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推进策略
2022-05-30滕玉凤
滕玉凤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整本书阅读得到了语文教育界的认可和广泛关注。聚焦核心问题设计学习任务、多阶段设计激趣、驱动学习任务,都有助于推进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入,提高整本书阅读的实效。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推进策略 学习任务 核心问题 激趣驱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整本书阅读得到了语文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加强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研究与实施,可以有效推动整本书阅读向纵深发展,促使整本书阅读教学由浅层次阅读向深度阅读转化。
一、聚焦核心问题设计学习任务,推进整本书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思维是阅读的命门。就语文教学而言,有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活动,有什么样的思维活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阅读效果,阅读方式、思维活动两者相辅相成。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学习任务群为驱动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聚集核心问题设定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开展,能够使学生沉下心来专注阅读;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高效检索、整合信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聚集学习任务,深入探究整本书内容,提炼观点,寻找佐证,合理论证,有助于深化学生思维。长期开展整本书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学生不读上四五遍,是很难把里面的人物关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作品的深刻内涵弄清楚的。然而高中学生因为有效的阅读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阅读整本书的期限一延长,学生就会出现“坐不住、读不下去”的现象。这样就把握不了整本书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阅读任务也就落实不了。基于這种状况,笔者认为在开展《红楼梦》整体书阅读的时候,要以回目为阅读单位,先设计前八十回的阅读计划,后面的四十回可以引导学生略读。要求学生按照阅读的任务具体计划到每天阅读哪些章回,并在一周内定期举办讨论交流活动。这样一来,我们聚焦整本书的某个知识点的任务设计就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举例来说,在《林黛玉进贾府》的章节中,林黛玉和贾宝玉初次见面的时候,贾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教师提出了“理解贾宝玉这句话的内在含义”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就会把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见面的场景和两人的爱情线索结合在一起分析,再联系前面的“木石结盟”进行思考,就会在整本书阅读中自然感受到了作品语言的巨大魅力。在分析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后,就会有效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和作者的情感变化。基于高中生阅读理解水平的不同,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计划合理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一个人物进行画像,可以要求学生对某一件事情进行点评等。对经典作品的整本书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聚焦特定的任务,可以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深化学生的思维,可以培养学生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计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应该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兴趣意愿、整合能力,应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自主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整合能力、思辨能力纵向发展为原则,避免阅读的形式化、浅表化。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基础是阅读的起点,兴趣意愿是阅读的动力,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是实现阅读目标的条件,思辨能力的提升是整本书阅读的目的。其中“认知”指向的是知识层面的东西。具体到《红楼梦》这一名著,包括对整本书的基本情节、各个人物相互间的关系等,这样才能实现对整本书内容的整体掌握。学生在“认知”层面的学习任务的要求可以低一点,学生也容易完成。“整合”主要表现为对小说内容的整合和分析,这一层面的要求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根据现存的材料理解分析书中的某个故事情节的内在意义,或者是对某一类人物形象的分析。例如,可以在“整合”这一层面设计“红楼丫鬟的最美时刻”这样一个任务,要求学生在这本书中找出十个以上的红楼丫鬟,并分析概括其最美的时刻,概括的内容不超过十个字。再就是用三到五句话描述丫鬟当时所处的情境,还可以描述丫鬟的外在形象。这个学习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整合现有的资料,提升学生探究、归纳的能力。“思辨”层面的要求是指向训练深度思维能力和质疑创新思维的能力,达到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的,这是学生整本书阅读综合能力的集中展现。设计这个学习任务,既需要“认知”层面作为阅读的基础,还需要“整合”层面的能力作为支撑。例如,在“思辨”这一层面我设计了“从平儿入手研究通房大丫头的悲剧命运”。学生为了完成这一阅读任务,不但要了解整本书的有关情节,理清相关人物的关系,还要从思辨的角度去探究通房大丫头的悲惨命运的根源。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横向比较为什么鸳鸯宁死也不愿意做小妾,为什么赵姨娘做了姨娘后仍然被丫鬟看不起,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对赵姨娘不屑一顾,其中的原因值得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当然,这三个层面的任务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一个学习任务群可以从多个角度或者多个层面同时去设计,力求达到学生语言、知识、技能和情感多层面发展的综合效应。
二、多阶段设计激趣、驱动学习任务,推进整本书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该完成一部小说或者学术著作的阅读,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建构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和方法。在阅读之前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激趣,并为之提供辅助读物。阅读之中,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布置足以燃起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这样,通过不同阶段的阅读任务的设计,持续推进学生整本书的阅读。
例如《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在开始阅读的时候提不起什么兴趣,小说中因为人物众多,故事情节平铺直叙,描写比较琐碎细腻,学生在阅读中缺乏耐性,感觉琐碎乏味。为此,需要在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要设计阅读学习任务,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一种好奇、挑战的心情去期待阅读、主动阅读。比如,正式阅读之前,可以让学生探究《红楼梦》的别名《石头记》的来由,可以让学生去探究《红楼梦》在我国古代小说中的地位以及名家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高的理由,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了解介绍《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作者曹雪芹的人生经历。正式阅读之前的这3个学习任务,意在激发学生对《红楼梦》这本书、对作者曹雪芹的阅读兴趣、探究热情。这一阶段的激趣任务的完成,有助于后续阶段对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推进。
正式阅读《红楼梦》,要求学生利用课内和课外的时间去自主的阅读,学生阅读完这本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教师要在这个时期内不定期地提供给学生必要的阅读学习任务、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正式阅读阶段的学习任务的设计,要能够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自主性、主动性。例如,针对《红楼梦》第七回,教师提出阅读学习任务:“薛姨妈让把十二枝宫花送给这几个人:迎春、惜春、探春分别两支,黛玉两支,剩下的四支给凤姐。然而我们再看送花的路线中,宫花显然是没有李纨的,为什么偏偏送花的时候要走李纨的后窗呢?”这样的问题显然不能从表层去分析,需要学生结合作品内容,作综合性的分析,多角度去寻找答案。在正式阅读阶段,为学生设计具体一定难度、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在任务驱使下更深入地完成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完成之后,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成果汇报。在整本书阅读汇报环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阅读的成功经验,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强化学生的阅读动力。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认识到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大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应用,促使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