主题:红岩精神今仍在,跨越时空与同龄人对话
四年级主题: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五年级主题:永远跟党走,红船精神薪火相传
六年级主题:用红色基因展现中国精神
教师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阅读不同的书目,结合编写的阅读手册,将阅读与当下美好生活相结合,思考和领悟珍惜当下生活的重要性。依据学生的年段特点,书目选择如下。
一年级:《高铁出发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的故事》《我入队了》《为什么要戴红领巾》《青少年必知的共和国故事》
二年级:《雷锋的故事》《两个柿子》《两个大南
瓜》《小皮袄和烙饼》《做勇敢的人》《铁的家规》《一只橡皮鼠》
三年级:《地下儿童团》《红色少年的故事》《我们的弟弟“小萝卜头”》《小砍刀传奇》《野妹子》《和爸爸一起坐牢的日子》《少年印刷工》
四年级:《祖国的好儿子黄继光》《特级英雄杨根思》《中华魂·上甘岭上壮烈歌》
五年級:《中国蓝盔》《中国有了一条船》《微山湖上》
六年级:《红船驶入少年梦》《决战朝鲜》《飞船升空了》《我想去太空》《你好!空间站》《中国女排》
我们以三年级的学习活动为例,设计了下面的表格(见表3)。
在活动过程中,利用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学习空间,搭建了主动思考的舞台,真正实现了小组合作。跨越时空,通过活动感受同龄小英雄们的优秀品质,对“红岩精神”有了深入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家国的认知得以构建;“红岩精神”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孩子们的内心。
将革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传统革命文化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对他们理想和信念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逐渐认识党,逐步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