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新区兴建音乐小镇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

2022-05-30王晓亮李云泉白宇辉

学理论·下 2022年11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比较成都

王晓亮 李云泉 白宇辉

摘 要:哈尔滨新区是201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16个国家级新区,是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依托国家政策扶持,全力打造的新的经济文化增长极,与新区几乎同时获批建立的哈尔滨音乐学院就坐落在这里,为新区增添了浓厚的音乐艺术氛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专业支撑,以此为依托兴建音乐小镇对于丰富群众文化艺术生活、促进音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显著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哈尔滨新区;音乐小镇;成都;音乐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11-0068-03

哈尔滨作为国际音乐之都,拥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然其音乐文化的发展却未能充分整合当地优势资源,良性发展态势仍显不足。与此相比,成都依托四川音乐学院的人才资源和专业优势,于近年来在音乐文化产业方面发展势头迅猛,因而将成都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与哈尔滨进行比较研究,对在哈尔滨新区依托哈尔滨音乐学院支撑兴建音乐小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成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成都历史传承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虽地处西南内陆与哈尔滨相隔千里,却在音乐文化发展方面互为守望,对成都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梳理,从而更好地比较分析在哈尔滨新区兴建音乐小镇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成都是我国四个音乐产业基地之一,2021年,成都全市音乐相关产业产值达574.91亿元,据《2021年国庆黄金周消费趋势报告》指出,成都在2021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成为音乐演出门票订单量最多的城市,音乐节在成都更是逐渐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潮流、新兴娱乐方式。近年来,“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等陆续在成都扎根。据灯塔数据显示,2021年7月,成都的音乐总票房达到444.9万元,其中仅音乐节票房就达到392.2万元,超过北京、上海同期音乐节票房[1]。

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其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传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自秦代建城以来,成都城址从未迁徙,城市名称也从未改变,使得成都独特的文化“香火”在口口相传、诗文相继中得以生生不息。成都对音乐的喜爱,自古有之,自隋唐开始就逐渐成为多元音乐文化的聚集地,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以及永陵出土的二十四伎乐雕像,无不体现出成都音乐的普及性,也描绘了成都音乐的高水平,这些足以证明成都在中国历史上音乐文化的灿烂。

近年来,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缘优势,充分发挥四川音乐学院的人才资源和专业特色,成都高度重视原创音乐的创作,大力加强对音乐人才的培养,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创作者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中国传媒大学《2020中国音乐人报告》显示,2019年,成都的音乐人比例占到全国的4.5%。以四川音乐学院为首的成都本地艺术院校每年输出3万名以上音乐人才,相当一部分人会转行投身音乐教育行业,而成都作为全省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所在地,每年将迎来全省的艺术评级考生来蓉学艺、考级以及艺考。此外川音所在的音乐坊周边,聚集了大量乐器销售、租赁机构,带动了乐器产业的产值增长[2]。

高新技术越来越为音乐发展赋能,在成都音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音乐人才大量储备的基础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音乐企业在成都数字音乐发展的广阔前景中选择落户成都。中国唱片、太合音乐、网易音乐、咪咕文化等一批龙头音乐企业持续在成都布局,同时涌现了嗨翻屋、开心音符等一批新兴数字音乐平台。各企业正以前沿新技术、创新新玩法不断赋能成都音乐发展,目前成都市已有超3 000家音乐文化企业和机构。

一直以来,成都着力于提升打造音乐文化品牌,音乐演艺产业载体建设成果显著,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艺演艺场馆70余个。以成都城市音乐厅为代表的专业音乐厅,以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为代表的户外演艺场所,以成都金融城演艺中心、四川大剧院等为代表的专业综合演艺剧场,ONElive壹现场沉浸式音乐剧场等新兴沉浸式音乐剧场,以音乐房子、小酒馆等为代表的音乐酒吧……总计70余个演艺载体,汇集全国众多优秀剧目演出,以使成都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重镇”[1]。

通过数据和调查可以看出,成都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层面的普遍关注和支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专业音乐院校的人才支撑、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音乐品牌的打造,都为成都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赋予了强劲动能。而今《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创名城建设规划》的发布,也为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在哈尔滨新区兴建音乐小镇的现实优势

