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材建设的不足与对策

2022-05-30郑丹

出版参考 2022年11期

郑丹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各高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多措并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从课程建设的工具和成果——教材来看,这种探索和实践已有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在融合课程思政高校教材建设工作中,学校、教师、出版社应构建协同体系,共同推动优质思政资源、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进教材,为时代新人提供观点鲜明、质量上乘、有品有趣的教材,助力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课程思政 教材建设 高校教材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高校大学生则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能否在高校学习期间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是决定其能否肩负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的关键要素。[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党立足新的时代特点和历史方位,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全面战略部署。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即打造一批精品思政课程,着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质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品课程体系,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各高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多措并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开展实践与理论探索。本文就课程建设的工具和成果——教材来探讨这种探索和实践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结合专业着力挖掘课程思政亮点

大学课程按照专业划分,可以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顾名思义,就是所有大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包括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体育等。公共课的学习对于大学生适应、规划大学生活有很好的指引、导向作用,可以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价值养成的基石课程。而专业课是与学生日后工作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也成为学生在就业时是否选择从事本专业工作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而言意义非凡。这些课程学生关注度高,有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公共课所论述的事物发展规律、社会交往理论等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智慧,专业课知识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新成果的奠基石。

目前高校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已经能够主动挖掘课程与本校、本专业学生的关联,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入手,结合“四个自信”主动思考课程与当今时事、科技的诸多联系。比如在某些建筑类的教材中,作者利用视频介绍我国四大古桥,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在介绍建筑材料时,加入对我国新型科技环保材料运用情况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教材在编写时未能从整体设计上加入课程思政的巧思。很多教材只在每章开始的学习目标处添加几句与学生价值观形成相关的内容,或是硬生生地修改案例的应用背景,存在形式主义的影子。

(二)做好教材内容的取舍和平衡

近几年,大多数教师在编写教材时能主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制造最新进展充分体现在教材中,在平时的科研和教学过程中也能留心收集与课程相关的课程思政素材。但从已出版的教材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教材的理论部分多由西方经典理论组成,且教材同质化程度高。究其原因,恐怕与“懒”脱不了干系。懒于学习、懒于思考、懒于践行是课程思政精品教材未能涌现的阻力。教师在尝试编写教材时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难免会参考已出版的其他同类型教材,如此导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在改革发展中总结凝炼的先进理论并未充分吸收内化至教材中。

教材在内容上一般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主要指本课程知识点的基础概念、理论渊源,实践部分则包含案例解析、课题设计等。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多是将两者简单堆砌,并未深入挖掘两者的联系,鲜有将经典理论和经验主义之间蕴含的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较好阐述的。

(三)着力提升教材的增值服務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教材资源实现“图书—电脑—手机”三者融合并不是新鲜事。通过扫描书上的二维码可以实现即时展示课件、音频、视频。这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效果的新技术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许多教师在融合课程思政教材中也添加了相应的微课资源。比如在建筑类的工程力学教材中,按照知识点加入“中国大师与中国奇迹”视频介绍,在体育类教材中加入“八段锦”“五祖拳”等特色教学内容。

微课内容与纸质教材内容一样需要经过出版社“三审三校”。但值得注意的是,若视频未放置于出版社平台,则容易因素材提供者、资源放置平台地址迁移等原因造成视频内容出错,且这种错误很难由教材编写者和出版社主动发现,若因视频出错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则与课程思政的初衷适得其反。另外,现有数纸融合教材的知识通道多是单向流动,不支持实时分享学习心得,出版社平台也没有提供讨论社区,学生缺乏反馈通道,无法对教材内容和使用方法提出评价和建议。

(四)加强出版社与高校作者的合作

出版社在策划教材时,也很重视课程思政进教材,除了开办相关讲座专门培训,为老师讲解如何从教材的框架、具体内容着手进行顶层设计和思政落脚点选择,还尝试通过实训活动、线上互动平台等形式使课程思政更入脑入心。也有的出版社将课程思政的文本或视频作为教案提供给老师。可以说,出版社也从自身专业出发以各种形式助力课程思政进教材、进课堂。比如在建筑类教材提到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时,通过教案设计引导学生说一说近些年身边的无障碍设施的变化,并请学生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完善建议,延伸出关爱特殊人群、做新时代奋斗者的思政落脚点。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高校教师中的大多数在职业角色的认识上,还是把教师看作讲授知识的岗位,教书的意识浓、教育的观念淡。一些非思政课专业教师主体意识不强,加之出版社与作者的联系不够前置,作者往往是已经写好书稿才联系出版社。虽然出版社也希望作者提交更优质的书稿,但此时若是出版社提出要求,请作者做出大刀阔斧的改动,作者也很难配合,为了保证学校的教学计划,为了出版社的经济效益,最终往往也是将就出版了。

