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人出彩”生长评价:为成长赋能 让生命绽放

2022-05-30毛道生

中小学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生评价双减政策

毛道生

摘要四川省成都冠城实验学校以“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导向,构建了“人人出彩”生长评价体系。学校在评价文化塑造层面,坚持评价的社会性与个体性并重,以评价促进学生的社会价值提升和个体生命成长;在评价内容层面,强调评价的多维性与增值性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在评价方法层面,突出评价的主体性和多元性互补,激发学生的主体自觉并观照完整的生命理解。

关键词 学生评价;教育评价改革;增值评价;“双减”政策;生命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2)11-0024-04

注释:①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9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研修策略研究”(川教函〔2019〕514号)的研究成果。

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具有诊断和导向功能,有什么样的评价观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和行动作为。在推进“双减”落地的学校实践中,评价也是推进和落实“双减”工作的“牛鼻子”和“动力器”。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冠城实验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1]为导向,构建和实施“人人出彩”生长评价,让校园里的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让生命在正向激励和靶向引导下茁壮生长。

一、以文化重塑导引评价方向

教育兼具服務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体成长的双重职能。基于此,成都冠城实验学校引导教师和家长兼顾人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破除“人上人”思想,树立“人中人”思想,以此引领评价方向,以评价促进学生的社会价值提升和个体生命成长。

1. 突出社会性,以社会价值提升自我价值

一些功利化和等级化的教育思想忽略人的社会贡献,而过于追求个人索取,导致教育焦虑在“零和竞争”意识误导下难以缓解,具体表现为“片面办学行为”“应试教育”“教育剧场效应”等教育异化现象,使得学生、教师、学校的负担不断加码。不转变追名逐利、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等错误思想,教育焦虑就得不到缓解,“双减”政策就会停留在扬汤止沸、隔靴搔痒的层面。

陶行知主张培养“人中人”,即教育既不培养高高在上的“人上人”,也不培养依附别人的“人下人”,而要培养“为大众服务的人”。[2]成都冠城实验学校大力宣扬陶行知的“人中人”思想,旨在培养学生树立人人平等、服务人群的人生观。学校秉持“为了民族复兴,为了生命成长”的办学思想,明确“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鼓励和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在献身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过程中提升自身生命价值,实现“向上、向善、向前、向阳、向美”生长。学校“志、勇、严、群”校箴中的“群”就是强调“服务人群”。学校提出的“每日七问”自省生长法,要求学生从国家认同上追问“我能为祖国奉献什么”,从价值定位上追问“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希望通过“人中人”的文化引领,让教育回归解放人、发展人、创造人的初心和本质,做到心平气和、温润泽人,而不急功近利、片面狭隘。

2. 注重个体性,以内生发展推进生命成长

“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每个人”表明人生出彩富有个性化。“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生长与成就的领域各有不同,人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顺性的教育是最美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是最美的教育。评价要让每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奋斗方向,以“做最好的自己”来激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学校注重评价的个体性,要求教师眼里不仅有森林般的学生群体,更要进入树木般的学生个体,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秉持“创造最适宜师生发展的教育”的价值追求,倡导“最懂你的教育”。生命理解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学校提出评价的过程是一个读懂孩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做生命理解者,提高生命理解力。学校开展了“读懂学生”“儿童立场”“让孩子看到真实的自己”等主题培训,包括案例分享、主题阅读、“我为学生画张像”教育故事等。我们要求教师不仅通过孩子的言语行为、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等外在表象,更要通过内心独白、学生习作、自我表露等内在世界去理解和读懂儿童。此外,评价不仅要面向个体,还要将他者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互动碰撞,从而促进学生自我理解,更好地认知自我,通过科学的生涯规划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由此助力学生内生发展。

