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自主阅读”的探讨

2022-05-30张勇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体系构建教学评价

张勇

摘 要 初中语文教材设置“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处于中间部位的自主阅读环节,在教学层面不像前后两类那样界限清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错位情况,需要重点加以研究。在深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逐步构建较为完备的自主阅读体系,以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自主阅读 体系构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里将学生的“感受”放在了首位,因而无论哪种阅读方式,学生的自主阅读都居于基础位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给学生留存自读空间,特别是自读课文,更要围绕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目标。从一线实践看,目前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一方面是教学过度,即教师将自读课等同于教读课,教得很细很透,多重对话成为一家独大,学生没有“自主”余地。另一方面是教学不足,即教师将自读课视为自由课,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方法指导,学生无所适从。这两种倾向,都容易降低学生阅读兴趣,影响阅读质效,是需要警惕和克服的。要让自主阅读真正发挥提升人文和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感悟体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一、基于生本进行教学设计

自主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阅读文本,在阅读中与自身经历进行融汇,经过比对、碰撞,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有个人特色的体验和感悟。教学设计须树立生本理念,学生的阅历各不相同,自主阅读方式有着浓厚的个性色彩,每个学生从阅读中得到的实际体验各有千秋。比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自读散文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对于身体机能正常的学生来说,因为没有相关切身体验,很难体会到一个又盲又聋的孩子对于生命再塑的含义。阅读这样的文章,也许对于特殊学校的学生而言更有教育意义,但正常学生需要从中汲取的精神营养也很多。如何让他们能够从中得到足够的养分,而不是因为没有相关经历导致认知肤浅、一带而过,达不到阅读目的,教师就需要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激活学生的个性体验。也就是说,仍是坚持生本原则,只不过教师要发挥自身教学“磁场”作用,将学生的感悟吸引到文本的核心意蕴表达上来。

要取得理想的阅读效果,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自读课文的教学设计要抓住关键要素,提纲挈领地进行诱导性的教学。以《再塑生命的人》为例,作为初中生,以感性思维为主,理性思维尚在形成,大多数学生是不会有什么深层次思考的,甚至看不懂,对为何“再塑”很疑惑,或者最多对凯伦同情一下。教学设计时,教师就要注意避开直接体验这样的“坑”,抓住“重塑”这个要点,在引导学生理解残障儿童对生命体验正常化的渴望过程中,要突出间接的类比性体验。比如可以将残障转换为遭遇重大变故或困难,这样的事情,在学生本人、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是经常遇到的,比如学习上、经济上和突发事故等,战胜这些困难,带来脱胎换骨变化,就是对于生活的重塑。用生活来替代生命进行讲解,学生的共振感、代入感会更强,阅读体验也会更丰富而深刻。

二、突出质效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是“画图纸”,教学方法就是具体施工。要达到设计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就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对自主阅读教学而言,有三个原则是需要着重把握的。其一,引而不发。即点到为止而不轻易“点破”,最终的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去发掘,要让学生亲自去品尝阅读的滋味,得到豁然开朗的通透兴奋感,从而激发长久的阅读兴趣。其二,宁实勿虚。基于初中生的思维特征,在课堂中要注重创设实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都是相对浅显易懂的经典文章,大多可以进行实景化展示,且目前信息化教学设施逐渐普及,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其三,积极拓展。阅读虽然是个人体验为主,但也不是孤芳自赏般的自我封闭式读书,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发挥课堂组织者的作用,在个人阅读基础上,人员上适当向集体阅读拓展,内容上可以向课外拓展,加强互动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可以进行信息流动、思想碰撞,以体现多重对话,多重受益的教学目的。

比如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自读课文《周亚夫军细柳》,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教科书上的“注释”“阅读提示”等助学系统,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以提问式的“引而不发”为主,让学生自行在文章中找寻答案,比如周亚夫为什么敢在军中让将令大于皇命,汉文帝为何没有怪罪,还夸奖他?为了让学生对古代行军打仗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资料介绍,辅助学生进行思考判断。也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去体会战场的严明纪律和特殊规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后,在后半段可以组织全员或分组讨论乃至辩论,如周亚夫的举动到底是好是坏?要辩证地看。于军为利,于政则为不利,这也为他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拓展学习《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的周亚夫传记部分,对节选的内容就能有更清晰的认知和更深透的理解。

三、全息反馈开展教學评价

构建完备的自主阅读教学体系,教学评价环节必不可少。教学评价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既有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又有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既有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也有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教—学—评达成一致,形成闭合回路,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就教师角度而言,主要加强对学生自主阅读效果的评价,以达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螺旋上升的教学目的。从一线教学看,目前有两个问题需要修正改善。其一,教师对学生自读课文阅读情况无后续跟踪掌握,课堂结束即阅读结束,学生是否有进一步的阅读理解全凭个人自觉;其二,教师对自主阅读效果的评价角度和方式比较单一,甚至千篇一律,没有根据具体学生具体课文的具体特点给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有的评价变成终结性的评判,开放性成长性不够。这些情况,对学生良好阅读素养的形成是不利的。从初中生的学情看,自主阅读告一段落后,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引与评价,使阅读向纵深推进,同时,教师还要通过评价带动学生的自主评价,让学生既能自学,又能自评,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厚实语文素养。

以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自读课文叶圣陶的《驱遣我们的想象》为例。学生读完后,其实有一个沉淀消化的过程,立即去向学生索取“感想”,其实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学评价至少语文阅读的教学评价应该允许有一定的滞后性,让学生有一个回味思索反刍的过程,让他们的想象力飞一会儿,之后再对所读所思进行提问式的评价检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后自主阅读进行一定的指导和检查,以丰富掌握的信息量,提高评价的质量。在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后,才可以进行可靠的评价。在具体组织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直接进行点对点的评价,可以先让学生互评,相互之间看看对“驱遣想象”感悟的异同,再将观点相似的进行分组,对不同的组进行不同的点评,个别观点特殊的也可以单独进行评价,这样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比如有的学生通过这一课文的学习,联想到了其他课文,产生了新的想象,这样能够举一反三的情况就要鼓励和表扬,以形成良好的评价导向,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断提高自主阅读水平。

综上所述,自主阅读教学是一个系统推进的过程,教师在这过程中发挥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重要职能,既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带领学生拨开迷雾,透过文本认识到文章的深层内涵,汲取阅读营养,提升人文素养。具体要从教学设计、方法和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体系打造,形成符合学情特点的阅读教学成长路径,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定会有大的起色。

[作者通联:安徽巢湖七中碧桂园分校]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体系构建教学评价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