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土建领域手册工具书策划编写工作要谈

2022-05-30王霞陈志敏

出版参考 2022年11期
关键词:选题策划

王霞 陈志敏

摘 要:本文依托以《地铁施工手册》为代表的系列大型手册工具书的出版策划经验,基于行业发展需求及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需求特点,针对新时期大型工具书编审组织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以实现手册编写的权威性、全面性、實用性、资料性、工具性为目标,从策划理念提出、编写指导思想确立、编写角度与深度的管控、审统稿工作机制构建等方面,介绍了全流程的出版咨询工作方法及实施要点。

关键词:交通土建 手册工具书 选题策划 出版咨询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类型最复杂多样的国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技术发展极为活跃和快速,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不断涌现。相对而言,交通土建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亟待提升,迫切需要代表行业技术水平、具备完善知识体系且满足移动端便捷查询功能的手册工具书指导工程实践。同时,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手册工具书的编撰出版,系统总结该领域的先进技术体系,对于推动中国技术走出去,推进我国交通土建工程建设的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鉴于新时期交通土建领域技术发展迅速、工程种类繁杂,尤其地铁、山岭隧道等近十年呈现跨越式发展的专业方向,手册的编写团队普遍面临年轻化,编写经验不足,对技术内容的掌握不全面、不系统等问题。针对上述手册策划编写面临的新问题,结合手册类工具书编写的基本规律,本文确立了从策划组织、编写过程管控到审统稿协同等全过程的出版咨询工作方法。

一、研究确立总体策划及编审组织模式

1.制订手册策划目标

面向快速发展的交通土建领域,定位于融合出版背景下的“知识传播与服务”,聚焦以地铁、山岭隧道等为代表的工程类型庞杂、工艺复杂的新兴技术专业方向,针对新时期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及知识获取方式的特点,策划组织编写“全面系统、精准权威、实用可操、图文并茂、案例结合、计算完善、美观可读、版权可控、规范统一、纸数融合”的交通土建工程系列手册。

2.规划编审组织工作机制

手册工具书体量庞大、组织工作繁琐、质量与进度管控难度大,为此,谋求与大型交通建设企业合作,组建具备编写能力、编写意愿的专家团队,遴选行业权威专家及高等院校专家提供审统稿支持。

3.探索全过程出版咨询服务

为系统有序推动相应工作环节,出版社提供全过程出版咨询服务,开展了有效的流程与质量管控。

(1)协助制订编写组织方案,开展编写培训。

(2)协助制订编写纲要及细目,确定编写分工,组织编写讨论会。

(3)遴选、邀请审稿专家,协助各轮次稿件审定。

(4)制订编写组织实施进度计划,确立关键控制节点以及相应保障措施。

(5)制订各类组织、编写、审稿、统稿要求文件,作为工作依据,协助主编单位完成组织、审稿、统稿工作。

(6)秉持融合出版的理念,协助制订视频、案例、工程图片等数字资源配套方案。

二、凝练提出编写指导思想

手册是全面、准确、深入反映相关学科或专业细分领域的重要成果与技术经验,可供专业技术人员便捷查询参考的工具书。对地铁、铁路隧道等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调研显示,80%以上的现场工程师是入职三年内的年轻人,他们对知识需求的特点可概况为解决“怎么干、怎么办、怎么算”。为此,本系列手册着力于围绕实用性、全面性、资料性、权威性、工具性编写。

1.权威性

作为手册,文中出现的原理、概念、名词、术语、分类、图表、公式、符号、数据、技术、方法、工艺等专业内容,应是成熟的内容,反映行业平均先进水平,不能是有争议的一家之言或仅依托个别项目的阐述;汇集工程师经常需要参考的文献资料或专业知识,梳理总结形成新的技术体系,全面反映相关领域技术发展中有益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简洁准确表达;广泛搜集全国各地的工程资料,体现交通土建工程在地域、气候环境、工程地质上的差异性及独特性,融会贯通。

