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根竢实:素养导向下的学生评价新探索

2022-05-30俞晓云

中小学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生评价

俞晓云

摘要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江苏省无锡市连元街小学通过探寻国家育人要求和学校百年文化基因之间的结合点,提炼出学生素养发展目标,并积极推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生评价工作。学校围绕学生品格培育、素养提升、能力锻造等多个方面,突出评价过程中的真实情境创设、过程考查、综合考评、多元反馈,不断提升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切实让评价为学生的真实发展助力。

关键词 学生评价;学生发展核心素養;素养导向;情境学习;综合考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2)11-0028-03

近年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一系列文件的相继出台,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如何聚焦核心素养开展学生评价工作,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每所学校都面临的现实课题。

江苏省无锡市连元街小学(以下简称“连元街小学”)创办于1898年,创校人杨模当时以“竢实学堂”作为校名,“竢实”取自韩愈的《答李翊书》:“养其根而俟(同竢)其实”。历经120多个春秋,“养根竢实”已成为我校一代又一代教育者认同并践行的教育理念,即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用爱与智慧呵护、等待儿童的茁壮成长。进入新时代,面对新课题,连元街小学积极探寻国家育人要求和学校百年文化基因之间的结合点,勾勒出既具有健全人格和扎实文化基础、又能够自主发展的“竢实儿童”理想画像。围绕这一学生素养发展目标,我校在学生评价变革方面积极探索,切实让评价为学生的真实发展助力。

一、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培育品格

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单纯的结果性、量化评价会让他们产生冷冰冰的距离感,而素养导向下的学生评价更加注重情境性、过程性、综合性,更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也更能全面准确地考查并引导学生素养的提升。情境学习理论倡导“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在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或拟真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与情境的互动、与其他学习者的互动,逐步明晰角色意识,形成完整的规则认知和生活经验。[1]2018年,我校成功申报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养根竢实:小学生好习惯情境学习计划》,并将情境学习理论引入好习惯养成教育,同时设计了“寻矿炼宝”“王牌解说”“影子行动”三大活动,以此关注并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与发展。

例如:在“王牌解说”活动中,学校的各类场馆、校园环境布置既是学生研究学习的对象,也是“王牌解说”的对象。学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研究校史、撰写解说稿、练习解说,最后经过竞争上岗,承担起针对各地来校参观者的接待解说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学校会借助参观者的即时反馈、学生的自评及互评,围绕有序参观、乐于探究、大胆表达、适时沟通等维度,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约礼、专注、善思、自信等品格做出实时质性评价,检测并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又如:在“影子行动”活动中,学校让学生利用社会实践、雏鹰小队活动、社团活动等途径进行实地考察、职业体验,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了解不同职业特点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感受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辛苦与自豪,同时提升作为民族复兴事业接班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影子行动”采用“每周一星”的方式进行评价展示,在每周一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上,获评“每周一星”的孩子们上台讲述自身经历,交流真实感悟,在反思中寻求突破和成长的动力。

二、关注过程考查,让学生在广泛参与中提升素养

“双减”政策的出台、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的实施,都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也不能依靠单一的量化结果来判断,而是需要对其学习过程进行真实记录和呈现。为此,我校改变了期末纸笔考试一锤定音的单一评价方式,采用“1+X”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其中“1”是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X”是指贯穿整个学期的形式多样的学科能力展示活动。“1+X”的评价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在学科学习中的成绩和进步,由此增强学习成就感,激发后续学习动力。

例如: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表现,我校会在每学期末组织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生开展“奔跑吧,树仔”的综合学科活动,旨在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给孩子一张地图,让他们在地图上识字、辨方位、设计行进路线、介绍沿途风光,一个任务情境就可以综合考查孩子们多学科的素养。为此,教师们往往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策划、设计、筹备。而对于二三学段(3-6年级)的学生来说,纸笔考试的内容也在改变,机械性的识记内容少了,试题的综合性、情境性、灵活性变强了,在答题过程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接受挑战、得到发展。

此外,学校还从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学习能力出发,设计了生动多元的创意学科能力展示活动,这些活动分散在整个学期。如语文学科的“拼音小达人”“超级演说家”,数学学科的“图形拼拼乐”“超级记忆王”,英语学科的“English star”“Word Chain”等。到了学期末,每个学生都会拿到一张印有校徽的学科能力展示卡,卡上记录着他们在一学期内所有学科活动的表现,金牌、大拇指、笑脸、加油的拳头等代表不同表现等级的图案连成了一列奔驰的小火车,孩子们也在这张小小能力卡的激励下获得不断向上的动力。