二、以内容优化提升评价认同

学校的教育评价之所以受到诸多诟病,就在于过于强调分数和名次而忽略人的其他需求,过于强调等级划分和“一考定终身”而忽略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人的生命具有完整性和发展性,教育评价在内容上的变革就要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上下功夫,提高评价的认同度。学校期待学生发展的样态就是评价的方向和内容,也就是学生自我追求的方向和内容,好的教育评价要实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注重以核心素养为内容实施多维评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以持续发展为标准实施增值评价,提升人的自我认同。

1. 追求多维性,以素养提升促进全面发展

进入工业化时代,科技主义日渐盛行,人文主义日渐衰落式微,导致人才选拔方式单一、盲目追求人才的快速大量培养等问题出现。围绕分数的教育,在评价内容上就会狭隘地盯着成绩与名次而忽略其他,突出表现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考定终身”“高考独木桥”“文凭至上”“多一分压倒千人”等单一化思想。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初心和本质,而非升学、求职。教育要从知识的传递转向人的培育,为孩子未来幸福生活奠基。因此,评价要克服“五唯”倾向,切忌单纯运用考试成绩和名次、是否老实听话、身体是否强健等单一浅层的指标去评判学生,而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聚焦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进行多维深层的评价。

陶行知倡导用培养生活力、考查生活的实质的“创造的考成”,来替代毁灭生活力、纸上的空谈的“杀人的会考”[3]342,认为这才符合信仰和理性。成都冠城实验学校的“人人出彩”生长评价,注重评价的多维性,旨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出彩”的地方,让每一个孩子“出彩”的地方都能得到承认。为此,学校突破传统的“三好学生”评价,为学生“私人定制”多种奖项,如组织评选成冠好儿童、七色花小明星、未来之星、阳光少年、艺体明星、新时代好少年、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明日之星、文明礼仪之星、自强少年、诚实之星、进步之星、抗疫小勇士、运动达人等。评奖项目多,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得到积极评价。学校期待学生发展的方向就是教育评价的导向,学校鼓励孩子多元化发展,那么就不能简单地以学习成绩来评判优劣。

2. 发扬增值性,以持续进步提升自我认同

人的发展具有无限可能性,但这个可能性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包括外在教育和自身奋斗,才能逐渐转化为现实性。《学记》强调“学不躐等”,就是强调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循序渐进。“教育是慢的艺术”,要静待花开,给生命出彩以足够的积蓄时间。因此,教育评价要防止揠苗助长式的急功近利,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和静态性评价,不给学生贴标签,不按成绩给学生划等级。学校评价要成为教师改进教育行为、学生改进成长方式的重要工具,与教学和学习融合在一起,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发挥激励导向和矫正纠偏的作用,而不是单纯完成档案填写和升学录取的工具。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注重通过增值评价让每一个孩子惊喜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以自我认同激发自我发展的力量,将无限可能性逐渐显化为可见现实性。例如:小学一二年级的综合素质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设有“玩转英语,乐享童年”(英语科创)、“我是小小舞蹈家”(舞蹈课程)、“畅游‘花果山”(陶藝课程)、“‘竞情运动,乐享童年”(体育课程)、“自古英雄出少年”(武术课程)、“成冠少年‘数你最美”(数学课程)、“成冠少年初展颜,知识园里撷硕果”(语文课程)、“德润童心”(道德与法治课程)、“‘音为有你,‘乐享精彩”(音乐课程)、“键鼠协同,谁与争锋”(信息技术课程)、“色彩斑斓,笔花灿烂”(美术课程)、“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科学课程)等12个项目。这些连续设置的评价项目,让学生在闯关中进行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找到自己的可喜进步和需要努力的地方。