哈尔滨是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是东北亚区域中心和龙江文化集中繁盛地,更是亚洲唯一被联合国誉为“音乐之城”的城市,注重发挥哈尔滨既有优势、推动音乐艺术文化发展繁荣,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而哈尔滨新区作为我国最北部的国家级新区,其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齐备,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基础较为雄厚,已经成为哈尔滨乃至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依托哈尔滨音乐学院优质的人才和教育资源,在哈尔滨新区兴建音乐小镇能够有效带动哈尔滨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切实提高音乐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成都相比,哈尔滨也有其音乐文化的历史传承,哈尔滨的文化是在白山黑水间植根并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是基于历代原住民族创造的原生态文化,也融入了近代以来国内迁徙劳动者带来的中原文化,并夹杂了近现代以来的俄罗斯、犹太等外国移民文化,经过碰撞冲击和借鉴吸纳形成了其独具的原创性、传承性、融合性、多元性的特征,音乐亦是如此。哈尔滨是中国最早接触欧洲古典音乐的城市,这里有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有中国最早的一批专业音乐教育学校,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等,为新中国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知名音乐家;有举办最早也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中国三大音乐节之一——“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此外,亚洲歌剧和芭蕾舞剧的起源也都来自于这座城市。可以说,哈尔滨是西方近现代音乐在中国孕育、发展和传播的摇篮。

音乐起源于生活,哈尔滨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的生活除了农业生产、渔猎,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占卜祭祀,乐舞是少数民族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到了清朝,满族人民给东北地区,尤其是如今的哈尔滨地区带来了秧歌这种音乐形式,从金朝一直保留下来的上元灯节、冰雪节等活动,助推了这种音乐文化形式的快速发展,甚至成为当地的官方音乐[3]。多次的少数民族迁移(尤其是满族),以及随后的闯关东,多次移民文化的交融也塑造了哈尔滨多元的音乐文化。哈尔滨地区的第一次文化大融合便是在这种移民过程中产生的,随着外地居民的不断涌入,来自中原地区乃至西北地区的音乐文化模式逐渐与哈尔滨本土的音乐文化相融合,从而促进了哈尔滨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哈尔滨近现代音乐的重要发展时期。多元的文化冲突在哈尔滨逐渐趋于稳定,少数民族文化、西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从冲突走向平衡,多元的音乐文化模式日益融入到哈尔滨人民的日常生活世界,具有多元特色的哈尔滨音乐文化已然形成。

近代以来,俄罗斯文化、日本文化、犹太文化等外国移民文化开始进入哈尔滨这座城市,随着铁路交通的扩大与伸展,数十个国家的外来人员入驻哈尔滨,先后共有十六个国家于此设立领事馆,沙俄将哈尔滨确定为中东铁路管理中心,使得哈尔滨成为了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在此背景下,西方的音乐文化得到广泛传播,音乐沙龙、俱乐部等也受到大众喜爱,特别是1909年哈尔滨近代第一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表明了此时哈尔滨音乐文化的繁荣。然而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哈尔滨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其原有的本土音乐文化传统受到外来者的诸多压迫。面对这样的文化危机,哈尔滨人民依旧高扬本民族文化,《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歌曲仍在民间广泛传唱,《渔光曲》等经典音乐作品也被保留并得以传承。《国际歌》《黄河大合唱》等一系列革命歌曲更是激發了仁人志士的斗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哈尔滨人民的家国情怀和对民族音乐的追求。也正是由于侵略者和伪满政府的压迫,在此种危机中创作发展的音乐作品深刻地表达了革命战士的诸多情怀,也成为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主流,对新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奠基意义。

综合而言,在西方与东北本土文化的共同影响下,除少数民族音乐、萨满音乐外,哈尔滨及龙江地区形成了以二人转、龙江剧、望奎皮影戏和北大荒音乐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东北特色的音乐文化。抗战时期,哈尔滨作为东北抗联根据地之一,抗联精神与哈尔滨本土文化深度融合,有志之士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红色音乐作品,抗联女战士、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敏收集整理了403首抗联歌曲,编辑出版了《东北抗日联军(流行)歌曲选》,这些歌曲大都是当年东北抗日军民发出的呐喊、倾诉对敌人的愤慨,表达了对自由解放的追求。

新中国成立使哈尔滨的音乐文化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党的先进理论与文化也使得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广。音乐创作的关注点更多地指向广大劳动者、指向人民群众、指向祖国的建设与发展。音乐从曲高和寡走向雅俗共赏,开始致力于民生福祉。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哈尔滨人的共同努力和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哈尔滨音乐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哈尔滨也因此获得了“音乐之城”的美誉。