2.实用性

手册编写的实用性体现为“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总结有益的经验、观点、做法;聚焦重点、难点,对四新技术、影响工程安全质量的重点环节、关键措施等进行有效的知识阐述;直击痛点,忌浮于表面与流程化的泛泛而谈,充分运用图解、表解、视频及动画资源、实例等丰富的知识呈现方式,有深度地讲清讲透知识点。

3.全面性

所谓全面性,既是指手册整体上内容体系的完整全面,反映相关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及各类工况下的普遍做法;同时,又体现为在对具体章节的谋篇布局上聚焦主线,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如对盾构法施工,以土压平衡盾构为主展开论述,对泥水平衡盾构择其特点作为补充。

4.资料性

手册要资料丰富,案例翔实,数据权威,各类技术方法、工艺措施介绍详尽,匹配与之相关的计算公式、参数、指标、取值标准等,相关的标准规范、工具书都配以索引。

5.工具性

要实现工具性,首先要满足读者对知识的要求。工程师最常用的知识类型是模板型和工具型。例如,对于工程师应用手册的主要场景——撰写施工方案,模板型知识应囊括工艺流程、施工工艺、装备运用、质量安全环保等管控措施,工具型知识应包括施工计算、参数选取、常见问题处置,二者相辅相成。其次,工具性还应兼顾读者知识获取渠道与方式的变革,以“一书一码”的形式提供电子书阅读,并辅以更为丰富的典型工程实例等拓展数字资源。

三、深度聚焦编写工作要点

遵循上述策划及组织工作原则,在具体编写过程中,编辑与作者团队深度协同,依托工程实践经验,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及相关文献资料,将技术内容拆分为成体系的、分层次的原子化的知识点,以此作为手册编写的基础单元。通过对读者阅读习惯和知识获取的需求特点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典型知识点内容的知识表达及行文逻辑规则。

(1)知识点的提出。有些只要用标题提出即可,有些还要对其原理、方法、构造等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言简意赅的提炼,略引出该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方向或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式多种多样。

(2)讲清楚“怎么干”,即总的流程和方法。

(3)详细阐述“怎么办”,展开介绍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要点、详细做法、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处置、质量控制等核心内容。

(4)聚焦核心内容的深入与细化,附上各种参数表、资料表等相关资料性内容。

(5)根据技术难度匹配大大小小各种案例、实例,用于辅助说明技术工艺运用的方方面面。

(6)大量使用图、表、案例、多媒体资源进行直观形象的表达,用以有效说明问题(知识点)。

(7)通常很多知识点会包含多种类型,要覆盖全面但在写作中要注意主辅配合,坚持一条主线,辅助内容强调特色;注重对重要知识点多个角度的呈现,强调动画、视频、算例等数字资源的有机融入,规范数字资源命名规则。

(8)涵盖必要的材料、设备、技术标准、施工计算等有关的各类内容,尤其是施工计算类内容,要解决“怎么算”的问题。

四、精心把控编审组织要点

为切实保障手册编写质量,团队确立了以“大纲审查会、样章/初稿审查会、初定稿审查会”为关键节点的编写管控流程(见图1),组建了由院士、行业专家领衔的包括组织委员会、编写委员会、审统稿委员会在内的编审组织机构(见图2),并明确了相关职责(见表1),提出了审稿与统稿环节的工作重点与目标要求。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遵循“集中宣貫编写要求—执笔人编写—篇章负责人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召开讨论会内审—执笔人再修改、负责人再审阅—内部定稿—请专家审阅、再修改直至专家认可—各单位按篇章自统稿”的流程,即多轮反复地修改、审稿直至定稿。

五、结语

毋庸置疑,一部好的手册,是主编单位、行业专家、出版机构多方协作的产物。手册的编写与组织推进,既需要编辑按照大型项目管理的思路做好规划、组织、监督、协调,更需要各层级人员各司其责、工作到位,其中主编单位以及参编人员的专业水平、责任心更起到决定性作用。得益于编审团队的高效卓越工作,该系列中的《地铁施工手册》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作者单位系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选题策划
浅谈科技类丛书的策划
浅谈民生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选题策划的必要性
新闻与历史的互动
浅谈引进版科技图书的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