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初中物理教学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022-05-30黄琴

成才之路 2022年17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调查研究初中物理

黄琴

摘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认识过程,又是探究过程。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做,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创新,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以A初中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物理课堂中师生互动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在强化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学习物理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动手能力;培养;调查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1;G63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7-0061-03

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以课堂讲解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而课堂实验能够强化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载体,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然而,部分物理教师为快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常常在课堂上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单纯讲解物理知识,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不重视实验教学,这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以A初中为研究对象,着重了解和分析物理课堂中师生互动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在强化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学习物理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A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

A初中是农村镇初中,现有学生数量530名,有3个学年。为充分了解A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况,笔者针对530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调查研究。

1.调查设计

本次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53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學生对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认知情况,即学生对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喜爱,是否能够主动融入课堂。二是学生对物理课堂多样性的认知程度,即学生对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否有清晰的认知,认为它们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三是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开展情况,即调查目前的物理课堂教学是否应用了信息化设备。

2.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53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 530份,有效率100%。

(1)学生个人信息。A初中男女学生比例分别为43%和57%。参与调查的男女学生比例相差不大,反映出A初中男女学生比例较为均衡。(见表1)

(2)学生对物理课的喜爱程度。根据调查可知,喜爱物理课的学生占比高达81%。(见表2)但是在调查访问环节,不少学生表示对物理课堂上的一些师生互动环节并不喜欢,尤其是老师的一些问题设定经常重复,枯燥无趣。

(3)根据调查可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见表3)通过调查访问可知,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手段较为刻板单一,难以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

二、A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课堂缺乏师生互动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调枯燥,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探究“摩擦起电”这一物理现象时,教师通常是自己在课堂上演示摩擦起电的实验,学生只是静静地观察。即使学生想参与到课堂实验中,教师也不给学生机会,因为教师想快速讲解知识点,完成课堂进度。在本次调查中,笔者还通过调查访问形式了解到物理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一些情况。其一,部分学生由于进行课外学习,对课堂所学知识已经有所掌握,因此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兴趣不大,不愿意参与到与教师的课堂互动中。其二,部分学生对教师单调枯燥的授课方式感到不适应,不喜欢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所以不愿意参与课堂互动。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A初中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师生互动情况并不乐观,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是传统物理课堂最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视角将课本知识进行模块还原。也就是说,教师将本节课课程的知识点先进行划分,再将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时间段的切割,保证这一堂课将所有知识点全部讲完。所以,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的特点就是课堂进度比较快,能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它的弊端是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基本上不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常是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被动接受知识即可。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失去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在知识点的学习上也无法做到融会贯通。

2.课堂缺乏自主操作环节

初中物理课程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学生在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对物理知识点和公式原理等掌握得更扎实。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操作实验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设置自主操作实验的环节,学生在自主操作上处于空白;二是教师虽然设置了自主操作环节,但是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也就是说,对于自主操作,教师引导及学生主动参与这两方面都没有形成有效机制。

三、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

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物理实验课堂上,教师需要设置一个沟通、探讨的环节,以便使自己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讨。比如,在剖析某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并带着疑问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边讲边鼓励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发言,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然后询问其他学生是否有不同的观点,让学生们在沟通交流中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课堂实验,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让学生了解托盘压力的变化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十分钟小实验的环节,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天秤、砝码的操作探究融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会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将天秤实验与压力实验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切实掌握压力计算技巧。这样,对于公式的学习和应用,以及公式与公式之间的正推和逆推,学生都能通过实验的方式有很好的掌握。

物理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在反复实验中了解知识、开发思维的过程。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物理知识,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不能单纯依靠教师讲解教学内容,还需要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全面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其实,教师的授课过程也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使学生真正了解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需要做引导者和总结者,做课堂中每个教学环节的推动者。

2.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教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通过积极的课堂互动将学生带入自主探究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境界。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完知识点以后,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再将本节课的知识点给学生讲解一下,或者对知识点重新进行教学设计,用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来。激励学生当“小老师”,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表达对知识点形成完整的思路,有更明确的理解,还可以让其他学生再复习一下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这一角色,加深对师生互动重要性的认识,产生對物理学习及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例如,教师讲解完“光的直线传播”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给学生提供以下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自主选择,如激光笔、喷雾器、水、蚊香、牛奶、果冻和玻璃砖等。然后,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和呈现知识点。想当“小老师”的学生们,为了设计好自己的方案会不断思考和探索。对于弄不懂的问题,有的学生会问老师,有的学生会与同学讨论,最后形成自己的方案。探索讨论实验方案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3.利用微课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初中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身边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尤其是面对新鲜事物时,他们总会不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起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新奇事物。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应该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信息化教学,可以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提供更多交流互动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还要重视在课下与学生的互动,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观看关于某一知识的微课,微课内容既可以是对知识的讲解,也可以是关于某一知识点的小实验。课前观看的微课通常是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学习,从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然后将问题带到课堂上,在课堂上与教师共同探讨。课后观看的微课通常是小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完该实验后在课后进行观看,并让学生结合微课内容自主完成小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做,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创新,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操作实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教案,利用微课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国辉.有效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策略浅析[J].青海教育, 2021(06).

[2]张丽燕.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3).

[3]吕作锋.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09).

[4]李宝泉.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19(36).

[5]孙家磊.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9(10).

[6]姜云章.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 2018(05).

[7]岑可瑶.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1(02).

Strengthen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Huang Qin

(Jiangsu Jingjia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Jingjiang 214500, China)

Abstract: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is not only a cognitive process, but also an inquiry process.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eaching, create exploration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as much as possible, let students do it, improve students explor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guide students to practice and innovate boldly, and obtain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independently. Taking a junior middle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physics classroom,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learn physics.

Key words: junior middleschoolphysics; practicalability; cultivation;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调查研究初中物理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