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2022-05-30曹铃

新教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整数小数乘法

曹铃

学科育人,即发挥学科的教育价值以促进人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發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算能力作为小学阶段着重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在促进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同时,彰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说算理——发展逻辑推理和思辨能力

运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当前教育体系下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达,当学生知道算法而说不清算理时,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质疑等方法刨根问底,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表达算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逻辑推理和思辨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上“分数除法”的第一课时时,当教师出示[47]÷2后,学生通过画图很容易就能得到结果是[27],于是学生就会和前面学过的分数乘法相联系,认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就是分母不变,分子除以除数就行了,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在相互质疑中发展思辨能力。师:“所以大家都认为分数除以整数只需要把分子除以整数就可以了吗?有没有不同意见?”生1:“如果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怎么办?”生2:“是呀,比如[47]÷3,就不能用这种方法了。”这时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完毕进行汇报,生3:“我们可以画图解决,先涂出一张纸的[47],再把[47]平均分成3份,涂出其中的一份,如下图,发现求[47]÷3,其实就是求[47]的[13],所以[47]÷3=[47]×[13]=[421]。”生4:“我们组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最后也能得到结果,也就是[47]÷3=[4÷37]=[4÷3×37×3]=[421]。”最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质疑、讨论,在引导学生弄清算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而这种思辨精神也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其他问题,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

二、练算法——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数学计算虽然只是按一定的法则规范、按步骤进行操作,但非常考验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一点点细小的差错就能让人全盘皆输。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时不仅要求学生按算法规范书写,更要提醒学生仔细、认真,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进行小数乘法的运算时,往往有的学生会在按整数乘法算完后,最后在积中点小数点时,由于算错乘数中小数的位数,而导致最后结果点错小数点。在出现类似的错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及时反思错因,然后给学生讲因为一处细微的小数点点错而导致计算结果错误,造成航天发射任务失败的事例,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与运算相关的内容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每次计算都要要求学生细心、认真地按步骤进行,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规范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教学态度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三、纠错误——培养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计算中很容易出错,出错后,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思考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到原因后,督促其改正并总结,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学生在多次的纠错中,不仅反思总结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养成有错就改的习惯,这种习惯能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受益终身。

例如,在完成人教版四下“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后,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做减法的时候经常忘记退位,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一道错例“10.5-3.6=7.1”,引导学生分析其错处。生1:“小数点后5减6不够减,应该要‘借一当十再减。”教师邀请生1上台改错。接着,让全体学生进行总结思考、吸取教训:“这道大家经常出现的错题通过改正后就正确了,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在发现错误后及时改正,并能从中吸取教训。从这道题的错误出发,我们在往后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题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生2:“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一样,当相同数位上不够减时,要从前一位‘借一当十来减。”生3:“计算时要特别细心、认真,避免出错。”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改正学生的运算错例延伸到生活中也要“有错就改”,在提高学生反思总结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体现了数学学科育人的价值。

四、沟联系——用整体、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注重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小学数学中与运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这些内容彼此间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如,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等都存在很强的联系。教师应当立足知识的整体结构,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计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把握和认识事物的数学眼光。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上“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在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算理后,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透过现象探寻本质。师:“地砖的长0.3米,宽0.2米,如何计算它的面积?”生1:“0.3×0.2。”师:“小数乘法没学过,该怎么算?”生1:“0.3米=3分米,0.2米=2分米,3×2=6(平方分米),6平方分米=0.06平方米,所以0.3×0.2=0.06。”师:“真不错,能转化成学过的问题来解决。观察对比 3×2=6和0.3×0.2=0.06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2:“我发现第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110],第二个乘数也缩小到原来的[110],积缩小到原来的[1100]。”在上述探索算法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把新知转化成旧知来解决,完善了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的认识,实现了知识的生长和重新构建。通过反思总结,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系,使学生充分感悟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及数学知识间紧密联系的特点,并建立起普遍联系的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从而发展了核心素养。

不同类型的文化知识承载着不同的育人价值。我们在提升学生运算能力核心素养的同时,富有学科特征的逻辑推理、理性思维、数形结合、转化思想等渗透于数学课堂,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着这些数学特有的魅力,而这些数学特有的理性魅力又凸显了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整数小数乘法
算乘法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