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2022-05-30蔡娇英

成才之路 2022年17期
关键词:元素道德与法治互联网+

蔡娇英

摘要:基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互联网+”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不重视、不合理应用“互联网+”等情况。对此,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融入生活化教学元素,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作用,彰显“互联网+”的辅助教学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元素;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7-0135-03

“互联网+”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抓手,对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创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科学应用“互联网+”开展拓展性课堂教学活动,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另外,“互联网+”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掌握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动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思维,并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便于教师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上这些因素充分彰顯了现代化教学条件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创新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科学开展创新性的教学引导工作,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主学习意识,提升道德素养和法治认知。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波动大,有的学生表现为情感上的敏感,有的学生表现为行为上的叛逆,有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缺少知难而进的勇气。对此,教师可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互联网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刻认知,为进一步开展拓展性学习活动奠定基础。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引导工作,可让学生借助“互联网+”高效、多变的优势,攻克学习难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属于德育范畴,对此,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以及以德兴教的教育理念,科学开展拓展性教学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学习能力。另外,教师还可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3.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说教式教学模式为主,“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知识传播的主要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趣味性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并存在时间上的浪费等问题。而教师借助“互联网+”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竞争力。另外,教师运用“互联网+”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还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成效。

二、“互联网+”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创新存在的问题

1.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不重视运用“互联网+”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师生眼中的“副科”,其教学时间经常被语数外等其他学科挤占。基于此,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也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更不必说在教学中运用“互联网+”开展拓展性教学活动。另外,“互联网+”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但部分教师缺乏相应的学习与培训,导致教学能力不强,这就使得“互联网+”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积极作用。

2.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互联网+”运用不合理

“互联网+”教学具有两面性,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科学应用“互联网+”的正面教学功能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促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焕然一新。“互联网+”的弊端也很突出,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有的学生不是积极应用“互联网+”进行学习,而是将时间和精力放在玩游戏、浏览视频上,导致其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掌握不透彻,学习效果不好。

三、“互联网+”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

1.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融入生活化教学元素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科特点与本质,然后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并在其中融入生活化教学元素,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中的“中学时代”这一单元时,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从中学阶段学习特点、理想信念、自身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体验式学习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借助信息技术的编辑与创造功能,科学开展拓展性教学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另外,教师还可结合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氛围,让学生根据“中学时代”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形成自己宝贵的成长财富。在交流讨论中,学生能达成积极提升自我的共识,并针对“中学时代”的学习方向、发展目标等进行深入研讨,从而不断提升自我。

2.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互联网+”的背景,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信息技术具有前沿性、趣味性强的特点,教师可借此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让理论知识形象化,有效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难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中的“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播放不遵守交通秩序的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真实案例认识到遵守秩序、遵守法规的重要性,了解到酒后驾驶、无证驾驶、擅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的危害。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直观的观摩活动,对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内容进行拓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了解,开展线下模拟教学活动,巩固学生的法治知识,并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框架的特点,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应用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例如,在“遵守交通规则,做合格交通参与者”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模拟情景剧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文明出行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对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

3.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关键期,教师可借助“互联网+”的背景,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性、创新性的学习环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另外,教师还要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互联网+”的教学优势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科综合能力,提升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即在信息化、数字化的网络教学情境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师长情谊”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编辑和创设“师长情谊”的相关内容,使學生在回忆中感受与教师、同学之间教学相长、友谊长存、有效配合的故事,以此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爱戴师长、团结同学的情感,从内心深处感恩教师的辛勤付出,感受同学间的温暖情谊。这样的教学情境还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与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价值与作用,增强师生之间的默契度,充分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另外,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主导作用,以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为媒介,以“互联网+”资源为桥梁,为学生营造和谐、高效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提高学习效率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要进行改革、创新,教师可结合当前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开展多元化的线上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互联网+”融合,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合作创新能力得以发展,成长为有德行、有品质、有技能的优秀人才。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法律在我们身边”一课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开展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复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在内容丰富的线上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需求与教材基本内容,高效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深入感知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通过互联网搜集“法律在我们身边”的相关素材资料,结合生活案例,让学生与法治知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例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结合“法律在我们身边”主题,搜集一些遵纪守法与违法乱纪的相关素材,并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结合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对图片、视频等素材中的行为进行客观评价,指出其中值得学习与不能学习的地方。另外,在线上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制约,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及时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不断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特点,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另外,在“互联网+”辅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融入生活化的元素,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陆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小议[J].中学政史地,2020(12).

[2]柳全东.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20(23).

[3]杨森峰.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安徽教育科研,2020(22).

[4]王万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维度拓展探索[J].中学课程资源, 2020(11).

[5]刘秋香.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小学电教,2020(11).

[6]王永峰.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起来[J].甘肃教育,2020(22).

[7]王茵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头脑风暴的运用[J].天津教育, 2020(32).

[8]赵希阳.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探[J].吉林教育, 2020(30).

[9]毕崇珍.教育技术,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向更深处漫溯[J].山东教育,2020(29).

[10]梁军彦.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实施拓展活动[J].山西教育,2020(08).

[11]龙玲.守护云端共“课”时艰———道德与法治学科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实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0).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Based on "Internet Plus"

Cai Jiaoying

(Zhangpu Daozhou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Zhangpu 3632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ge,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has ushered in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such as "Internet plu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innovate teaching ideas, integ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life-oriented teaching elements, create classroom learning atmosphere, create classroom teaching situations, build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education, highlight the "Internet plus" auxiliary teaching function, and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Key words: Internetplus;morality and theruleoflaw; teachingmode; elements;situation

猜你喜欢

元素道德与法治互联网+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