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22-05-30姜丹丹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政时代政治

摘  要:相比“90后”,“00后”大学生具有独特的思想行为特点,他们是与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技术共同成长的一代人,现在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微信、微博等诸多平台形成的新媒体矩阵,已经深深融入了“00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00后”进入大学校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挑战,文章将针对“00后”大学生特点进行详细分析,探究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潜在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9-0009-04

“00后”是与互联网时代共同成长的一代人,“00后”进入大学,因为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独特,成为网络空间当中比较活跃的群体。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较之“80后”“90后”,在学习上表现出了较强的自主性,追求的价值观更为实际,更注重社交和娱乐。“00后”的思维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都受到了新的网络媒介的影响,成了“数媒的土著”。“00后”大学生对网络教育、网络社会等有较强的应用能力。“00后”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既有发展的机会,也有风险的挑战。新媒体时代背景如何开展“00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有效改革和创新应思考的问题。为增强思想政治实效性,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入挖掘新媒体时代下思政教育工作的机遇,深入对当代“00后”大学生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出新媒体时代对“00后”大学生教育带来的契机。

一、“00后”大学生的行为与思想特点分析

(一)网络化生活

结合当前“00后”大学生实际情况来看,互联网时代,“00后”可以熟练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生活、学习,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数据信息思维。当前“00后”在表达自身观点时,已经不再满足于用文字、图片等方式来呈现自身观念,而是更加注重引入互联网专业术语。“00后”大学生们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为避免互联网的不良影响,要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关注集体的利益,让网络化生活充满正能量,激发学生网络生活化学习动力。

(二)创新意识强

“00后”大学生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便是具备创新意识。很多“00后”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在权衡信息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出自己的思维观念,具备创新、革新意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激发起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思考和认识,實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事半功倍。

(三)实践能力强

“00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重要阶段,实践操作能力较强,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别出心裁,能够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传播媒介相对单一,新媒体因其灵活多样、共享的传播途径与媒介等优势,拓展了传播的范围,提高了传播的广度,使“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单向的理论灌输到接受多元的互动、由单调的讲授方式转变为平等融洽的沟通[1]。

有学者认为:“网络时代,传播媒介、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现实走向网络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媒体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0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是善于表达、个性张扬、追求独立。新媒介的迅速传播,为“00后”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分享交流、碰撞思想、获取知识、满足内在需要和实际需要的广阔平台,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才能,在做中学,进而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媒介多样性、新型媒介的出现,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注的重点。

二、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蕴藏的机遇

(一)借助新媒体有利于增加思政教育亲和力

新媒体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借助互联网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用学生熟悉、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拉近学生与新媒体知识之间的距离。新媒体图文合一,具备新颖、海量数据承载等,可以满足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需求。借助新媒体平台技术优势,可以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对思政教育知识进行整合,结合当前社会时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真正为“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契机[2]。教师应结合“00后”大学生实际生活,在新媒体信息平台中引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拉近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之间的距离,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将正确价值观念渗透给大学生,提高思政教育亲和力[3]。

(二)借助新媒体有利于拓宽思政教育实践渠道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很难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落实到实践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4]。借助新媒体信息平台,可以将灵活多样的思政教育信息全面覆盖到新媒体信息传递平台当中,实现与教师和“00后”大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思想与教师进行交互,营造出一个和谐融洽的沟通平台,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互动实践。

结合“00后”大学生善于表达、个性张扬、追求独立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将某个观点、某个时事热点引入学生思维实践课题中,自主地让学生进行讨论,实现思维碰撞,搭建知识分享平台,真正满足“00后”大学生想要表达自我、表达观点的愿望,借助新媒体平台搭建起学生思想政治交流途径、实践平台,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5]。

(三)借助新媒体有利于展现学生主体地位

“00后”大学生非常注重自身权力及自身在学习当中的地位,个性突出并且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借助新媒体开展“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最大程度上展现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等、交流的主客体关系,展现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的主体地位。

在互联网学习、媒体社交与娱乐的过程中,“00后”大学生一般会以兴趣为联盟,构建出诸多兴趣交流群、论坛、小组等[6]。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及时有效地与其进行沟通,并与其打成一片,潜移默化地将正确思想价值观念渗透到学生们思维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情感沟通需求,还可以契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促使思政教育主体和客体,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思想交流,真正转变传统以教师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师生平等交流,提升师生之间的互信程度。

三、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潜在的挑战

(一)新媒体的“去中心化”使思想政治工作者权力严重削弱

在新媒介环境中,“00后”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并逐渐成为话语生产与信息交流的主导力量。新媒介的普及,客观上要求高校在“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新媒体的媒介形式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抓住时代的脉搏,获取最新的资讯,提高教学操作水平,具有运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综合能力[7]。总之,“去中心化”的新媒体倾向削弱了传统媒体“把关人”的功能与其话语的权威,客观上也对其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思政学习舆情判断更加复杂