三、以方法变革保障评价效度

评价的过程就是一个生命理解的过程,即“读懂”学生的过程,评价的效度取决于“理解”的水平或“读懂”的程度。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意味着评价的内容应该具有全面性;人的生命具有隐秘性,意味着评价的主体应该具有多元性。一方面,评价要充分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理解。另一方面,评价要充分调动学生身边的相关人员,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等参与到评价中,实现“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多一面镜子多一分认识”的目的。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他者评价要和自我评价通达融合,以促进学生自我理解为目的。主体性与多元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能够提升评价效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1. 尊重主体性,以主体自觉注入发展动力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机会”就意味着孩子的“人生出彩”还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还不等于现实,需要学校外在培育和学生自我发展互动激荡。人是需要教育的,也是可以教育的,人的发展可能性是人的可教育性的前提和基础。陶行知指出,“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是“小盘古”“小孙文”“小牛顿”“小工人”。[3]151人人都有向上的愿望和潜质,都有一颗向上的种子。评价要注重主体性,是指评价要以立德树人体现高阶导向性,以五育并举体现全面发展性,以核心素养体现关键要素性,以自主发展体现教育主体性,以此给孩子成长指明方向和路径,激励孩子自主发展、踔厉奋发。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的“人人出彩”生长评价,把每一个生命体视为成长的主体,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既给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展示舞台,又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除“私人定制”门类丰富的评优项目之外,学校还实行“学生个人奖项自主申报办法”,鼓励学生自我定制奖项。2022年5月的表彰活动中,学校共收到113份自主申报奖项申请书,最终审核通过76项,包括少年先行者、最佳音才奖、阅读小达人、班级小雷锋、星光闪耀奖等极富个性特色的奖项。自主申报奖项充分体现了个性化评价,更重要的是激发和唤醒了学生对自我的积极评价。学校提出“每日七问”自省生长法(包括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能为祖国奉献什么?我如何与周围人相处?我的人生该如何行走?我如何与大自然相处?我怎样把握万物奥秘?),引导学生从七个领域评判自己的达成度,以此触发学生思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人生方向、价值定位和发展路径。注重主体性的生长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由自省走向自醒,由自醒走向自觉,从而唤醒生命活力。

2. 丰富多元性,以多棱观照促进生命理解

人的自我认识,不仅仅是自我观照,更需要借助外在评价,内外结合方能更好地自我理解。评价的多元性是指将与学生有关的“他者”,如家长、教师、同学等充分地调动和吸收进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既有利于学生通过多面镜子观照自我,避免自我认识的单一性和偏颇性,也有利于“他者”更好地认识和帮助学生成长。当评价、教学、学习三位一体共同构成孩子的成长动力时,评价就不再是冷冰冰的贴标签式“我评你听”单向接受行动,而演变成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共同评,我来行”的互动内生行动。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的“人人出彩”生长评价注重多元主体的充分参与。首先,学校给孩子提供多元化的展示舞台,既让孩子的生命样态和生命需求得以充分展示,又让孩子在自我表现、具身体验、内省反思和实践锻炼中得以成长,如“五四”表彰会、毕业成果展、研究性学习成果展、校本选修课成果展、“我型我秀”风采展、我为自己画张像、家庭成人礼、我给同学点个赞,等等。其次,多元化的“他者”参与到评价之中,并与学生充分互动,汇聚为成长合力。班主任在综合素质测评的基础上,给每一位学生写个性化评语,更加彰显、激励和引导孩子的个性发展,通过寻找和培养学生“出彩”的地方,使学生将发展可能性转变为成长方向。学校还引导家长在综合素质评价表的基础上,和孩子开展亲子交流,和学校及教师一道积极评价和鼓励孩子。这既有利于转变家长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人生观,还有利于优化家长的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从而化解教育焦虑,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与此同时,学校在各种项目评审中充分吸纳“学生评委”或“大众评委”参与,如在“校友在前方,榜样在身边”活动中,学生榜样既有学校推荐的,还有学生推荐或自荐的,意在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

教育因为“人人出彩”而变得从容和优雅,但不失奋斗和进取。通过“人人出彩”生长评价,成都冠城实验学校的每位学子得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发展方向,在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和成就感中幸福生活和个性生长。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51.

[2]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20-321.

[3] 陶行知.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 崔若峰)

猜你喜欢

学生评价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