为全面了解和推动学生学业水平的发展,学校还会在每学期根据不同学段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各学科教学的薄弱项目开展相应的集体学科活动。比如:语文学科从第一到第三学段分别设置了“小小书法家”“小小朗读者”“我是小作家”等集体学科活动,对应书写、朗读、习作这些在小学阶段应该打下坚实基础的语文学科素养。活动中先由教师发布活动主题,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素材,最后由学生分别通过提交书法、文字作品或集体朗诵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学校还会以年级为单位组织评选,评委组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整体活动表现择优颁发集体奖状,以此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群体学科基本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强化综合考评,让学生在复杂任务中锻造能力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是使他们在未来走出校园时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多维性,学校在设计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考查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任务的跨界复杂性和对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培育。

2015年,我校开始了項目式学习的探索,并以此为突破口建立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探究。2018年起,学校又在项目式学习基础上推出“慧学周”活动,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利用一周时间,分别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同伴”“人与自我”四大领域,选定研究主题、设计研究项目,通过合作探究展开项目式学习。如在2021年举办的“慧学周”活动中,我校四年级学生围绕“水”这一主题,以制作母亲湖—太湖的生态模型为主要任务开始项目探究之旅。学生从项目任务结果倒推,然后用思维导图形式梳理出为完成项目需要开展的学习及实践内容,学校、家长、社会则提供相关的资源支持。在一周时间内,学生阅读观看了相关的书籍、纪录片;在专业人员带领下到太湖取水,然后走进江南大学实验室进行检测;又走访参与太湖鱼类捕捞的渔民……在获取了大量资料之后,学生们通过分工合作制作出太湖生态模型,上面标注了太湖的水质特征,呈现了不同水域水草、鱼类的分布和数量,反映了太湖水对城乡居民用水的贡献……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面对真实复杂的任务情境,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等能力也同步提升。

同时在“慧学周”活动中,学校还邀请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商议编写《“慧玩”学习手册》,通过相关板块设计,全面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品质等内容。如手册中设有绘制思维导图、粘贴实验报告、展示设计图纸等区域,方便学生随时记录研究过程中冒出的新问题、产生的灵感,指向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手册上同时会设计相应板块,用于学生记录他们在项目式学习中遇到困难后的表现和应对策略,为其他同学提供借鉴,这些内容则指向对学习品质的评价。

四、突出多元反馈,让学生在全方位展示中体悟成长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要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2]我校在开展学生评价过程中,注重凝聚多元主体力量,综合线上线下等多种平台,对学生的成长状况进行多元立体反馈。

例如:在针对学生好习惯养成的“寻矿炼宝”活动中,学生寻的“矿”炼的“宝”直指习惯养成。在学校里,学生若能够保持桌面整洁、上下楼梯不打闹、看到纸屑随手捡等,就可以从老师手里得到一颗亮闪闪的“连元钻”;在家里,学生若能够坚持一周收拾饭桌、每天阅读半小时、自己起床不用催等,就可以凭借父母的书面反馈换取一颗“连元钻”;外出活动时,学生若能主动给他人让座、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参观博物馆等,也可以凭借“随手拍”、场馆工作人员的评价或自己有条理的讲述换取一颗“连元钻”。最后,每个孩子获得的“连元钻”都会贴在学校发放的一张“好习惯荣耀卡”上。直观可视的动态记录,让孩子们对自己的好习惯养成有了清晰可感的认知,逐步养成文明有礼、团结互助、积极乐观等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品格。

又如:我校每个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会拥有一本纸质的《童年·连元·我》快乐成长纪念册,里面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孩子在小学六年生活中的成长与收获,包括学业成绩、学科活动表现、精彩瞬间、老师评语、家长寄语、自我评价等内容,成为孩子们在校六年的珍贵记忆。2016年,学校又开通了线上评价平台,包括素质评价、德育活动、学业水平、个性发展等多个板块,与快乐成长纪念册相互融合补充,更为全面地展现学生素养的发展。利用线上平台,教师除了可以上传常规的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结果,还可以捕捉一个学期中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镜头,通过照片加文字的方式上传发布。学生和家长也可以通过平台看到不同学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并可以自己记录生活中的成长点滴上传发布。平台同时设有推荐、评论功能,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各类表现择优推荐到全班,孩子们也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感受,这种即时互动也使得线上评价多了一份温度。

参考文献:

[1] J·莱夫,E·温格.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5.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2-09-17].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 content_5551032.htm.

(编辑 王淑清)

猜你喜欢

学生评价
加强师生互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中小学“减负”的悖论与教材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班级管理
有效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
“高职学生”视角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探析
基于学生评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