新媒体环境之下,信息传递具备高效性和灵活性,多元化的形式也为信息传递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此种环境之下,互联网阵地的信息和舆情变化速度不断加快,且新媒体传播介质不断变化,学生可以在新媒体平台、新媒体传统途径中自主发表言论。学生的海量探究与自主观念传递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思政教育者舆情捕获能力的要求,对思政学习的教学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8]。在互联网信息爆炸式的今天,教师要时刻把握思想政治的建设与学习,在舆情研判时要及时、准确。教师作为学生思政学习的“把关人”,面对复杂而纷乱的舆情,如何实时跟踪学生的想法观念成为教师面临的一道考题,这就要教师去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学生思政学习的舆情分析、评价与分析的困难程度,这些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三)新媒体信息“碎片化”冲击主流价值观

信息传递“碎片化”特点,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一个主要特点之一,对“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新媒体的大量碎片化信息,严重影响着“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制约了其形成的合力[9]。与此同时,“00后”在新媒介领域的传播内容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部分还没有形成健全三观的“00后”大学生中,存在着多种传播的可能。特別是在西方传媒的“话语霸权”导致的一系列的信息紊乱,对“00后”大学生的健康情感、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新媒体的“亚文化”趋势使其在网络中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碎片化的海量数据信息,对学生健全三观建设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制约了教育合力作用发挥,导致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全面、不够系统。

四、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完善新媒体思政教育平台

搭建完善的新媒体思政教育平台,是确保新媒体思政教育工作权威性、科学性开展的关键,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应该从两个层面进行新媒体思政教育平台搭建:

其一,搭建辅导员教育个人平台。辅导员承担着“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责任,应该具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能力。所以,辅导员可以结合本班级情况,借助个人新媒体平台,将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思政课件等内容,传递到个人平台当中,学生们可以系统性地对思政教育知识体系进行了解,以便于进行思政课程的复习和预习,为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知识提供强大基础保障[10]。此外,辅导员还可以借助个人账号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身作则,展现辅导员自身的教育引领价值,潜移默化地传递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让“00后”大学生感受到温暖与人情味。

其二,搭建学校思政教育平台。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深入应用的当下,为了端正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将思政教育引入学生日常生活当中,应该以学校为单位搭建起新媒体平台,将其作为“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应定期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题材视频、音乐、文章推送给广大学生,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辟谣,杜绝虚假信息给学生带来的思想误解。此外,还可以定期在学校新媒体平台当中开展实践活动,并且设置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实践的热情。例如“学校志愿者服务、热点新闻辩论赛”等,切实贴近学生生活,强化学生思政知识水平。高校应真正借助完善的新媒体平台,从理论知识、思政实践层次上,强化学生的思政知识体系理解水平,强化学生思政综合素养。

(二)善于引领新媒体舆论导向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学生接收的信息具有碎片化特点,易使学生受到不良思想价值观念影响,对其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此,“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应该借助多媒体平台、多媒体渠道,正确引领学生思维导向。教师应该善于借助社会当中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实际生活,正确看待热点问题,适当引入正确思想价值观念,让学生从客观角度上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在增强学生对社会关注热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针对“明星吸毒被封杀”等事件,将其引入学生讨论当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分析,正确表达自己的观念,了解毒品的危害以及公众人物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帮助学生自主自觉地强化自我教育能力,使其善于掌握思政舆论导向。教师也可合理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现代文化、社会经济、娱乐时尚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三)构建新媒体监督管理机制

当前很多学生在互联网当中的言论过激,认为互联网是“法外之地”,随意在新媒体互联网平台当中散布谣言和不良评论[11]。为此,在“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当中,应该在新媒体平台当中进行实名制处理,让学生对自己的言论负责,杜绝学生在新媒体平台当中散布不良信息、不正确言论,避免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造成不良舆情;建立健全“00后”大学生新媒体平台监督机制,若学生出现了违规、违纪行为,应该对其进行合理惩罚,使其在新媒体互联网当中也养成自律、负责行为,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锋,段智慧. 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7):85-87.

[2] 伊飞,张学超,杨崔阳. 新媒体时代加强和改进“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基于對黑龙江省在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研[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5):113-115.

[3] 朱影. 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究——基于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思考[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32):91-92.

[4] 廖素梅.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00后”学生思政教育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3):21-22.

[5] 刘文洁. 网络信息化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路径选择与策略研究——评《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人民长江,2021,52(06):231.

[6] 郑昌保.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创新路径研究——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 领导科学,2021(24):117.

[7] 杨德欢,张春梅. 全媒体视域下“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05):92-95.

[8] 刘真,董成志,常永青. 全媒体时代“00后”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路径研究[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8(02):26-29.

[9] 刘军.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 黑龙江科学,2018,9(07):110-111.

[10] 姜丹丹. 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路径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55.

[11] 崔华勇.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与途径——以昭通学院为例[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0,22(01):82-84.

(荐稿人:崔海波,绥化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思政时代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