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2022-05-30王轶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单元整合鲁迅文本

王轶

所谓“项目化教学”,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真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探究,达到对相关核心内容的理解、建构、迁移的学习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单元”为载体,以“整合”为路径,通过“项目导学”“项目化探究”“项目化拓展”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踊跃展示的能力。项目化语文教学过程既是引导学生“学语文”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用语文”的过程,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语文教学方式。

一、项目化导学:发挥好“单元整合”教学的“先遣”功能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色是“双线组元”(即人文话题和语文要素交织推进)。这样的编排方式为实施“单元整合”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媒介。在“单元整合”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单元导读”,将之作为“项目化导引”,使之发挥“先遣队”作用。可以这样说,“项目化导引”是实施“单元整合”教学最为重要的提纲。

项目化导学,当然不仅仅是“项目化导引”,而是以“项目化导引”为引子,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单元学习的目标、内容,领悟单元主题,明晰单元学习的语文要素。项目化导学,以“项目化导引”为参照,统筹规划语文单元教学,将相关的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统整。

比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其人文话题是“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其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其习作要求是“学会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从这样的单元导引出发,笔者在教学中通过相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文本。如从《海底世界》和《火烧云》这两篇课文中,精选一个重点段落,设置了相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品读:这段介绍了什么?是怎样介绍的?选择一种你喜欢的事物,为它代言。这样的项目化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深刻解读文本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结构化的问题之中,习得了语文文本的解读策略。

项目化导学,是项目化“单元整合”的重要的教学策略。围绕“项目化导学”,教师还可以设计关联性的导学问题,可以补充关联性的资料,可以将相关的语篇进行比较,从而促进学生对语文文本的感知、探究、理解。

二、项目化探究:发挥好“单元整合”教学的“主战”功能

在项目化教学视阈下实施“单元整合”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作为教师,要将单元看成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好“单元整合”教学的“主战”功能,引导学生展开深度的项目化思考,催生学生的深度项目化探究。可以这样说,“项目化探究”是项目化“单元整合”教学的“重头戏”,在项目化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提升学生项目化探究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要素突破法”“单元概念法”“梯度序列法”“单元纵横法”“读写结合法”等,引导学生整合学习,让学生的语文项目化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让学生的语文思维、语文认知等不断地向文本的纵深处挺进。

比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由这样的一些语篇组成的:《“贝”的故事》《神州谣》《传统节日》《中国美食》,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旨趣是让学生认识中国、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为了促进、丰富学生的“单元整合”学习,我们向学生提供了众多的辅助学习材料,如“中国地形图”“长江三峡”“黄河壶口瀑布”“日月潭”“青藏高原”等相关的图片,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促进学生的学习思考、探究。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了祖国众多的河山、众多的传统节日、众多的地方习俗、众多的地方美食、众多的语言文字文化等,激发了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从而让“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等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项目化探究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单元学习内容,更能让学生展开积极的单元学习语用。在项目化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目标”和具体的语篇教学目标等,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单元,解读文本,并将相关的文本内容融入整体性的单元之中去。通过单元整体探究,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单元学习目标、思想、情感等,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生成。

三、项目化拓展:发挥好“单元整合”教学的“增援”功能

项目化语文“单元整合”教学,不仅可以进行项目化导学、项目化探究,而且可以展开项目化延伸、拓展。项目化延伸、拓展,能充分发挥“单元整合”教学的“增援”功能。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持续进行语文思考、探究。学生是带着“问号”走进课堂的,学生更应该带着“省略号”“感叹号”“问号”离开课堂。只有引发学生惊奇,让学生产生无穷的探索欲望、求知欲望,语文项目化教学才真正发挥了其功能。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将语文学习与生活融合起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语文教学主张。

比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主题是“走近鲁迅”,单元教学要求显然是通过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鲁迅、理解鲁迅。在教材中,包括“鲁迅写的作品”以及“写鲁迅的作品”。教材这样的编排意图是鲜明的。其一是从鲁迅创作的富有童趣的第一手写作资料入手,引导学生走近鲁迅。其二是从写鲁迅的具有权威性的写作资料入手,引导学生认识鲁迅。这样的“单元整合”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欣赏能力,全面发展学生对鲁迅精神的感悟力。其中,《少年闰土》表现了童年的天真,《好的故事》表现了鲁迅对美好的执着追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则通过名家的笔触,表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情感、崇高品格、非凡气质等,从而让学生更加地崇敬鲁迅,让学生自觉地学习鲁迅先生作为一名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崇高思想、品质和奉献精神等。

教学中,笔者将单元语篇整合起来进行教学,并进行适度补充、拓展、延伸,设计研发了板块教学方式:其中“童年天真”板块,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少年闰土》;“青年自立”板块,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好的故事》;“中年的呐喊”板块,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名人的品格”板块,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等。这样的“单元整合”教学,能让学生建构一个“立体性”“全面性”的鲁迅学习板块。这样的项目化拓展教学,让语篇内容不再零散,而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學生全面地了解鲁迅先生的人生轨迹以及思想观念,从而让学生在项目化的语文“单元整合”教学中,思想境界、思维品质、人格追求等都获得发展和提升。

项目化的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真正实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质。作为教师,要高屋建瓴,统筹谋划,有序组织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让项目化视域下的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南京师范大学滨湖实验学校蠡湖小学部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单元整合鲁迅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鲁迅《自嘲》句
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