哈尔滨承载着近代中国建设发展的重要记忆,从原生态的本土音乐、金源文化、满族文化、俄国文化、日本文化以及新中国的建立,风风雨雨的一个世纪,让这座城市带有了多元文化的标签,让这座城市拥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底蕴[3]。

2016年,哈尔滨音乐学院在松北区正式落地扎根,作为市重点项目工程,新批准建立的哈尔滨音乐学院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音乐文化标志,与哈尔滨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等音乐载体共同结合成为哈尔滨音乐文化的焦点。依托哈尔滨音乐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哈尔滨新区兴建音乐小镇是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建设哈尔滨国际音乐之城、时尚之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落实发挥学院对俄办学特色,“做大做强媒体外宣、民间外宣,加强中俄文化交流,更好发出中国声音、讲好龙江故事”的重要抓手,以音乐小镇产业基地建设为龙头,能够有效带动周边音乐教育、艺术培训、音像出版、乐器音响、旅游观光、餐饮酒店等多个行业迅速发展,切实提高音乐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在哈尔滨新区兴建音乐小镇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与成都相比,哈尔滨也拥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鲜明的地缘优势和坚实的高校人才支撑,但哈尔滨的资源转化利用开发较晚,既有的音乐文化的结构化整合尚不充分。哈尔滨虽然本地音乐文化资源丰富,但尚未转化为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生产力[4]。归根结底,资金匮乏、音乐产业结构单一、人才支撑力度不够、群众接受度低及其对“高雅音乐”欣赏能力的缺乏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哈尔滨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内外两方面的阻滞力。

在哈尔滨新区兴建音乐小镇,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发挥音乐产业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和集聚效应,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把“音乐小镇”培育成为音乐创作和音乐人才汇聚的孵化器,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助推器。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或几个支柱行业,需要有一个或几个支撑企业,需要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点,特别是在当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时期,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文化艺术产业的驱动力作用不容小觑。目前,“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成为国内举办时间最长、届次最多的音乐盛会,凭借“哈夏”的品牌效应、哈尔滨音乐学院的高质量音乐人才支持以及“名人效应”,在哈尔滨新区打造“音乐小镇”必将有效激发区域活力、助力区域文化繁荣、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音乐小镇”的打造将有效带动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这一方面会促进音乐文化产业链更趋于完整,使产业链的上游与下游联系更为密切,充分发挥“哈夏”“哈交”的辐射作用,促进下游文创产业、歌舞剧院等的正向发展,也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吸纳哈尔滨本地及其他地区的优秀音乐人才与管理人才,激发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依托哈尔滨新区高校资源优势,也将为“音乐小镇”输送一大批专业音乐人才和演艺产业管理人才,促进音乐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专业化、管理结构精细化,并促进当地音乐文化产业的合理化发展。

其次,音乐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面对当前群众接受度低、欣赏水平有限的局限性,兴建“音乐小镇”必须把普及音乐文化教育、提高民众文化水平作为题中应有之义,将音乐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从而达到文化宣传的目的,发挥出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宣传城市文化品牌的积极性,把价值引领注入到“音乐小镇”的建设中来,让市场及消费者产生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文化繁荣,为经济增长赋能。

最后,音乐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发展日益重要。在哈尔滨新区兴建“音乐小镇”,形成音乐文化产业集合地,对吸引音乐人才入驻、开放新型音乐模式(包括:流行音乐、音乐节、打造全新的演唱方式、创新乐器演奏方法等)、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利用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音乐文化产业集合地的打造也将进一步调动区域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建设音乐之城的合力,进而达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的文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党的十九大以来,发展音乐产业不仅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何更好地弘扬主旋律、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健康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更好地发挥既有音乐资源优势带动产业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对“音乐之城”哈尔滨,对龙江音乐文化从业者,以及对哈尔滨音乐学院这样一所新建的音乐高等院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哈尔滨新区兴建“音乐小镇”将有效激发区域活力,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全新的驱动力,从而为这个有着悠久音乐历史文化的城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卢星宇.成都音乐产业奏响动听乐章[N].成都日报,2022-03-12.

[2]赵欣.成都市政府推进音乐产业发展案例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1.

[3]苗芳舒.哈尔滨百年多元音乐文化回顾[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4]吴冬颖.发挥国际音乐城品牌优势 开发哈尔滨音乐文化旅游[J].学理论,2013(25).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比较成都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成都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