二、高校思政教材建设发展之策

目前,教材在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足皆为内因导致,其通过教材编写的主力军——教材编写者和出版社编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都能得到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改革创新应深刻把握“八个相统一”[2]。这“八个相统一”为高质量教学把脉,也为高校教材融合课程思政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施路径。知易行难,但有了思想的引领,再加上勤于思考,勇于践行,一定能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下面就结合高校教师编写教材实际和出版工作实务谈一谈如何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进教材。

(一)坚持学习,教育者先受教育

学无止境,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更应注重知识的更新。不仅是对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规范的业务学习,对于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也应及时深入。在教材编写和重版修订时,教师也应将学习到的新知识、新理念更新到教材中,透古通今,在教材编写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我国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更吸引学生的形式嵌入书中,与时俱进,契合学生的认知。[3]出版社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也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及思政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严格执行“三审三校”、质量检查的内容把关制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为文化传承、传播服务。

(二)打破学科壁垒,由上至下打造精品教材

近些年,因为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长,与此相适应,各高校的教师群体中,青年教师的比例一直在增加。青年教师限于经验,缺乏深厚的教学功底,但他们观念新、专业素质好,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少,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发展后劲较大。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有的老师受限于自己的能力短板,虽然有扎实的本专业知识,也有很好的课程思政的想法,希望能将知识以图文并茂、微课视频辅助的教材形式更好地传达给学生,但是他们并不会画画,也不会拍摄制作视频;有的老师想要在教材中加入传统文化或者政策理论相关内容,但是对于这些理论的阐述、溯源缺乏把关的能力。这时就需要高校打破学科壁垒,改变教材编写由课程教师包干的模式。高校应成立课程思政教材编写指导小组,统筹安排各专业资源,为有意愿、有能力、有新思路编写教材的各学科教师提供便利和支撑,从学校层面对各学科课程思政教材提供建设方案,触发各学科课程思政教材建设形成协同效应,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进课堂、进教材,构建学校的课程思政体系。[4]

与此同时,出版社也应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协作,主动深入高校,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或从出版社擅长的学科入手,与高校建立战略合作。

(三)内容突出本土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程属于显性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属于隐性思政教育。教材在谋篇布局时就应设计好怎样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在编写时应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反映思想文化建设最新成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呈现,使宝贵的传统文化重现生机,于细微处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以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的编写为例。首先,在每章的开头,结合本章知识点,可以摘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名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论述作为卷首语;在“成长规律”相关章节,可以介绍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及大学生党员成长规律,佐以优秀党员的成长故事,阐述优秀学生共产党员应具备的素质;在“选择职业方向”相关章节,可以介紹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服务农村;在“职业道德与交往”相关章节,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念;在“职业晋升”章节可介绍《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帮助大学生树立脚踏实地、严守纪律的政治意识。

(四)加强教材增值内容的审查和维护

微课资源是对教材纸质内容的有益补充,但纸质内容仍是核心,是否添加微课、内容价值性高低、“数”“纸”比例多少也是出版社编辑和作者在着手编写时应考虑的。“数”“纸”的内容应减少重复的部分,以增加各自的含金量。出版社与作者应加强对微课资源的把关和维护工作,认真审查所添加的课程思政微课资源是否与教材联系紧密,政治导向是否正确,避免形式大于内容。对于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错误或是已更新的知识理论,应在对内容审查后,将微课视频进行实时更新。出版社也应配齐专职的网络管理人员,确保平台终端的稳定,定期监测、修复漏洞,确保网络空间安全。出版社可在书的版权页或封底等明显的位置放置出版社官方二维码,增加读者反馈通道,及时收集读者的评价及建议。科技助力不能止步于形式。出版社应与作者携手,真正把“互联网+”新形态教材做薄做精做优,为学生提供丰富、可靠的精神食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5]在融合课程思政高校教材建设工作中,学校、教师、出版社就是为“梦之队”提供可靠精神食粮的策划者、组织者、执行者。三者应构建协同体系:学校做好顶层设计,教师群策群力,出版社编辑和教材编写者坚持学习、主动策划,协同配合,推动优质思政资源、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进教材,助力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

(作者单位系厦门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