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引领,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2022-05-30仲艺璐

新教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三角尺方格纸直尺

仲艺璐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上第92~93页例9、例10,以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 认识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和平行线,能举出互相平行的例子,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互相平行的直线,了解平行线间距离的特点。

2. 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能应用对平行线的认识进行简单判断,体会数学抽象和简单的演绎,进一步积累图形学习活动的基本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图形与几何”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本质,即两条直线间的宽度(距离)不变。

【教学难点】

探究平行线的画法,能正确地画出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探讨性提问,引导学生认识平行

师:瞧,大屏幕上有两条重合的直线。老师把直线a绕着O点旋转,想象一下,两条直线的位置会是怎样的?现在呢?(旋转成直角)是的,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继续旋转)垂直吗?相交吗?

师:如果把直线a向下平移,现在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还是相交吗?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示相应的图形(如图1所示)。

小结:看来,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时,仅仅靠眼睛观察还不够,还需要根据直线可以无限长的特点来发挥想象进行延长。

师:现在我们回到两条直线刚开始的样子(两条直线重合),把直线b向下平移,这时两条直线的位置会是怎样呢?会相交吗?

师:为什么这两条直线延长之后也不会相交呢?现在能看出来吗?(出示图2)

师:也就是说这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是相同的,始终保持着3格的距离,所以不会相交。

师: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数学中称之为?(平行)

師:(出示a、b两条直线)这是直线a,这是直线b,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你们是怎样表达互相平行的?

师:对了,我们要说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那么,直线a就是直线b的平行线,直线b是……也就是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刚才的三句话,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揭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两条直线间的另一种位置关系——平行。

师:直线a和直线b很调皮,仔细看,(图3)现在它们还平行吗?继续看,(图4)现在呢?(图5)宽度变了吗?还互相平行吗?

师:这一次呢?(图6)为什么不平行了?是的,想象一下,把这两条直线分别延长,它们就会怎样?(这两条直线的一端会越来越靠近,直到相交)

追问:看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两条直线无论画出的长短怎样,朝哪个方向,只要这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不变,那么它们就一定不相交,它们的位置关系就一定是互相平行。

师:同学们,其实关于平行,古人在很久以前,就有所研究了。《墨经》中记载“平,同高也”,谁知道这里的“平”与“同高”分别是什么意思?

师:相同的高度就是平。这里的高度可以理解为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处处相等的。

师:现在,老师想请你来做小裁判,下面哪几组图形互相平行?请你完成作业纸上的第1题。(如图7所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用“为什么这两条直线延长之后也不会相交呢”这一探讨性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究两条直线永不相交的原因。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教师相机出示方格图,帮助学生体会两条直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学生在对多种变式的判断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平行线的表象,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探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的关键是什么”,启发学生根据概念的本质属性辨析,将学生的思维从浅层的感官认识引向深层的理性认识。

二、开放性提问,驱动学生找寻平行

1. 生活中的平行。

师:同学们,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互相平行的例子。请你看一看、找一找。(课件逐一出示图片,如图8所示)

师:你还能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互相平行的例子吗?

2. 图形中的平行。

师:瞧,调皮的平行线躲到图形里了。(如图9所示)请你找一找,图形中的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请你完成作业纸上的第2题。分别指出每个图形中有几组平行的线段。

三、梯度性提问,助力学生画出平行

师:请你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组平行线,完成作业纸上的第3题。

教师巡视,挑选学生的典型作品逐一展示(图略),交流讨论。

小结:咱们不仅可以沿着方格纸水平的格线和竖直的格线来画平行线,还可以通过找对应点的方法画出一组斜着的平行线。

师:如果现在没有方格纸,你还能想办法画出一组平行线吗?请你试着在作业纸的反面画一组平行线。谁来汇报?

小结:刚才同学们画的平行线都是利用了已有的平行线来画的。

师:用直尺画平行线,有没有缺陷?(宽度固定)

师:还是用直尺画平行线,宽度要可以变化,怎么办呢?(移动直尺)

师:可是凭感觉进行平移,画出来的直线一定平行吗?看,老师用这把大三角尺在黑板上试着平移一下。(不一定,移的过程中尺子可能会歪)有没有办法能保证三角尺不歪、均匀地平移呢?是的,可以给这把三角尺一个平移的依靠,这个依靠靠在哪里?谁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师:一起来看看这种画法吧。首先,沿着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接着,用一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

追问:咦?这把直尺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紧靠三角尺呢? (起固定作用,能保证三角尺不歪地平移)

师:按住直尺,把三角尺沿着直尺平移,到想要的位置停下。最后,画出平行线。

师:你学会了吗?现在,你能说一说画平行线的步骤吗?

小结:首先,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接着,用一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 然后,按住直尺,把三角尺沿着直尺平移,到想要的位置停下。最后,画出平行线。

设计意图:“画平行线”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该操作环节的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教师引导学生先在方格纸上画一组平行线,再尝试在白纸上画一组平行线。接着,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梯度性提问引导学生,从思考用一把直尺画平行线的缺陷,到如何保证三角尺不歪、均匀地平移,再到如何给三角尺添加一个依靠以起到固定作用。在教师巧妙的问题引领下,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突破难点。

四、总结性提问,带领学生回顾平行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平行。现在,关于平行你知道了什么?

追问:什么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呢?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关键是什么呢?画平行线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责任编辑:王彬)

猜你喜欢

三角尺方格纸直尺
直尺和缝衣针
三角尺中的奥秘
三角板“牵手”直尺
功能强大的方格纸
神奇的三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